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在三国里选一座城池打天下再选三个武将,你会选谁?

洪飞怒典韦


首先,我们先假设这个问题的背景,要是魏蜀吴三国时期,一城只能投降或者被灭,根本做不到反推,不妨假设是194年群雄混战时期。

俗话说,金角银边草肚皮。一城以抗天下,自然是边城为上,中原四战之地,实力不到一定程度,选来也是送死。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末年有四个后方根据地,两个大后方:河北和益州,三个小后方:江东和雍凉和交州。其余荆州,青州,徐州,豫州,兖州都是四战之地,只有三将的情况下,可能适应不了这样的强度。

所以我们唯一的城池,最好就是从这四个根据地里面选。

  1. 益州篇

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蜀道险阻,难于上青天,如果想种地流做一个守成之君,益州绝对是最优的选择。

益州,就是粉红色刘璋这疙瘩,加上深蓝色的张鲁,总共七郡之地。要想玩有挑战性的,选城就选云南或者建宁,不毛之地,瘴疠横生。正常不想受虐就选成都,成都半蜀中,甚至权重大于一半。蜀锦风行三国,供不应求,不愁没钱花了。

2.河北篇

河北分为广义上的大河北和狭义上的小河北。大河北包括并州和辽东,图上袁绍,张扬,公孙瓒,公孙度的地盘。小河北只有冀州和幽州。河北是实力的象征,一个字:豪,兵多将广,物阜民丰,随随便便给你拉出几十万的部队来,再加上百万石的粮食。简直就是完美的龙兴之地!陈王也在《白马篇》里赞道: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河北人马极其雄壮,猛将谋士灿若星辰。武有:吕布关羽张飞

赵云,颜良,文丑,张辽,张郃,徐晃,文有:田丰,沮,(郭嘉,荀彧,荀攸也曾去河北仕官)更兼河北第一美人——甄宓

洛神一首《塘上行》,让人肝肠寸断。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曹丕小儿负心汉,快拿开你的咸猪手!!!!

河北选城,首选邺城,邺城繁华不下洛阳长安,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想省心的就选襄平,从辽东一路平推也可。

3.江东篇

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据长江天险,以观天下之衅,足矣。喜欢打水仗和……..美女的绝对不可错过,

大乔

小乔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是神仙日子!

不过江东易守,却也限制了潜力,自古以南伐北,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才竞半功,能成事的,唯有洪武大帝朱元璋。而且守江东必守荆州,这又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孙家奋三世之余烈,周瑜鲁肃吕蒙死不旋踵,才占据荆州。

江东选城的话,

建业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选择,虎踞龙盘之地,正是成就霸业的根基。

4.雍凉篇

雍凉有三国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三国时期骑兵除了不能攻城,是最强悍的兵种了。一万骑的战力抵得上五万布卒,而且机动力强得多,得骑兵者得天下!

而且有崤函之固,潼关,武关,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向西可以重开西域,壮我国威!是硬汉子的第一选择。选城的话,选长安可以一路往西推,也可以武威天水,往东向长安推。

5.交州篇

交州是东汉末年难得的乐土!碧海蓝天,阳光灿烂,到处洋溢着温暖慵懒的气息。珍珠玳瑁夜明珠,数不胜数,荔枝海鲜吃到吐。五岭一锁,纵你有百万大军,也难打进来。选城的话选番禺,先拿下交州七郡,然后南下统一中南半岛,南面称孤,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接下来说选将

选将的话,先来个郝昭

郝伯道,一千余人陈仓道堵了丞相数万大军二十多天,可以说是三国最强的盾牌!郝昭守城有墨翟之风,有伯道在,足矣保我城池固若金汤!

剩下两个名额尤其重要。鉴于名额的稀缺性,必须要选一些全能型的人才!出将入相的人最好了,既可以领兵打仗,又可以治理内政备选名单有: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都是出将入相的当世第一流人才,随便选都不会吃亏,不过为了放心,还是诸葛亮和陆逊好点……...这俩是三国志唯二单独立传的,陆逊打胜仗多,诸葛亮内政三国第一人,权衡一下还是选丞相吧!

还有一个名额,必然也是选能打仗的,统帅能力强的,周瑜不错,出去不用带谋士了,但武力稍弱,被人阵前邀战就尴尬了。

又想统帅强,又想武力高,还要足智多谋,不用带谋士,那就很有限了:姜维,邓艾,吕蒙。就这三个了,吕蒙不能选吴下阿蒙,必须是孙权劝学过后的。其次邓艾,后三国时期第一武将!!!最后麒麟儿姜维也不错。

有此三人,则郝昭守城,丞相,子明攻城略地,吾何愁天下难平!!!

匡扶汉室,还于旧都,走起!!!!


