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芯國際: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創芯國際: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單位會員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開始。自武漢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已波及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及境外多個國家。

冠狀病毒是一種直徑60-200nm的RNA病毒。由於包膜上有許多皇冠樣的棘突,電鏡下猶如日冕,因此被命名為冠狀病毒(Coronaviridae)。

雖然早在1937年就從雞身上分離出冠狀病毒,但只是被當做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之一。直到2003年的冠狀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席捲全球,這種外形怪異的病毒才引廣泛重視。

時隔17年,新型冠狀病毒捲土重來,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但至今人類冠狀病毒還沒有合適的可作研究用的動物模型,對於病毒的變異規律、感染過程和引起呼吸窘迫綜合徵的原因,都知之甚少。疫情當前,如何儘快建立研究冠狀病毒感染的疾病模型,成為科學家面臨的重大挑戰。


冠狀病毒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人類呼吸道粘膜,也可以感染肝臟、腎、心臟和眼睛,另外在一些細胞類型(例如巨噬細胞)中也能生長。1965年,Tyrrell與Bynoe利用胚胎的帶有纖毛的人類胚胎氣管粘膜首次培養出冠狀病毒,但由於技術條件所限,無法長期培養擴增。時至今日,類器官技術的出現,使攻克這一難題成為可能。

類器官是利用幹細胞體外3D培育而成的培養物,不但具有和來源組織高度一致的遺傳特徵和組織結構,能夠增殖傳代,並實現部分器官功能。類器官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作為革命性的疾病模型,類器官被譽為“患者替身”,在腫瘤、發育與遺傳、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和新藥開發中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勢。


創芯國際: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令人談虎色變的冠狀病毒


創芯國際作為以類器官技術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在國內首屈一指。2019年創芯研發團隊採用自主開發的分段式氣液界面培養技術,成功培養出人類及齧齒類動物呼吸道粘膜類器官並申報專利。創芯Accuroid™呼吸道粘膜類器官由完整的基底膜和柱狀,杯狀,梭形和錐形細胞組成,不但具備典型的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的組織學特徵,能形成具有分泌功能的腺腔結構,還能觀察到節律擺動的纖毛。


創芯國際: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人類呼吸道粘膜組織結構示意圖和創芯Accuroid™呼吸道粘膜類器官對比


創芯國際: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創芯Accuroid™呼吸道粘膜類器官光鏡和電鏡照片


這種能夠完美重現呼吸道粘膜組織結構、細胞功能和遺傳特徵的類器官,無疑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理想模型,能夠為早日揭開冠狀病毒感染之謎提供有力的科學證據。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創芯團隊正夜以繼日地投入研究,不斷開發更多呼吸道粘膜類器官產品,提供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療、科研工作者。攜手抗擊毒魔,拯救生命,創芯片刻不敢懈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