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越来越瘦?

半城烟沙断桥雪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它的根本就是人体对糖分的代谢发生了异常,而代谢异常会影响我们的体重。糖尿病并不是胖子的专利,也并不是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消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糖尿病与体重变化的关系。

先从糖尿病的分类讲起。一般来说,按照病因不同,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疾病的表现上也有所差异。

I型糖尿病


这类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的绝对不足,一般是由自身免疫和遗传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我们常说的,多喝、多吃、多尿以及体重减轻,这三多一少就是I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所以,如果患上了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体重就会明显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这一类型。

II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与消瘦者皆有,其中以肥胖者居多。

肥胖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细胞多,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岛素抵抗。

而II型糖尿病中的消瘦患者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长,体内胰岛细胞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体重有所下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特别警惕腹部肥胖,就是向心性肥胖。腹部肥胖者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需要控制饮食或加强运动,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否则容易成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综上,糖尿病患者在体重上的表现不一,既有肥胖也有消瘦,如果体重上突然出现了异常,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咚咯隆咚


糖尿病虽然不会致死,不过一旦患上,就会跟随你一辈子,如果平时能够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患者也能行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糖尿病有时候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而且由于它是代谢类疾病,对人体的胖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但为何有些糖尿病人会发胖,而有些却骨瘦如柴?原因如下!

1、糖尿病发胖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患者,尤其是在糖尿病出现前、疾病早期或是在患病几年内,身体里的胰岛素很充足、缺乏不多或是胰岛素水平较高等情况,不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却出现了降低的现象,导致没有发挥出加快血糖利用的功效。

这一种情况也被称为胰岛素抵抗。

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造成了血糖的上升,不过胰岛素将血糖转化为脂肪贮藏的运行还是在正常进行的,所以患者就慢慢的发胖了,通常表现是腹部大、四肢瘦等不匀称肥胖。

2、糖尿病变瘦的原因

这种情况是由于病人身体内的胰岛细胞功能衰退了,引起产生的胰岛素缺乏,造成血糖没有被完全利用,从而流失过多,身体就只能从脂肪中得到能量,因此患者会逐渐变瘦。

而有些患者也许在发病之前就比较瘦,而且体内的消化系统的吸收消化本就不好,即便怎么吃,也还是非常的瘦,所以导致患上糖尿病后,就只会更瘦。

但对于糖尿病人而言,胖了瘦了都不好,最正确的是保持正常体重。

二、那么,糖尿病人的体重控制在多少较为合适呢?可以用以下两点方法衡量!

1、肥胖患者,男性的腰围最好保持在90厘米以下,女性的腰围则是保持在85厘米以下;

2、瘦小患者,要把体重指数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这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例如:身高1.6m,体重50kg,则体重指数(BMI)=50/(1.6*1.6)=19.53

三、偏瘦或偏胖的糖友,怎么做能让体重回到标准体重呢?

1、偏瘦的糖尿病患者

第一便是要将血糖控制好,稳定住血糖。比如患有1型糖尿病者,胰岛素要持续补充,另外还要适量的提高每天的饮食总热量,大概是20%是比较适合的,并且要保持规律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偏胖的糖尿病患者

首先就是要控制饮食,但不能节食,主要就是高糖、高热量之类的食物,避免过多的摄入,饱腹感强、低热量的蔬菜可以多吃。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保持营养全面的吸收,蛋白质、脂肪等成分也要适当的摄入,例如可以适当吃鸡蛋、牛奶、肉制品、豆制品等食物。

此外,还要保持每个星期有2.5个小时的有氧运动,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都行,力量型的锻炼也要适当的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减脂和提高肌肉含量,逐渐将体重下降到正常体重中。

以上便是关于糖尿病患者胖瘦不一的原因,以及保持正常体重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火旺盛以及备孕、湿气重、肾虚、衰老、三高、肝病、皮肤病等等,应该怎样调理最有效?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掌上药店APP


