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周末带着3岁的女儿去滨海公园看花海。走在公园的红砖路上,女儿被路边的落叶吸引了。开始捡地上的落叶,我们便停下来,任由女儿去捡。

起初我分享着女儿的好奇心,和孩子一起捡落叶。但今天驱车来公园的目的是看花海,捡树叶耽误了挺长时间,我便催促女儿先去看花海。

女儿似乎对落叶特别有兴趣,不断对比捡到的树叶,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女儿反对我的提议,她还要捡更多的落叶。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几次与女儿沟通无果后,我开始不耐烦,我想强行抱孩子去花海那边。女儿的反抗让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不愿意离开,说明她现在对捡落叶更有兴趣。

我之所以心生怒气,是我觉得孩子打乱了我的安排。同时我主观地替孩子做决定,认为花海比落叶更值得看。但我忘记了,带孩子来公园的目的,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我不能强硬的让孩子跟着我的意愿走,我需要丢掉我的不耐烦,耐心地等待孩子捡落叶,这里有她最纯粹的兴趣。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孩子从不缺少父母的爱,每位父母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力求给孩子最好的。缺少耐心才是作为父母的普遍现象。我们的节奏被迫打乱,孩子没按我们善意安排行进,我们就会心生怨气。

我们需要明白大自然有她的节奏,孩子的生长一样有她的节奏。即使有时是混乱的,我们也需要按照孩子的节奏,我们需要耐心等待。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我们打算养育孩子之前,就明白对待孩子要有耐心,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孩子身上,但直到我们真正投入到父母这个角色中,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父母需要极大的耐心。

理论上我们明白,要耐心地去接受孩子的节奏,但生活实践中,混乱会逼得我们不耐烦,不断地去干扰孩子。

耐心,不是要我们去忍受孩子,而是要去反思我们的行为,接受孩子的节奏。让我们进入心平气和的状态。感受到:耐心,是对时间完全不同的感知方式;耐心,是更有效率的爱。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1、反思我们的行为,去观察孩子

3岁的女儿喜欢滑滑梯,但她害怕从高处滑下来。每次都是从底部向上爬几步,然后享受从低处缓慢下滑。傍晚来玩的小朋友多了,看着其他小朋友快速从顶部滑下来。女儿自觉地退到旁边,等待滑梯空闲的间隙,重新爬上几步滑下来。随着孩子的增多,女儿只能眼睁睁的在旁边看着,其他小朋友欢快地从高处滑下。

看着女儿徒劳地等待,我感受到自己的焦躁和不安,觉得孩子受委屈了,想把孩子抱到别处玩。但女儿静静在滑梯旁等待,让我开始反思,是孩子想要离开,还是我想要孩子换个地方。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我们意识到我又缺少耐心了,孩子安静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并没有急躁生气。也许此时她正在学习其他孩子的动作。正在从同龄小朋友那获取,从高处下滑的勇气。

我需要丢掉我的不耐烦,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生活本就是充满不确定性,孩子就是有各种可能。我要反思自己,去认识大自然的接受,孩子成长的节奏。

耐心不需要刻意去迎合孩子,只需要反思我们的行为,用孩子的方式去观察,等待孩子是,享受时间前进,而不是祈祷时间快速跳跃。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2、给孩子预留时间,是更有效率的爱

周末带女儿去电影院看动画片,临出门时女儿的各种琐事接踵而来,喝水、臭臭、系鞋带、带心爱的玩具。”快点,还要我等多久”,由于担心错过电影开播时间,便开始催促女儿。急躁的情绪,让女儿感到不安,孩子开始哭闹不配合。

冲突不断的升级,我们在慌忙中赶到电影院,还是迟到了半小时,我与女儿在各自的怨气中,草草的看完后半部动画片。也许我给女儿预留10分钟准备的时间,我就可以耐心地等待女儿出门,轻松悠闲地陪女儿看一部动画片,享受亲密的亲子时光。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没有耐心地根源在于,我们默认孩子能跟上我们的节奏。而事实是3-6岁的孩子,不可能有太好的条理性。对于有时间限定的亲子活动,我们要预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孩子做准备和缓冲。

生活本来就是未知的,更别提正在照顾幼儿的父母,我们要接受孩子带来的混乱和不连续,唯有尽可能的预留出弹性的时间给孩子,才能让我们拥有耐心,不至于让你措手不及。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3、接受孩子的节奏,才能耐心地品味陪伴孩子成长的愉悦

女儿经常会让我一遍遍的读同一本绘本,有时甚至会让我重复读同一个页。孩子从出生到6岁,似乎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成长。一遍遍的躲猫猫,一次次扔掉捡起的玩具,推倒叠高的积木重新叠。

每次游戏结束之后,总能听到孩子兴奋地喊道:“再来一次!”前面几次我们会觉得孩子很可爱,随着重复次数增多,我们的耐心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消耗,开始感到疲倦和厌烦。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我们放弃直达目的的欲望,去接受孩子的节奏。认识重复是孩子学习的过程,重复是孩子对事物感兴趣,反复学习、理解、吸收的过程。

接受孩子的节奏,而不仅仅把陪伴孩子,当成是父母养育孩子的一种责任。陪伴孩子是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意味着陪伴孩子不是在一个慢动作的世界里,不会让人感到无比煎熬,而是愉快的感受时间始终存在,并在其中自由地徜徉。


“快点,还要我等多久”妈妈忍不住催孩子,你试试这3个方法


养育孩子面对的普遍状况:重复说同一件事;时常被孩子打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孩子的节奏;接受无序和混乱;放弃我们自己的计划。

学会去反思、接受孩子的节奏,给孩子一点时间,也许你就是发现你身上新的能力--耐心。而耐心是我们养育孩子最基本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