煮酒放歌


城池:陈仓(合肥),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平时休养生息,战时全民皆兵。

主公:

本人

武将:

大将军:

典韦(主攻先锋),忠诚度高、武力高、智力高。

大将军:

许褚(为侧翼援军),三国志最后一关boss,本人偏爱,忠诚度高、武力高、勇冠三军。

卫尉:

赵云(禁卫军司令,保卫主公),忠诚度高、武力高、智力高。

要想一统天下,没有文臣、智谋怎么能行,因此我再拓展一下

丞相兼大司马:

诸葛亮(主抓本城内政及军队总体工作),忠诚度高、智力高。

军师:

贾诩(对外战争智谋),忠诚度高、智力高。

尚书令:

荀彧(具体负责后勤装备保障),忠诚度高、智力高、廉洁度高。

中书省:

毛玠(纪检监察工作),忠诚度高、执行力高。

其实想统一天下挺难的😎😎😎


点亮万家灯火


引言:三国中任选一座城池当然要选汉中,武将配备首选关羽、马超、魏延三员虎将。

汉中的优势

汉中这个地理位置除了三足鼎立时不好发展,其他时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若是在混战时期,汉中可以长驱直入的攻打西蜀腹地,刘璋暗弱无能占据益州是很容易的事情;平取陇右再进军雍凉二州,获取西凉的战马组建自己的骑兵。

占领益、雍、凉三州之地就相当于得到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国土。益州全境负责筹备粮草、兵源,凉州提供战马且招募少数民族士兵,不间断的袭绕雍州附近的其他诸侯用以战养战的方式训练士兵。兵精粮足之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攻击中原还是江东。

三将之威

选择关羽、马超、魏延三员大将不是随心而选的,给大家一一分析下:

关羽:关羽在正史中通晓陆战、水战,在荆州的这些年更是让关羽达到了巅峰。攻打益州以关羽为主、马超为辅、魏延镇守汉中。汉中是益州的最后一道防线,由汉中发兵攻打益州有天然的优势,而取益州全境关羽、马超二人足矣!占领益州后迅速站稳脚跟,招募兵勇、筹集粮草以备取雍凉之用。



马超:马超出身西凉世家,在雍凉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马腾在世就更好了结盟马腾,要求马腾配合助我方取得雍州,然后派遣马超配合马腾统一凉州全境,二人各占一州。如果马腾不在世,则马超主攻雍凉、关羽守陇右以战养战操练兵勇。取得雍凉或结盟马腾后,迅速组建骑兵,适机攻击中原或江东。


魏延:魏延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镇守汉中,等到三州之地到手后魏延的任务就是驻守巴东郡(蜀汉和东吴的边境),有合适的机会就率军出击江东。

天下没有大的局势变动时,由巴东发兵进攻东吴。兵勇、战马过江以后,江东再没有天堑可依靠,大量的骑兵可以迅速扫平江东。平定江东后,魏延率兵攻打合肥、关羽率兵攻打荆州、马超率兵并州,一统三国指日可待。

总结:历史即是历史已成定局,但是这种历史的假设也给我们添加了许多乐趣。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我首选三名大将荀彧,诸葛亮,陆逊。都城选邺城。

之所以选以上三名大将,是因为,我觉得一个势力最重要的将领不应该是英勇善战的武将,如吕布项羽,有勇无谋,即使上天眷顾一路开挂,也抓不住到手的机会,最终一败涂地。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宰相之才顾全大局,管理好后方大本营的生产,为本集团推荐优秀人才,能够成为中人才之中的领导者,人中翘楚,威望之人,辅佐明君最终政通人和,百废瞬兴。赚足前期发展的政治,人才,经济资本。

邺城三国时期最富绕的北方名城之一,以至于,曹曹魏定都于此,足见其军事,政治,经济地位在北方都是名列前茅的代表。

前期发展靠荀彧,曹操之所以强大,主要靠荀彧的稳固后方,管理内政可谓井井有条。另外身为颖川名仕的荀彧背后有一群庞大的颖川名仕集团构成曹操的初期谋士团,其中包括军事鬼才郭嘉,举贤不避亲的侄子荀攸,书法大家钟繇等等,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足以让我在早期成就像曹操一样的魏国地盘。

中期发展靠诸葛亮,虽然正史中的诸葛亮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才智近妖,但在内政方面,确实有宰相的管理才能,且具有榜样的道德,忠心不二,为集团的团结树立标杆,不至于中期崩盘,进步巩固前期胜利果实继续壮大发展。

后期发展依赖陆逊,文武全才且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及战略部署,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之下足以打上几场硬仗,作为优秀将领都得陆逊,足以用压倒性的优势一统全国。






夜绍非翁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东汉末年的混乱局势,涌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有志在匡扶汉室的刘备,也有力求统一天下的曹操,当然还有许多只求雄据一方的诸侯。至于文臣武将方面,则更是多如繁星,优秀的文臣有诸葛亮,荀彧等人,武将有赵云、关羽、张辽等人。若想取得天下或者仅仅为了称霸一方,都需要厉害的人才前来辅佐。