一般来说一型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呈现出骨瘦如柴的情况,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富贵病”,患病时一般体型肥胖,其实在后期也渐渐会有体重下降的情况,无论是哪一种糖尿病,只要血糖无法控制平稳都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糖尿病其实属于一种糖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造成,胰岛素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体内唯一能降糖的激素,失去胰岛素的效用,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葡萄糖会一直存在血液中,无法运入细胞得到正常运用,所以会造成血糖久居不下的情况,而且由于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最终会随着尿液一同排出,因此糖友的尿液中含糖量较高,病名也因此而来。

这葡萄糖得不到利用可不是什么好事,葡萄糖对每个人来说是人体最绿色清洁快速的能源物质,可以说每个人都离不开葡萄糖。而胰岛素就像血液中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一把钥匙,葡萄糖进入细胞供能就需要胰岛素这一道门开启,现在门和钥匙没了,葡萄糖只能游离在血液中,无法得到正常利用,如果摄入的葡萄糖无法被细胞正常使用,细胞必然会缺失能量,于是大脑会命令身体加速分解脂肪、蛋白质来供能,糖友身体储存的脂肪就会大大分解供能,从而体现出身体暴瘦的情况。

一型糖尿病的发病原由目前也还没有完全明晰,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方式、遗传、自身体质、抗病能力等多种条件有关,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几乎被完全破坏,胰岛细胞是无法再生,无法通过细胞分化生成的细胞,所以一旦损坏,就无法再逆转了,完全被破坏的胰岛基本无法释放胰岛素,基本要借助注射动物胰岛素来作为资深调节血糖的激素,所以,一旦突然爆发的一型糖尿病,没有及时发现和调理的话,患者会突然暴瘦,骨瘦如柴。

二型糖尿病有所不同,他们的胰岛或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只是有胰岛素抵抗(多数是因为肥胖、三高、特别是高血脂的影响),降低功效,也可能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无法更好地感知胰岛素释放时机,所以他们的胰岛素是有效的,只是效益不好,多多少少他们能够让葡萄糖进入细胞供能,也不至于过度分解脂肪来供能,所有他们开始一般肥胖,而且也不至于快速就骨瘦如柴,只要正常服用降糖药,或少量借助注射胰岛素,基本不会对身材有太大影响。要想让自己不要过度消瘦,糖友唯一的做法就是控制好自己血糖的平稳,血糖平稳,说明摄入的葡萄糖有好好地送入细胞供能,细胞能拿到能量,我们的脂肪和蛋白质就不会过度透支,体重就能得到保持。


只有营养师知道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得了糖尿病后越来越瘦,这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很差的表现。

我们知道,“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现象,三多就是多饮多食多尿,而一少就是体重下降。那糖尿病人为什么会体重下降呢?通俗点讲就是,体内血糖过高,导致内分泌紊乱,过高的血糖无法被机体消耗利用,随着尿液大量排出。机体没有足够的血糖来分解供能,就只好去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消瘦。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2型糖尿病人在患病前期都是营养过剩的状态,正是因为恶劣的饮食习惯,导致胰岛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的调节血糖水平。一旦血糖高起来,糖尿病人又转化成了难以吸收营养的状态,即吃得多,血糖高,营养却都流失了,总是觉得饿,人还瘦了不少。

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多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能够较好的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帮助恢复体重。所以很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治疗初期会感觉到体重有所增加,这其实是血糖得到了控制的表现。

要知道,糖尿病人过胖不好,但过瘦也不是什么好事,它会让你抵抗力降低,在并发症面前更加不堪一击,所以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是最好的。

觉得小糖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吧,更多糖尿病相关问题请留言咨询,也可进入我们的主页,发私信找营养师或医生咨询哦!


糖人健康网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

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或者消瘦的情况。

这是由于对于血糖比较高的患者来说,由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和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血糖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被从尿中排出,身体利用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供能,就会出现蛋白质和脂肪被消耗掉的情况,表现为体重下降或者消瘦。

那么诊断为糖尿病后会越来越瘦,这种有以下几种可能:

○▲○患者本身体型较为肥胖,在逐渐减重阶段

医生一般都会根据患者的体型告诉患者的标准体重,告诉患者应该尽可能的将体重降到标准体重,这样,遵嘱行为比较好的糖尿病朋友会逐渐减重,这在别人看来患者体重呈逐渐下降状态,但是其实身体机能在逐渐恢复中。这是比较好的状态,我们希望肥胖的患者都要尽可能的将体重恢复到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减105,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为肥胖状态。

