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人物】雖是繞指柔,逆上“雷神山”


【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有十多年呼吸內科工作經驗的護士,我必須衝到武漢一線,聽候調令,勇往直前,為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字句鏗鏘,語氣堅決,帶著一股凜然大氣的豪情於壯烈,卻很難想到這話竟是出自一位清秀如水、纖細柔弱的護士之手,她沒有猶豫,在請戰書上寫下這樣的字句後,便扛起簡單樸素的行裝與那些同為戰友的白衣勇士啟航遠征武漢雷神山醫院,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施以最強有力的制裁。她就是來自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體檢中心呼吸內科專業護士、共產黨員于娜。


【

偌大的瀋陽桃仙機場,于娜的身影總是很難引人注意,但是她的步履卻同她的夥伴們一樣擲地有聲。從2月8日元宵節當晚接到上級通知次日飛往武漢支援雷神山醫院那一刻,于娜便沒給自己任何緩衝和捋順思緒的時間,更從頭至尾都沒有過絲毫的猶豫和推拒,即刻收拾行李著手啟程——此行是她當初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的初衷,更是在她看來履行使命最神聖的所在,她想去,也一定要去,面對疫情戰爭的無言打響,想到硝煙深處正有著無數竭力呼吸等待她去拯救的生命,她就更加無法讓自己安下心神。然而她即將背對遠行的那個小家,卻無論如何時刻掛在她的肩頭,和前線的使命一樣沉重,無法不去惦念。


【

看到于娜的全家福,總是讓人感嘆這畫面怎麼能有如此美好到幾乎能夠溢出的甜蜜感——她是畫面裡清麗可人的妻子和母親,身邊是英氣又富有安全感的丈夫,他們的中間正擁著笑容天真的可愛女兒。但是甜蜜美滿的背後卻有著冷暖自知的艱辛,于娜的愛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雖然已經實行了心臟支架手術但是卻總是于娜心頭放不下的掛念;女兒今年正值小升初的關鍵階段,在孩子最需要呵護和關注的此刻她卻也不能陪在身邊讓她也心生愧疚。即便有這些種種,于娜始終毅然決然,她明白,疫情的使命如待掘之山,太多戰友的家庭與生活都有著天外有天的難處,倘若大敵當前仍然臨陣退縮,那麼國家和人民的安康,誰來護佑?又還剩誰還可無懼為戰?


【

臨行前,在於娜發給護士長的微信裡她有些羞澀地寫到:“別叫我天使,因為我沒有翅膀,別稱我是英雄,因為我也心存畏懼。”她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護士,疫情當前去扶危渡厄本就是職責所在,無可厚非更不需標榜,她這股純粹總是這樣直白不加粉飾,問及她怎麼會如此堅決前往雷神山支援,她在微信裡說:“我是黨員,我有護理呼吸科病人經驗,所以我有責任去,沒有大道理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好像對她而言,說些感性的話總是比出徵身臨風險更加困難。面對2月9日上午來到桃仙機場為同行醫療隊員壯行的醫院領導的聲聲囑託和句句叮嚀,她依然還是那麼淡然平靜,言語樸實而篤定:一定不辱使命,保證完成任務,平安歸來——不多一句不少一句,只有一腔決心,就足以讓她深入硝煙,勇往直前。

“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這是于娜心中始終懷抱的堅定信念,此去雷神山支援,對她來說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勝利必將傾倒向始終堅持付諸血汗的醫護力量。然而任何一場持久戰的勝利都會如三尺之冰暖化成汪洋一般歷經守望和曲折,更沒有任何一種美好可以輕而易舉的給人永恆的恩眷,而促成這一切的其實就是這一隊像她這樣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伴侶的火線戰士,即將憑藉自己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軀在一千八百餘公里的荊楚之地廝殺病痛、遍施拯救。

也許等到于娜回來,她的生活依然會一切如常,同她一直以來的內心和言語一樣平靜似水,但是她的患者會記得、家人會記得、同事朋友會記得、國家與人民更會記得,她曾怎樣在狂妄的病魔向這片大地揮舞爪牙的時刻,用她柔弱的肩膀和身軀如海岸之礁,挺立堅守,力挽狂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