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后,全民对医护表示敬畏,是否会改善以往紧张的医患关系?

心依旧梦依然3


文首表明态度: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非常希望改变现在的医患关系。但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靠一方来解决而应该共同努力解决。

医患关系紧张由来已久,很多因素造成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很负责任的告诉您这次疫情过后,全民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尊医重医,但是不会改变紧张的医患关系。

什么是医患关系?

要想读出“医患关系”这个词语很简单,但是真正读懂“医患关系”的却少之又少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基于“医疗合同”之间的“服务”关系。

这个合同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因为这个合同给了“医方”强制缔约义务。意思是,

医方不得随意拒绝患方就诊。

紧张的医患关系根由是什么?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有很多,具体包括: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理解,医生被“封神”、被道德绑架,医患双方的个人素质。。。。

我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医疗合同”基础上,患者认为“我是花钱买服务”,我花钱了你就给我治好病,从而忽略了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与疾病治愈的难易程度。

那么我们在将来的岁月里该如何缓解医患关系呢?

这是一条非常艰巨的道路,我们的医改一直在探索,而本人学识有限,只能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1、提升医疗人员的社会地位,杜绝将医务人员“封神”。

我记得一首歌中曾经唱到,“你我皆凡人”。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逃不过悲欢离合,躲不过生老病死。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跳脱。

医务人员存在的价值在于延缓而不是阻碍,所以不要给他们“封神”,不要用你所谓的“道德”去“绑架”他们。医务人员也是凡人,是丈夫妻子,是爸爸妈妈,更是许多人眼中的子女。

凡人都会害怕,可是为什么还一往无前,因为最朴素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为大一丝“白大褂”下的坚强与担当。

2、有人还在拿几年前“以药养医”来讽刺医务人员多开药,以后请多关注时政新闻,而不是你侬我侬的花花世界。

现在医院都是“零差价”出售药品。“零差价”简单一点说,你去买一颗白菜10元钱,然后你卖出这个白菜的价格也是10元钱,

如果连这么通俗都看不懂,我想我也无能为力了。

3、患者不要认为自己是花钱买服务,就心安理得。

去医院就医跟去商场买东西,去做个SPA,泡个脚一样,你去购物、去缓解情绪,那是生活的享受,然而你去医院看病是有求于人,求人解除自己的痛苦,这是在行善积德,而不是迎合你的个人需求。

4、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医师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肯定会被提升,这是大灾之后的必然趋势,然而,如果我技术不过关,误诊漏诊不断,那么说明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如果我们颐指气使,那说明我们的“服务”意识还不够,个人涵养不过关。

最后,希望你能够明白,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


双生青莲


我对医护人员有敬畏之心,也有感激之心。这样的情绪不是这次疫情结束后有的,是在这之前。2018年我的丈夫生了一场大病,在ICU 室急救了11天,在把我的爱人送进ICU 室时是凌晨三点,年轻的医生一个人推着病床,床上睡着我的丈夫,我和我22岁的儿子气喘吁吁始终追不上医生,在通过长长的通道时,医生的白大褂在随风起舞。之后我才明白白衣天使这个词的含义。感谢医护人员,敬畏生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医治好了病人的疾病。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广大的医护人员。


落叶196750371


我倒是想劝劝医务工作者,付出很多,功劳很大。但千万不要以功臣自居,回来后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行医。媒体正常报道,少一些歌功颂德。看病难不免费,医患矛盾永存。


向191827577


肯定不会!!我在医院工作三十多年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医闹的核心是利益索求。只要你没治好我的病,我就要闹,闹点“补尝”回去。君不见网上有人呼吁按疗效付费了吗?!还有一个问题是,医院既使有理,对那些无理扰三分的人也肯愿赔钱“息事”,反正公家的钱,可以买自己的安,从而助长了医闹。由此,各地居然有人成立了“医闹公司”,医闹己成产业。我院曾出现过一桩医闹,一个病人本身肾衰,却隐瞒病情,感冒输液死亡,病家要求赔八万,我院出价五万,于是开始“闹”了,很快,“医闹公司”介入,承诺给病家十万,只要病家全权委托他们代理。医闹公司向医院狮子大开口,索要八十万,而且很快以每天一百元的价格雇了上百农村老头老太,占据门诊、病房,瘫痪了医院,并对医院设备及医务人员打砸。后市政府动用警力平息,数名闹事者被判刑。所以,医闹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道德的滑坡不可能靠一时感动而改变。