体重指数(BMI)=体重(kg)除以升高(m)的平方,18-24为正常,超过24即为超重,超过28即为肥胖状态。

○▲○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一般来说,血糖下降患者的体重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吃进的食物能量得到利用,身体的消耗减少,机体的代谢紊乱得到纠正。

但也会出现一些患者体重下降,下降的原因有营养摄入不足的因素。这部分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控制较为严格,或者说摄入的能量要远远小于机体需要的热量,就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要仔细评估自己的体型和劳动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进行食物的搭配,保证每餐食物中三大营养素均衡。

○▲○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合并感染,如肺结核、肠炎、皮肤感染等,患肿瘤的几率也比较大,这些均为消耗性疾病,会出现消瘦的情况,一般会合并相应系统疾病的症状。但也会无任何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一定要到医院排除可能引起消瘦的疾病,及时治疗。

综上:体重下降有很多可能,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还有传统习惯的认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保持血糖平稳,不出现合并症或者并发症,及时处理相关疾病。


孙医生讲糖


患上糖尿病以后,可谓真的是体型百态:肥胖、正常、消瘦。其中,体型肥胖多见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体型正常多见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体型消瘦多见于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那么,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细心观察的朋友会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型都偏胖,这和他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长期进食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吃的多,动的少,能量消耗少,无论是糖,还是脂肪,都会储存在皮下,引起体重增加。也正是因为肥胖,导致了胰岛素抵抗,使肌肉、肝脏等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利用减少,升高血糖,诱发糖尿病。而血糖升高以后,多余的葡萄糖又可转换为脂肪,加重肥胖,因此糖尿病与肥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但这种现象多见于糖尿病早期。



随着病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越来越高,虽然血中葡萄糖多,但由于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的存在,各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却比较少,各组织器官处于一个相对缺糖的状态。但为了满足人体的能量需求,此时只能分解蛋白质、脂肪等物质,随着蛋白质与脂肪分解增多,体重逐渐下降,就会出现消瘦。所以,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常见于血糖长期升高、未正规治疗的患者,它与“多尿、多饮、多食”组成了糖尿病经典的“三多一少”的症状。



相比于上述两类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体型多可正常。这是因为他们通过增加运动、控制饮食,减轻了肥胖,改善了胰岛素抵抗;辅以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增加了外周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与利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避免了蛋白质等物质的过度分解,避免了消瘦的出现。所以,患上糖尿病以后,应注意正规治疗,控制好血糖,方可避免肥胖与消瘦的出现。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大家关注医学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一少”就是体重减轻,所以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糖尿病人都会比较瘦。但在现实当中,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比较肥胖,只有小部分患者会消瘦,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发胖?

大部分患者首先是因为肥胖引发的糖尿病,而且占了2型糖尿病的绝大多数。肥胖会增加体内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水平能够干扰葡萄糖代谢的多个环节,导致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还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脂毒性,一定程度上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又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所以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或不能被利用,就会引起糖尿病发生。另外,体内过高的血糖不能被分解利用,部分又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加重肥胖,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却骨瘦如柴?

导致糖尿病人消瘦可能有以下原因:

1.I型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欠佳

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机体就会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导致脂肪和蛋白质消耗过多,故患者会越来越瘦。另一方面,由于高血糖引起机体增加排尿,血糖随尿液大量流失,也会造成患者失水而体重减轻。

2.饮食控制过严

糖尿病虽然需要控制饮食,但有些糖尿病人对饮食控制过于极端,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营养缺乏,也会引起身体消瘦。

3.降糖药物的作用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如二甲双胍、西格列汀、艾塞那肽等类型的降糖药物,都具有减轻体重的效果。这对于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然非常适合,但对于原本并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这些降糖药物也可选用,但可能会使体重进一步降低。

4.合并疾病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甲亢、糖尿病合并肿瘤的情况,由于营养高消耗或肿瘤进展导致疾病加重,患者也会消瘦明显。

总的来说,有研究同时发现,与体重正常或消瘦的糖尿病人比较,肥胖糖尿病人的合并症更多,预后更差。所以,肥胖糖尿病患者应把减轻体重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措施。当然,过于消瘦的患者朋友,也要注意保证营养摄入,排除可能的并发疾病,保持良好健康状态。


药师方健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为什么有些人得了糖尿病越来越瘦?

