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北社區黨委書記——劉思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劉思圓作為曙北社區黨委書記,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第一時間築牢社區防控安全線。

曙北社區位於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帶,老年人居多,流動人口也較大,這給大家的工作帶來了不少壓力。"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心裡都有顧慮,關鍵時刻社區要衝到一線、我們必須要挺身而出,條件雖然艱苦,但抗擊疫情不能等,我們都要行動起來。"這是曙北社區黨委實際劉思圓對社區工作人員說的話。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他沒有陪家人一天,也沒有休息過一天,女兒才三歲,每天都打電話問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甚至元宵節那天他都忘記了吃元宵,在社區簡簡單單的吃了桶泡麵就工作去了,這半個多月來吃住都在社區,這一個星期以來僅僅睡了八九個小時,早上早早的就起床部署一天的工作,晚上還親自帶隊巡查各個卡點至兩三點,有的時候自己還要堅持在卡點值夜班,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半夜的他還是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向書記請了站,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看著自己的兄弟們衝在最前線、看著疫情得不得控制我睡不著覺,我必須請戰,衝在最前線。作為一名90後,是什麼讓他揹負這麼大責任感,只因為他的心裡只有群眾的安危與打敗這次疫情的信心!

最初,他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挨家走訪入戶,貼通知等形式對從武漢、信仰、南陽地區回來的進行登記,並告知自行一定要隔離14天再出門,對於家裡沒人的,門上會留一個小紙條,看到後請速與社區聯繫,就這樣沒日沒夜的摸排登記了三天三夜,把轄區的住戶登記到百分之95以上。

在得知嘉怡居家屬院有確診病例的時候,他沒有害怕也沒有退縮,自己衝在了最前面,封鎖了這個單元,自己在樓下拿起了小喇叭對著樓上的居民喊道“大家不要出門,現在這裡已經有確診的病例,一定不要出門,如果有需要生活物品,我可以帶你們去買”,就這樣一遍一遍的喊著,不顧自己的安危去保全大家的安危,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他還協調建井三處菜籃子工程每天為家屬院居民提供賣菜,並且對賣菜商戶的健康進行了嚴格的管控,確保大家生活上的物品有所保障。

在疫情面前,他沒有絲毫考慮自已。在後來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他還每天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拉橫幅、進家屬院噴灑消毒液、巡查商戶企業,敲開一個個緊閉的屋門,確認著每戶的安全,督促商家做好消殺和測溫,全力以赴把好社區的健康、隱患排查。在這期間也總是碰到不配合的居民,他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安撫著居民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此次疫情。他說,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是敲開了群眾的心門,我們把黨和政府的的關懷傳遞到群眾心裡,群眾才會更安心。

他深知,要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單單靠社區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必須要廣泛參與,要堅持群防群控、依靠群眾。他就帶領社區工人員加強宣傳引導,開始在轄區各個家屬院張貼《致居民的一封信》,在微信群不停的宣傳防控知識,引導居民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切實有效的增強了群眾對疫情防控的信心。同時她積極動員轄區單位和轄區在職黨員積極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我們在每個家屬院都設置了24小時值班的卡點,在社區黨組織的帶動下,很多在職黨員都積極的參加到了卡點志願者來,有的甚至還為居民去買些生活用品,要求大家不出門、不聚集,每天測量體溫,發現異常及時向社區報告。現在已經對家屬院進行了封鎖,不再讓人進出家屬院,為了保證大家生活上的所需,他還協調建井三處菜籃子工程每天為家屬院居民提供賣菜,並且對賣菜商戶的健康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對有需要的居民可自行下樓到指定點買菜,保證轄區居民有菜,方便居民購買。

堅守使命,是無悔的選擇。"疫情一日不除,我們一日不退。"堅定有力的聲音。劉思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著社區工作人員,始終把防控疫情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衝鋒在前、戰鬥在前,為轄區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和"戰鬥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