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自人类诞生起,瘟疫就与人相伴相生,如影随形。瘟疫不仅能影响人类历史的走向、文明的兴衰、人类的迁移、宗教的盛衰、科技的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人们精神文化,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以瘟疫为背景的名著。作家用文字反映和回应瘟疫给人类带来的创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社会集体的绝望和沮丧。 薄伽丘把这些“惊世骇俗”的自然感情勇敢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十日谈》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部宣言书,整个欧洲的文化发展在这场黑死病的催化之下,开启了现代性的新篇章。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一、恐怖的“脉脉瘟情” 摧残下的佛罗伦萨城, 惊心怵目的浮世绘景象

在14世纪中期,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在欧洲蔓延,这就是所谓的黑死病(plague)。它于1346年首先出现在黑海地区,然后沿西南方向向地中海传播,并在随后几年内蔓延至整个欧洲,夺走了两千五百万人的生命,毁灭了欧洲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这场瘟疫是由十字军带回欧洲的,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1348 年从 3 月到 7 月,病死的人总计超过十万,昔日欧洲人口最为密集的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萧条苍凉,尸骨满野。在黑死病黑云压城般的包抄中,薄迦丘目睹了这次触目惊心、血腥的征程对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的毁灭,他的继母也死于此次瘟疫。次年瘟疫稍微平息时,薄伽丘决定将这场历史性的瘟疫记录下来。小说开篇伊始便提到了这场横扫欧洲的大瘟疫。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瘟疫从东方袭来,比一支大军还要残酷无情地摧毁了佛罗伦萨城,人类牲畜无一幸免。短短四五月间,死了十万人以上。这可怕的瘟疫使得繁华的佛罗伦萨丧钟乱鸣,尸横遍野,十室九空,人心惶惶,到处呈现着惊心怵目的恐怖景象,仿佛已经来到了世界末日。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呆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奶牛在大街上乱逛,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在惨状前,薄伽丘哀叹:天主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 唉,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前达官贵妇出入如云,现在却十室九空,连一个最低位的仆从都找不到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小说开篇即对惨绝人寰的黑死病进行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显然是薄伽丘有意为之。如果用一个精准字眼概括,那就是“死亡”。当然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十万余人的病逝。在死亡和恐惧中,在身体和精神同时受到这样威胁的时刻,作者却营造了一个莺歌燕舞的世外桃源。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七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三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七位小姐中的三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这十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由一人吟歌作为故事会的尾声,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十天里他们总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小说的开头却用一个职业的诞生来表明了灾难中人性的变化。在佛罗伦萨受到这场瘟疫的恐怖袭击之前,这里无疑是美丽圣洁的。然而当1348年,瘟疫蔓延,死亡来临之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在瘟疫前,作为城市的佛罗伦萨每当有人去世时,所有的亲友和来宾都会来到死者家中吊唁。在神父的注视下,将棺材抬往教堂。一路之上,送葬的好友家人拿着蜡烛,挽手唱歌,这是一直以来的一种风俗。然而,

当瘟疫出现后,同情心被死亡的阴影所驱赶。佛罗伦萨的亲情,友情,爱情都不值一提。人们的同情心在保全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变得荡然无存,原本肃穆悲哀的场合,成了人们寻欢作乐的宴会。而窗外掘墓人抬起棺材,拔腿就跑,将棺材送到最近的教堂中,随便找个空墓穴,就把人扔了进去。富人丢掉了财产,逃离这座被“诅咒” 城市,穷人为了口食,只能做起这种“新兴”的职业谋生。现在在偏远的乡村之中仍然存在着掘墓人,他们变的更加敬业,会按照死者生前的意愿去安葬死者,掘墓人变成了底层社会人被迫无奈的职业选择。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十日谈》的这个开头似乎是理解全书背后深意的关键。故事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就更耐人寻味了:有些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聚落中的人几乎全部死光的事实,他们当然也会质问上帝为何如此不公,尤其是看到邻近村庄疫死人数较少的时候。能否认为上帝用这种令人痛苦和畏惧的疾病杀死摇篮中的婴儿是为人类谋求福祉?瘟疫对人类社会的毁灭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为什么会有瘟疫发生?很多人开始反思教皇掌教开始,教会高层越来越唯利是图,牟取暴利。当瘟疫袭来之时,祷告祈求天主也无济于事,将天主教会的虚假和无能表露无遗。教会编造谎话让人们在浑浑噩噩中丧失辨别思考的能力,而把这些谎话当做真理般信仰着,而教会择因此以至高无上的神的名义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一场瘟疫将这个谎言无情的戳破,当人民面临着慎重的苦难时,教会的无所作为,毫无意义的祷告,甚至这时连做样子的祷告仪式也不愿再进行,使人们更加怀疑教会是否引领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也有人怀疑瘟疫是上帝因宗教领袖的堕落而对整个人类的惩罚。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在面对瘟疫恣肆之时人们的反应各异,有些人以为唯有清心寡欲,过着有节制的生活,完全和外界隔绝起来。他们吃着最精致的食品,喝着最美的酒,但总是尽力节制,绝不肯有一点儿过量。对外界的疾病和死亡的情形他们完全不闻不问,只是借音乐和其他的玩意儿来消磨时光。也有些人的想法恰巧相反,以为唯有纵情欢乐纵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什么都一笑置之,往往日以继夜地,尽情纵饮。还有好多人又采取了一种折衷的态度。他们既不象第一种人那样严格节制着自己的饮食,也不象第二种人那样大吃大喝放荡不羁。他们虽然也满足自己,只能贪图眼前的最后一点享受,但是适可而止。人们对瘟疫视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而不及。到后来大家你回避我,我回避你;街坊邻舍,谁都不管谁的事了,亲戚朋友几乎断绝了往来,即使难得说句话,也离得远远的。即使在青年们欢声笑语的快乐生活背后,也时时能看到瘟疫笼罩的阴影。瘟疫使人们清晰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无常,既然如此,当时很多人便选择纵欲狂欢。于是,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部荡然无存,甚至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海德格尔这句话可以用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瘟疫描写。瘟疫仿佛是天主鉴于人类为非作歹,一怒之下降下的惩罚。作为一种时刻笼罩的死亡威胁,带给人们一种不安而焦虑的处境,但正是面临这样一种不安的恐惧,对于幸福的追求、生存价值的思考才有了真实意义。在神都无法拯救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疾病和死亡的公平,从不嫌贫爱富,活着就是胜利。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二、《十日谈》在重构人性方面的突破性

