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美團市值千億,需申請鉅額貸款"救命"?

小米、美團市值千億,需申請鉅額貸款


近期,疫情發生後,各家企業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出錢出物資,甚至直接出力,衝到一線及時支援。


比如小米集團、美團點評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小米集團啟動了緊急援助行動,首批捐贈價值超過30萬元的醫療防護物資(N95口罩、醫療口罩和體溫計)。1月25日就送到了武漢。


1月29日,小米集團官方宣佈已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用於定向支持數家醫院採購抗擊疫情所需醫療物資與設備。並且捐贈行動也還在繼續,當天公佈捐贈了超過300萬元防護物資。


小米、美團市值千億,需申請鉅額貸款


並且雷布斯以個人名義,聯合其武大校友企業家們再捐贈了1270萬元。


小米集團復工後,公司員工又組織捐款合計一千萬多元。對於小米集團和雷軍個人的善舉,當然非常值得稱道。


不過戲劇化的是,最近媒體卻報道,小米申請了50億元的貸款。


備受爭議的是,據媒體報道,包括小米、美團點評、滴滴等企業在內正尋求總計至少574億元人民幣的銀行貸款。


爭議點主要集中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這些企業涉及申請的專項貸款,到底是應該傾斜中小企業,還是支持這些市值高達數千億元的大公司?


小米到底缺不缺錢?可以通過它的公開財報管窺一二。


01


據2019年11月小米集團發佈的三季報來看,單看營收,金額為536.6億元,同比增長5.53%。表現似乎還挺不錯。


但對比2018年初,其營收超60%的增速,和2019年年初接近30%的增速,增速跌到個位數,並不太樂觀。


其重要的智能手機部分,收入同比卻下滑了7.8%,金額為323億元。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也出現了下滑(下降3.6%),為3210萬臺;而其銷售的均價也同步出現了下滑,均價為1006.5元,同比下降4.4%。


也有表現很亮眼的業務板塊:物聯網業務,保持了較高增速,同比大漲44%,僅三季度這塊業務的收入就高達156億元。


小米2019年的半年報顯示,其營收金額為519.51億元,環比增長18.7%,同比增長14.8%;不過利潤卻出現了大幅下滑(環比下降38.7%)僅為19.56億元。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份半年報公佈第二天,時任小米集團總裁的林斌開啟了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連續三天合計賣出4130.7萬股小米股份,套現約3.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


小米、美團市值千億,需申請鉅額貸款


而2019年小米公佈完三季報後第二天,發佈公告,根據股份獎勵計劃獎勵合共2045.30萬股,授予380名選定參與者,按照小米當日收盤價估算,平均每人獲得約43萬元的獎勵!


2018年7月,小米上市之初,雷軍曾承諾,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如今股價還未漲回上市當天的價格……


02


出現類似情況的,還有美團點評。


1月26日,美團點評設立了2億元的專項公益基金,支持全國醫護人員。


並且,美團點評聯合餐飲企業、商家,免費為武漢多家醫院提供了一千餘份餐飲,還提供了大量免費單車騎行卡。


尤其是送餐這塊,用實際行動支持醫護人員,尤為值得讚賞。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1日,該公司已為醫護人員送餐超3.6萬份。


相比其他企業,美團點評的貸款似乎更加"名副其實"。但據媒體報道,美團點評計劃申請的是40億元的貸款。如此高額貸款的申請,是否合適又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美團點評本身的營業狀況,從2019年中報來看,其實相比前一年是大有改善的。


2019年二季度,美團點評的營收為218.7億元(2018年同期為150.7億元),增長了50.6%,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小米、美團市值千億,需申請鉅額貸款


特別是毛利部分,同比增長179.5%,總額為79.4億元,經調整淨利潤14.9億元,首次實現整體盈利。而2018年同期則是虧損32.1億元。


不過美團的擔子並不輕,2018年9月上市,而上市首年就鉅虧百億元!


03


衝在一線支持抗疫的企業們當然值得尊敬和肯定。


不過,申請鉅額貸款又是另一回事兒。對於媒體報道,兩家公司頗為默契的回覆"不予置評",而不是否認……


日前,央行專門發通知,安排發放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這批專項貸款,貸款利率上限為3.15%,較2019年9月的利率水平下降281個基點。可以說非常優惠。


幾天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也公開表示,要求加強對專項貸款的監管。


他提到了其中的利益問題和道德風險,認為專項貸款享受再貸款支持的優惠利率,且有財政貼息,"存在很大套利機會。各方面要把好關,管好用好專項再貸款這一救急、救命的錢"。


希望這些貸款能真正用在刀刃上,幫助企業們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