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文|you育儿

父母都希望孩子懂礼貌、懂谦让、懂尊敬、懂展示自己、懂自谦,所以用自认为好的方式慢慢地把孩子教育成“懂事”的孩子,殊不知自认为的懂事其实正在一步步毁掉孩子。关于“中国式懂礼貌”大家都有所耳闻,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总喜欢过多干涉,想让孩子长成心中模范孩子的模样,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也大不相同。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你让我打招呼,表演节目,我偏要拒绝。”

新年刚过去,这个新年和以往不同,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家家都大门紧锁拒绝走亲访友,这天妈妈出去买菜,爸爸领回来一位阿姨,进门就让7岁的朗朗跟阿姨打招呼,因为妈妈不在家,自己又不熟悉,朗朗没有搭理爸爸和这位自称静阿姨的女人。

之后爸爸又跟朗朗说,阿姨特别喜欢石久让的《天空之城》,这不是你最拿手的钢琴曲嘛,给阿姨表演一个吧,朗朗刚刚练完琴,已经不想再谈了,直接拒绝了爸爸,还拿起红布把钢琴盖上了,不知道是怕落灰还是怕别人动。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之后朗朗就回到了自己房间,锁上房门不管爸爸在外面怎么敲怎么骂都不回应。对于7岁男孩朗朗的反应,网友看法不一。

有的网友觉得:“朗朗心思太复杂了,一个7岁的男孩,没有用善良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会让来的客人非常尴尬,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

还有的网友觉得:“朗朗非常有个性,完全没有受到5种中国式礼貌的迫害,这才是有独立思想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主见、有魄力一定会有出息的。”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一:强迫孩子打招呼

相信没有一个中国娃,没被孩子强迫打招呼过,“叫叔叔阿姨好”,一旦孩子拒绝这个要求,就会被冠上胆小的标签,时间长了,孩子见到陌生人会变得无比恐慌。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二:表演节目

上述7岁孩子朗朗,即被要求打招呼,又被表演节目,这也是很多家长喜欢做的,让孩子表演节目只是在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有些孩子天生比较低调,不喜欢表现自己,被强制表演节目会让孩子焦虑、紧张。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三:无脑式谦让

大的就要让着小的,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但你知道孔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吗?同样是孩子为什么老大就要让,这样这会造成一个孩子专横跋扈,一个孩子不懂得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虚伪自谦

“你家孩子学习这么好,真聪明”,家长回答“他一点都不聪明,只是幸运罢了”,中国人就喜欢这种无脑的自谦,虚伪又将孩子的努力碎一地。

五:不懂拒绝

一个2岁小孩因被亲戚为一个开心果窒息死亡,当时妈妈是不想让孩子吃的,但是碍于面子没说,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对于懂礼貌这事家长应该怎么做?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因材施教;有些孩子天生就活泼爱展现自己,有的孩子天生就内向不爱高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去教育。

不勉强不强制;关于有礼貌这事是勉强不来的,从身边小事做起,顺其自然的形成。


长大没出息孩子,基本有这5种“中国式礼貌”,家长别再沾沾自喜

以上5种“中国式礼貌”你中招了,你有没有强制孩子懂礼貌过?

我是小轩妈妈,跟我了解那些育儿、孕产小知识,关注产妇心理,注重孩子心里健康成长,做有主见家长,科学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