言归正传,假设让我在三国时代的地图上,选一座城池,再配上武将,并以此来争夺天下。不管选择,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智勇双全,沉着稳重。魏国的张辽是第一个必选之人,然后蜀国的赵云也是优秀之人,第三个则选择关羽。至于城池,就选在襄阳吧。

接下来稍微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人,来帮助我征战天下。其实我还想选择谋臣,只是题主没要求。

一:张辽有勇有谋,可以独挡一面。

在个人武力上,张辽虽不是第一,但也是相当优秀。然后在统兵打仗方面,张辽可以说是出类拔萃。曹操曾经让张辽镇守在合肥一带,防止东吴方面的侵扰。后来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来攻,张辽见此也毫不畏惧,最后率领八百骑兵猛烈突袭吴军,让孙权落得大败而回。因此让张辽独自统兵打仗,我会格外放心。与吕布不同的是,张辽可谓是非常忠诚,不用担心拥兵过多,而导致出现权臣的问题。

二:赵云心思缜密,同样可以独挡一面。

其实赵云的性格与张辽相比,颇为相似,二者都很有本事,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指挥军队作战,都属于优秀之人。除此之外,赵云还有一大优点,那就是还可以作为贴身侍卫。当年刘备前往东吴时,就是赵云全程跟随,有效地确保了刘备的安危。另外从《三国演义》中可看到,真正适合守卫荆州的武将,应该是赵云。鉴于此,我把军队交到赵云手里,也会相当放心。

三:关羽善于统兵打仗,且无比忠诚。

在指挥打仗方面,关羽的能力毋庸置疑。曾经指挥围攻襄阳、樊城的战役时,打出了水淹七军的战果,导致于禁、庞德都被生擒。在个人武力方面,关羽也没有问题。只是他有性格上的缺点,容易骄傲自大,不过这不要紧,只要把他带在身边打仗,不让他独当一面,就没有问题。况且关羽还无比忠诚,只要选择了你,就会一直为你效劳。

至于城池,为什么选在襄阳。因为襄阳的地理位置很好,四周的土地肥沃,可以供养大量军队。其次交通发达,向东攻击建康,可以一路东进;向北可以随时攻击关中地区,威胁长安和洛阳。然后襄阳城池坚固,难以攻取。当年蒙古人为了攻取襄阳,花了六年多的时间。

总之,凭着我选择张辽、关羽和赵云为将,不愁大业不成。进可以征战天下,退可以守住江汉平原,成为一方诸侯。


子正寻道


如果是我选的话,随便选三个武将就行。

随着战争水平的发展,猛将在一场战斗中起的作用越来越低。士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现代回去的人,不会太重视猛将,反而只要忠心,有统帅士兵的才能就行。

一个猛将再强最多敌百人,那种万人敌,对付的是流寇一般的军队。

只要经过现代化军队的训练,选精兵,脱产训练,有纪律,听指挥。作战时不慌,服从上官的安排,能完成平时训练的内容。再打造单兵兵器,适合的长短武器,甲胄。三人,或者七人为一个伍,或者说是一个班。作战时互相协作,同生共死。

再把后勤做好,保证吃饱。每个士兵死了有优待,发抚恤。家人减税,免徭役。

拥有这样的士兵,武将勇猛的作用微不足道。

比如,对方一员猛将冲出,大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一站!”

我方暗骂:“煞笔!”弩箭齐发,直接射死!

剩下的士兵不过是临时征调的民夫,训练几天就上战场。能有多少战斗力,哪里是职业化士兵的对手!


泥封老酒


首选洛阳,天之中心,古人迷信,得中原者得天下,北临邙山黄河天险,洛阳纸贵文人诸多,龙门美景白马古寺牡丹之都,地处国之中心,可号召四方通达。武将吗,首选吕布,武功三国第一,打仅吗,強者第一才能掌握时局,至于个人缺点,得于明主,正确引导加強教育,定能成为一名勇寇三军令敌丧胆的常胜将军。第二名选常山赵子龙,一忠二勇三谦虚,身边有此大将,遇事可随身前往,既放心又好相处。三选庞德,勇猛无比,三国里至是没有把他当作主要人物来写。


78暴风雨


城池选益州,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只有益州远离战乱,而且粮草丰足,易守难攻,只要搞好内政,安抚好百姓,可以做到全民皆兵,迅速组建一支30万的军队很容易。将领首选高顺和赵云,需要他们练兵,而且两人统兵能力不弱,另一个选周瑜,无论周瑜赵云还是周瑜高顺出征,都能做到互补


用户52157040082


城池:巴蜀,易守难攻,虽此地不富,但是可以开天辟地。

大奖:关羽、赵云、姜维。


你莫几道啊我机道啊


我会选汉中!赵云 张飞 关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