牦牛615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理科主任,看到这样的问题,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问题中有“改善”这个词,我想说的是,医患关系的改善是肯定的。

医患关系的改善,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建设来保障的。

1、虽然近几年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还欣喜的看到,这几年,国家对医务工作者的保护和如何公平合理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制定了多种政策法规。像以前那种动不动就摆花圈、吵闹扰乱医院工作环境甚至跳楼威胁的事件,明确了刑事和法律责任,现在发生的越来越少了。

2、再就是题主所说的,疫情发生后,全民对医护表示敬畏,为何?因为看到了医护人员的重要性,已经医护人员身上的那种人性美,为了保护更多居民不被传染,他们抛下妻儿,挺身逆行,值得尊重。

3、另外,六哥作为一名医生,想在文内分享两张我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的照片。通过这两张照片,我想表达,在国家面临疫情困难的时候,我很崇拜我的职业,也崇拜我的同事。

2月7日,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六哥所在的医院急需增派医师到集中收治患者的医学隔离观察病房进行支援。当通知下发到科室以后,各科医师积极响应,主动请缨,申请到任务更为艰巨的地方工作。为了筑牢防控的坚强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辱白衣使命。

下面的图片是同事们在群里主动发的请战书,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4、如果您看见这篇文章,等疫情过后,不管您是多大领导,也不管您是富甲一方的企业家,或是在其他行业默默付出、努力生活的人,再跟医生接触时请给予他们尊重,如果可以,对他们温柔些,因为,在这个国家遇到困难,居民恐慌躲避时,是他们冲在前方,为这个国家和千千万万的人民生命健康兜底。


开心医生六哥


个人认为不会有明显改善。国人都是非常善忘的!就那大兴安岭火灾为例,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在火灾期间无论大车,还是出租车遇到军人都会主动而且免费拉往灾区。火灾过后,军人招手都不停车!

这次疫情过后,很多人会和大兴安岭火灾后的表现一样,很快就会忘掉白衣天使们辛苦付出。甚至还有很多人这就是她们应该做的。


啊啊啊天气


不会 这是个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以前对医生有看法的不会改变 他们会觉得那是她们应该做的 那些装逼的骨子里已经有了烙印 疫情过后很快就会忘记 但是我想国家一定会记住


路上有你175674707


一次疫情要改变以往紧张的医患关系,说真的我没有信心。医患关系的改善,不能靠疫情来改善,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

改善医患关系,一是要进一步进行医疗改革。二是对医闹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医院良好的就医环境。三是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医生的理解、支持。四是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国民的收入和富足。国家和百姓都富足了,就医也会大大改善。


喀秋莎007


说实话,这几天看过很多关于道德绑架医护人员的言论,一声叹息……基于此,个人认为医患关系不会因此次疫情而🈶️较大改善……


Jonna17


不会。功是功,过是过。中国人很现实,也很投机。要想做到医患关系和谐,非常不容易。必须做好三个方面:一,医务人员。必须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医术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优秀的医生,概率为三分之一,就很不错了。往往是,某一个著名医生,就可以撑起一个科室,甚至撑起一个医院。医生之间的技术进步、技术经验,不易共享。医院内部各科室各专业之间,技术知识差别很大,甚至有时候,隔科如隔山。所谓的全科医生,也只是掌握了常见病中的皮毛。所以,医术漏洞,总会出现。医术不精,可以靠医德补充。一是一,二是二,说实话,做实事。把处理不了的患者,及时移交介绍给高明的医生。医德的问题,在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受到冲击。医院领导的利益导向,各方面的绩效考核,个人的一些欲求,都更容易偏向市场化操作。想抵制,很难。由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垄断地位,病人并不知情。靠自觉这个东西,不好说。说简单点,你看看当下疫情阶段,医院有多少病人,有多少治疗、检查,有多少收入。门可罗雀,肯定比以前,少多了。因为,人们都没有病了吗。也能从侧面,说明一些真正的医疗需求。二,正俯管理者。对医生的管理与服务,对医院的管理与服务,对病患的管理与服务,面对利益诱惑的自我管理,应急状态的化解保障能力。三,患者方面。强势患者的放纵,弱势患者的无助。三甲医院的情况,要比二甲以下的,好很多。但是三甲数量少。说多了,太啰嗦。总之一句话:医方自我完善,病患自我约束,正俯职责到位,有所作为,就能实现医疗世界的和平安定。你觉得,这样的完美状态,能达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