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鴉片戰爭後,1844年荷蘭國王給日本德川幕府將軍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近來英國方與中國交戰,龐然大物最終戰敗,中國是宇內大邦,自古聲譽燦然,如今政治紊亂,於是不能戰勝歐洲人。歐洲的強盛是最近30年的事,拿破崙之亂結束,人心思治,發明創造日增。就英國而言,其人民以勇武著稱,而英國國內缺錢,所以英國政府常引導英商走不正之道獲利,從中與別國摩擦,出事後英國再出兵。廣東的戰事就是先例,中國最終簽訂城下之盟,賠償幾百萬兩銀子了事,貴國想避免這種屈辱嗎?現在日本海面外國戰艦日漸增多,怎保其不生事端?是不可不查呀,殿下高明之見,為國家百年大計,必有應對辦法。”但當時幕府沒當回事,直到1854年美國佩裡叩關。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在此期間日本人會澤泊說:“今日洋人駕駛大船,風馳電掣,瞬息萬里,視大洋如坦途,將絕域縮小到如鄰國的境地。而日本四面臨海,豈可無備?以前恃為天險的海洋現在卻成了敵人的強項,海防大計安能不知變通?以今日形勢論,南海的島嶼,東海之地既被各國所並,大陸形勢,日脧月削,日本介於其間,形勢危險,奧斯曼帝國那樣的國家尚能憑昔日的聲威與東方為犄角,莫臥兒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爭波斯之地,這都是限制俄羅斯之勢,如果說不信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還存在的國家只有日本和清國,求唇齒之邦於宇內,舍清國之外就沒了。”他與一批日本人主張與清國結盟,共拒西方列強,但隨著清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慘敗,日本人逐漸拋棄了這種想法。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1855年吉田松陰說:“日本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始開拓北海道,奪取堪察加半島和鄂霍次克海,曉諭琉球,使之來朝覲我國,責難朝鮮,使之進貢,割清國南滿歸我國,收臺灣、菲律賓為囊中物,然後佔領整個支那,君臨印度。”13年後,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1871年琉球商船69人遭遇颶風,漂至臺灣,3人死於颶風,其餘66人有54人被臺灣牡丹社居民殺死。消息傳到日本,陸軍少佐樺山資紀帶人在明治天皇皇宮前請願,請求出兵臺灣,此舉得到了日本軍界的支持。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薩摩藩實力派島津齊彬說:“沒想到清國這麼弱!以清國這樣地廣人眾,怎能沒有忠臣義士?然而鴉片戰爭後清國依然政治紊亂,內有長髮(太平軍)之憂,外被英法侵略,割地求和,天子蒙塵,這真是莫大的恥辱!我國在清國東面,不可不早作準備,英法既然在清國得志,一定會轉而向東打我國。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以現在的形勢來說,我國應該先派兵拿下清國一個省,作為亞東大陸根據地。這樣的話,對內可以增強日本的實力,對外可以昭示我大日本帝國的勇武於宇內,如此,英法雖強,也有可能不來找我國的麻煩。清國沿海各地,跟我國國防關係最大者是福建(含臺灣),如果我們拿下福建,對國防有很大好處。然而,我雖然主張拿下福州,但是我不希望清國滅亡,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清國早點覺悟,發憤圖強,與日本一起抵抗英法。但是清國一貫憑著地廣人眾,傲慢自大,把我日本看作屆國,因此我們和清國聯合的想法恐伯最終還是夢想。總之,我們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拿下臺灣和福州,以去日本之外患。”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此時日本國內有兩派,一派主張征討朝鮮,一派主張進攻臺灣,內務省內務卿大久保利通說:“維新開始時間不長,政府根基不牢,百姓騷亂時有發生,內部不穩何以對外用兵?財政有赤字,紙幣發行過多,此時用兵豈非雪上加霜?百業待興,非一朝一夕能收其功效,若對外用兵內治就要擱置。戰事一開就要進口戰艦、彈藥、槍炮,國內更加疲憊不堪。北方俄國是心腹大患,與朝鮮交戰,俄國必出面干涉。當今世界強國是英國,戰爭會造成國庫空虛,誰敢保證英國不趁機干涉我國內政?我國與歐美簽訂了一些不平等條約,英法海軍駐紮在橫濱,我國幾乎是它們的屬國,因此應首先修改這些不平等條約。”大久保利通主張暫不對外用兵,結果他的主張說服了徵韓的那一派,但主張出兵臺灣的人依舊堅持用兵。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中江兆民說:“清國國土非常遼闊,資源極其豐富,但它非常衰弱,雖有百萬軍隊,但雜亂無訓練,一旦危急毫不頂用,這是一隻極其肥碩的大牛,這是天賜給小國使其果腹的食餌,為什麼不快去割取一半,或割取三分之一呢?把該國一半或三分之一劃為我有,我國將成為大國,物阜民豐,加之進行政治教化,到時我國陸地可動員百萬精銳之師,海上可停泊千百艘戰艦,我國將成為英國、俄國那樣的國家!”

大思想家福澤諭吉也說:“一百部國際法抵不上幾門大炮,幾項友好條約值不到一桶火藥。大炮和火藥並非來實行已有的道德準則,他們是在沒有道德的地方創造道德的工具。”

清朝中日第一次交鋒琅嶠之役前日本國內的思想輿論

小川又次說:“今日乃豺狼世界,各國間不能以道德信義交往,最緊要的莫過於備戰,當國家贏弱時萬國公法絕不可信,並不足恃,也不足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