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檢測人員:與病毒“面對面”24小時不間斷“交戰”

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檢測人員:與病毒“面對面”24小時不間斷“交戰”

檢測人員正在檢測病例樣本。

南國都市報2月16日訊(記者 梁振文 通訊員 符武月 文/圖)在人們進入夢鄉的深夜,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的燈仍然亮著,該中心的檢測人員還在挑燈夜“戰”,實驗室內多個身影在忙碌著,他們承擔著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工作,每天與病毒“面對面”,24小時不間斷“交戰”,他們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為的就是防控贏得救治時間。

高強度的工作

至少耗費6個小時與病毒博弈

核酸檢測是個複雜而繁瑣的過程,從病毒滅活、核酸提取、體系配製、上機擴增到最後結果分析至少用時6個小時。從樣本密封箱打開的那一刻起到整個實驗結束,檢測人員需要至少耗費6個小時的時間與病毒博弈。

在接到疑似病例樣本後,按照操作程序,穿戴好防護用具,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得出最精準的結果。“我們計劃每批檢測的份數是24份,但是如果有應急的話,我們就必須進行40份大批量的檢測。”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羊娜告訴記者,他們檢驗科有8個人負責核酸檢測,分三班倒,但標本量大時,甚至四班倒,24小時超負荷運轉。疫情暴發以來,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幾乎不回家,累了就在休息室睡一會,醒了一頭扎進實驗室。

“不僅是我在加班工作,整個團隊都在高速運轉,這是我們的使命。”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阮發妹說,疫情沒有結束,就要一直戰鬥。

在與疫情賽跑的這段時間裡,檢驗科團隊的每個人都承受著超出常人的工作強度,身心俱疲。高強度的工作曾經讓檢驗人員曾日彪體力不支,在走出實驗室大門的時候暈倒了。不過,曾日彪起來休息一會後就對阮發妹說:“我沒事,我可以堅持。早一分鐘確診,就能讓疑似病人快一步接受治療和隔離,就能盡最大可能減少疫情進一步擴散。”

從1月24日至今的高強度工作,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都咬牙扛住了。不過,檢驗科的設備卻扛不住。2月1日凌晨3時許,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過程中,儀器突然出現故障,負責輸出檢測結果的電腦突然宕機了。此時已是深夜,技術人員不在現場,檢測人員突然緊張了起來,最後阮發妹以豐富的經驗排除了儀器故障,為檢測結果贏得了時間。而此時,已是早上6點鐘。

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测人员:与病毒“面对面”24小时不间断“交战”

檢測人員接收標本。

為了多幹一會

身穿防護服不喝水不上廁所

“在實驗室裡提取病毒核酸,過程是高風險的,所以我們都要採取三級個人防護。”檢測人員黃天龍說,上機擴增就是要把核酸放大幾百倍甚至是幾千倍,使病毒量能夠被儀器檢測出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核酸檢測工作無疑是高危的操作環節之一。

因此,進入實驗室的每一位檢測人員都要穿上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口罩、手套、腳套,全副武裝,這一干少則6小時,多則10小時。

“我們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實驗室裡一待就是6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每次脫下防護服,衣服都會溼透。”檢測人員張琳說,為了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他們不敢停下歇息一分鐘;為了節約防護用品,他們不敢喝水、不敢吃飯,甚至不敢上廁所。如果實在是沒辦法需要解決的時候只能帶一些成人尿不溼進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1個小時、2個小時……6個小時,體能耗盡、身體承受能力已經接近極限。笨重而悶熱的防護服裡,是他們溼透了的頭髮和衣服;厚厚的乳膠手套裡,是他們早已被汗水泡得發白的雙手。

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测人员:与病毒“面对面”24小时不间断“交战”

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團隊。

即使這樣,檢測人員從未抱怨過,依然堅守崗位,精準檢測,只為讓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得知結果。他們的臉上佈滿了深深的印痕。

工作還在繼續,也許今夜又是一個無眠夜。“或許沒有人知道我們是誰,可是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使命。”阮發妹說。

據瞭解,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是全省5傢俱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之一,負責儋州、昌江、白沙、洋浦等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核酸檢測。1月24日9時,自接到儋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令,檢驗科團隊立即投入檢測工作。截至2月13日,檢驗科8名工作人員累計檢測新冠病毒標本942份。枯燥的數字後面,是整個團隊不眠不休的辛勞付出。

原標題:儋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檢測人員:與病毒“面對面”24小時不間斷“交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