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医发展的关键节点

现在中医界总结中医有两个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其中这个辨证论治,是在宋代发扬光大的,这跟张仲景有密切关系。

战国至秦汉,是传统医学的第一次总结,也是理论基础的形成时期。《黄帝内经》在当时的认识范围内详细地描述了经络、脏腑、病机等,运用了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是内经很少言及方药,基本处于一种形而上学的状态。当时总结药物的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大多是经验之谈,某药治某病,至于为什么治某病,并没有过多谈及。汉末还出了一个名医华佗,但此老并不喜欢医家这个身份。在当时比较偏远的长沙,一个公务员(长沙太守)张仲景写了一本《伤寒杂病论》,还定期抽出时间来给人看病,但是当时他不算很出名,他的书不久也就散佚了。谁也想不到他后来会成为医圣,他的书会成为医学经典!而这就发生在宋代。


宋代—中医发展的关键节点

现代画的张仲景画像


宋朝是一个文官地位较高的朝代,加上科举取士,读书的人明显增多,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空前,哲学也进入一个新的总结阶段,这些都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宋朝发生了几件医学上的大事:1.第一次组织了官方解剖,并绘制了解剖图谱—《欧希范五脏图》;2.第一次发布了官方的中成药标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走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3.研究《伤寒论》开始兴起,蔚然成风;4.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问世;5.针灸铜人问世,用于教学和考试。


宋代—中医发展的关键节点

针灸铜人


其中解剖和局方,很有西医的意味,可惜这条路并没有走下去,这本图谱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这根当时的意识形态有关。局方多为中成药,使用比汤剂方便,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类似于现代的口服西药,这一模式维持了下来,但没有成为中医的主流。成为主流的是《伤寒论》这一派。

经过前代的发展,经验积累的丰富,如何解释这些经验摆在当时的医家面前,这些药为什么可以治这些病?机理是什么?疾病的发生、转归为什么呈现这样的规律?当时的医家大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但智慧的中国人具有思辨这一特点,在前代理论基础上,文人们发挥思辨的优势,总结归纳上述问题,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散佚之后,有人在故纸堆发现了它的残篇,被分解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其中伤寒论理、法、方、药具备,并没有过多的谈及阴阳五行,书中的方子也有效果,引起了这些文人医家的兴趣,一时研究、注解成风,形成了伤寒派,这一派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特别反对机械的一套。这一派不断壮大,在清朝时期经历了伤寒、温病之争,仍然是中医中的显学。现在研究、运用《伤寒论》的还大有人在,日本也有这么一批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子被称为“经方”。

摆在宋代医家前面的两条路,一条是解剖、局方的路,一条是《伤寒论》的路,历史最终选择了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