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萧红,惊世的才华掩盖不住渴望爱的灵魂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里颇有才华的一个女作家。也许是天妒英才,31岁时便画上了生命的句号。短暂的31年里,她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倏忽划过天际,却在中国文坛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光亮,时至今日,仍然在文学的长廊里大放异彩。

《呼兰河传》是她的传世之作。“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矛盾对作品的评价,也是带领读者走进这部作品的一把钥匙。

呼兰河并不是一条河,这是她从小生活的一个小城。那是一个冬天里会裂开口,结满溜冰子,冻裂人的手的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只有两条大街,街上仅有数得过来的几家店铺,两家学堂,里面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人家的小城。

作者用七章文字描写了这个小城里风土人情,各个故事独立成篇,却又紧密相连。文章从一个儿童的视角写起,语言似儿童般的清新,却又如老人般地娓娓道来。整部著作,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怨。


致敬经典:萧红,惊世的才华掩盖不住渴望爱的灵魂


一,它是一部叙事诗

文章吸取了鲁迅讽刺语言艺术的精髓,采用相互渗透,相互叠加的叙事手法,描绘出小城的地域面貌和生长于小城里老百姓的愚昧无知,浑然天成,独具特色。

故事里有作者自己家的家事,有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有街坊邻居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平淡,每一段故事都透露着沧桑与心酸。在这故事里,愚昧迷信,冷漠麻木与鲁迅笔下的众多人物如出一辙。

第一章讲述了呼兰河人民死寂,平静而又平凡的生活。东二道上的大泥坑,卖豆芽的女疯子,染缸房,扎彩铺,还有街边卖麻花,卖豆腐的,天边的火烧云,呼兰河的四季就那么随着作者的回忆活跃起来。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呼兰河的一个个故事开始上演。

小城的精神盛宴——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精彩纷呈,形式的丰富掩盖着精神的枯燥。也为后面群众的愚昧无知埋下伏笔。

祖父是萧红童年的唯一温暖的慰藉,整本书里唯有描写祖父的段落能让人忘却心酸,感到人间些许的温暖。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萧红自幼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平常的父母之爱对她来说近乎奢望,只有年迈的祖父给了她童年时期的一点温情。她对爱的渴望也能够从故事里对和祖父在一起时光的描述中感受到。

除此之外,在后面的章节中,又记叙了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工人冯歪嘴子的爱情和生活。

没有中心人物,没有整体的故事情节,但人物又到处都在,情节又处处扣人心弦。说它是一首叙事诗一点不为过。


致敬经典:萧红,惊世的才华掩盖不住渴望爱的灵魂


二,是一部多彩的风土画

作者笔下,呼兰河的风俗人情栩栩如生。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场景在年幼的萧红眼里那么的新奇又充满神秘。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 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野台子戏也是在河边上唱的。也是秋天,比方这一年秋收好,就要唱一台子戏,感谢天地。”“到唱戏的时候,可并不简单地看戏,而是接姑娘唤女婿,热闹得很。”这些描写,这些场景,引发了多少人,对儿时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在作者的笔下,呼兰河又是色彩斑斓的一个世界。“这里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可爱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所有的情都溶在了五彩斑斓的画卷中。寄情于景,情景有机交融。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们感受作者对曾经的故乡及祖父的深切怀念。

三,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儿时的家乡是美丽的,也曾经令人陶醉,但家乡乡亲们的愚昧、落后和冷漠也如一个刺猴深深刻在作者心里。小团圆媳妇的脸长得黑糊糊的、笑呵呵的,院子里的人看过她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她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走起路来风快。仅仅因为这些,老胡家就打她打得特别厉害,打出毛病后,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来,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最后,小团圆媳妇竟被这群人活活在开水里烫死。

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另一个人物,他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爱人难产去世,他努力掩住悲伤,精心抚养自己的俩个孩子。但即便是如此遭遇,他也受到人们无情的嘲笑。

作者描写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平静的后面掩盖的是波涛汹涌。这是令人心疼的俩个人物,但在那样的环境中,令人心疼的又何止俩个?

她的乡亲们是好还是坏?我们对他们该爱还是恨?他们身上的冷漠,愚昧就如同鲁迅笔下的国人,让我们又爱又恨。她就是用这似乎平静的语气给被贫穷落后的中国大地剖开了一个微微露出鲜血的口子。

淡淡的哀怨下蹦跳出一个个音符形成一串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一生命运多舛,亲情的缺失,爱情的几度背叛,她对爱的渴望较之常人,更加强烈。《呼兰河传》就强烈表达了这种需求,但她的表达和常人更加含蓄,正是惊世的才华掩盖不住渴望爱的灵魂。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这是矛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事实也确实如此。

向这样一位天才作家的不幸表示深深的同情,也向这部伟大的经典致敬!


致敬经典:萧红,惊世的才华掩盖不住渴望爱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