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在20世紀初,在西方關於我們國家曾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但是不可不看辜鴻銘。聽了這話都會覺得很難以想象吧,辜鴻銘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竟然會被西方人當成是比紫禁城還誘人的風景呢?

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辜鴻銘的人生真的很精彩,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辜鴻銘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霸,一共拿下了13個博士學位,還曾經故意的倒著讀英文報紙來嘲笑英國人。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只要是你看過《建黨偉業》就應該對於辜鴻銘這個人物不會覺得陌生,電影中的辜鴻銘是由老戲骨劉佩琦飾演的。在電影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當拖著辮子的辜鴻銘走進北大的課堂時,迎接他的是學生們的大聲嘲笑。

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面對學生的嘲弄,辜鴻銘開口一句話就讓所有的學生頓時啞口無言了。辜鴻銘直言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要去除頭上辮子容易,要去除心中的辮子難”。

辜鴻銘寫過一本書叫做《中國人的精神》,在這本書中他將中國和日本做了對比。並且在書中寫了這樣的一段話:“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久,就越喜歡中國人,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中國人身上有種難以形容的東西,儘管他們缺乏衛生習慣,生活不甚講究;儘管他們的思想好性格有許多缺點,但仍然贏得了外國人的喜歡”。

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當初辜鴻銘推崇儒學,藐視西學,而胡適則剛好相反,所以兩個人在新文化運動中層多次交鋒。辜鴻銘也曾搞過“煮酒論英雄”,當時在他的眼中全中國只有兩個好人,一個是他自己,而另一個就是蔡元培;所以後來“五四運動”爆發,蔡元培請辭校長之職的時候,辜鴻銘曾十分積極的挽留,他說:“校長是我們學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

此人拖著辮子到北大,學生鬨堂大笑,一張口便讓學生們啞口無言


雖然辜鴻銘一生都在非常積極的推崇中國文明,但是他卻也表達了自己對於中國文明遭到破壞的擔憂。在辜鴻銘去世的幾年前,曾經去過日本進行演講,他認為真正繼承了中國文明精華的其實是日本人而並不是中國人。

他認為在漢唐時期形成的中國文明,被後來元朝及遊牧民族都給蹂躪踐踏了,而日本則保留了中國文化的真傳。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認為:應該說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是唐代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