这要考虑两方面的原因:

1、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如果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不足,身体就不能充分的分解葡萄糖,只能消耗脂肪、蛋白质。肌肉被消耗,使身体水分得到了丢失,患者的体重就会减轻。即使他吃的越多,他还会越来越瘦,就是因为血糖没控制好。

2、糖尿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越来越瘦。

另外,口服双胍类制剂或者合并甲亢、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也会导致糖尿病友越来越瘦。

糖尿病人越来越瘦怎么办?

治疗上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同时计算好每天的总热量,饮食上不能过于严苛,要算好你是轻体力劳动、中体力劳动,还是重体力劳动;然后根据自己的体型计算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再算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配比,去制定你的食谱。

饮食上第一个就是要少吃多餐,控制总热量,要均衡合理的膳食。

第二要适当的去运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第三要在蛋白质纤维素的基础上补充适量的铁剂。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合理的饮食的基础上,控制好血糖均衡的饮食。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降糖药物,如果血糖达标了,患者的体重不会一直瘦下去,也会慢慢恢复正常。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三诺讲糖


有些糖尿病病人之所以会发胖是由于在没有患糖尿病之前身体内分泌及新陈代谢就已经紊乱状态,由于饮食生活习惯不良,胡吃海喝,或者长期应酬、加班、熬夜给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导致胰腺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或者引起胰腺B细胞变异使其分泌的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人体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但是这个时候胰腺B细胞还处于代偿期间,人体血糖基本上还处于正常范围内,而由于身体各个系统及脏器的细胞不能得到较多的能量,人就会感觉全身乏力,身体就会命令胃肠系统加快蠕动和吸收,这个时候人就会经常感觉到饥饿,饮食量也会加大,胃肠吸收的功能也会增强,进而会导致人体发胖。当胰腺的B细胞不能在代偿,功能慢慢丧失的时候,人体的血糖就会高出正常范围,因此这个时候人体虽然患有糖尿病但身体还是处于发胖状态。因此糖尿病早期人体的身体一般情况下都会处于发胖状态。但到后期身体会慢慢消瘦,体重也会下降。

但还有一部分人在没有患糖尿病之前就比较瘦,同时身体的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也比较差,无论吃的再多,身体照样处于消瘦状态。因此这种人即使患了糖尿病身体只会更瘦,甚至枯瘦如柴。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有些糖尿病病人能吃能喝还不胖,让很多天天奋斗在减肥事业上的人羡慕不已。消瘦是糖尿病病人很典型的一个症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有的糖尿病的人大大挺挺的肚子,胖胖的身材而有的就是干干瘦瘦,弱不经风的样子。首先糖尿病病因主要是出在胰岛素这个问题上了。胰岛素对维持血糖起着统领的作用,胰岛素可以搬运血糖,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散布供给能量,降低血糖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糖尿病的病人胰岛功能不好,再加上血糖升高,胰岛要拼命的加班加点的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增多会使脂肪推积,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会存在胰岛素抵抗,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肥胖。久而久之会导致胰岛被累垮了,其功能减退,体内的胰岛素会合成和分泌减少,表现会和一型糖尿病类似,出现消瘦。

上边这一点是从机制上解释为什么糖尿病病人会出现消瘦的情况。其他的原因还包括:糖尿病的高糖通过尿排出体外,葡萄糖不能正常功能,那只能退而去其次,只能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脂肪消耗就会变瘦;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各个系统,其中包括消化系统,胃肠功能受影响,吸收功能变差;一些降糖药是通过让外周组织利用和转运糖,如双胍类药物,也会导致消瘦;除了以上的几点也要考虑恶性疾患的发生。

对于这种情况平时一定要监测体重,饮食控制合理,注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合理运动。

本期答主:宋吉美,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