《十日谈》展示了一幅文艺复兴之路下的浮世绘,让人叹为观止。 这本书看似一本故事集类型的书,很多故事都赞扬爱情与财富,并对教会、权贵有许多辛辣的讽刺,这些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观念。正是面对死亡的阴影,薄伽丘写出了人性的自由与现世享乐的合理性。将《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或许正是看到了

《十日谈》在重构人性方面的突破性。把抨击的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教会。作者笔下的十个避难者所叙述的故事将享乐、私欲、道德沦丧与宗教清规等各类主题相杂糅,揭露教规是僧侣们奸诈伪善的恶因,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辛辣地嘲讽教廷的驻地罗马是“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那些长衣宽袍的修士所谓的祈祷和苦修,其实是在无意义地自欺欺人,而将他们的言论视为真理的民众更是被欺骗的蒙昧者。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爱情故事在本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实幸福,禁欲主义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 。这十位主人公都年轻浪漫、渴望爱情。而且大部分他们所讲述的故事都围绕着爱情这个主题。他们口中传颂的许多爱情几乎是超越道德和习俗的。 作者在许多故事里以巨大的热情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等级观念,以快乐为原则,大胆的、无所顾忌的、热烈甚至疯狂的追求欲望的满足,尽情享受快乐人生。摆脱了千年禁锢的人们,不仅发现天堂就在人间,生活处处美好;而且获得了空前的自由。曾经艺术家们们描绘欢愉的场景,描绘人们虔诚的奉献,描绘人类成就的获得。而经历过瘟疫的洗礼之后,艺术家们越来越不顾天堂的奖赏和仪式的美好,愈发关注地狱的折磨和罪孽的代价。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十日谈》展示了人性的崇高,对人的慷慨大度、热情忍耐和自我牺牲等高尚品德倍加赞誉,对吝啬无情讥讽。例如《十日谈》中的纳山,慷慨好施,乐于助人,影响了米特里丹也做了一个真正慷慨助人之人。故事二里的强盗金诺·第·塔柯,因为慷慨豪爽,不贪资财,最终得到机会得以弃暗投明。《十日谈》的第十天的故事,都是在赞美慷慨大度是人的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人都得到了完美的结局。七贝加密诺借题讽刺了一个贵族的吝啬作风,行吟诗人波西厄尔使守财奴厄密诺幡然悔悟。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作者还宣扬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强调人应当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多才多艺,全面和谐地发展。薄伽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巨大的艺术力量,刻画了数百个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具有鲜明个性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自由思想。总之,本书在反封建神学主义,反禁欲主义,提倡人文主义,解放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出于对黑死病的恐惧又生发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把象征死亡威胁的“蛆虫”“箭头”意象、“死神之舞”主题被赋予了极致的“狂欢化”色彩。也正是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下,才会迫使人们冲破现有的束缚和压迫,积极追求理想快乐幸福。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三、《十日谈》带给我们现实意义的启示和思考

当时光推进庚子年,重温经典,今昔对比,我们不只是感慨万千,也带给我们现实意义的启示和思考。我们不再蒙昧,不再迷信,我们不再寄希望于虚幻的神的庇护。《十日谈》中所倡导和呐喊的东西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实现。但人类始终摆脱不了瘟疫的阴影,疫病与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紧密相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摆脱不掉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我们要意识到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参与流动性的超大地球村,人流、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知识流,一方面带来了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实际上是一个高度的风险社会。从某种程度上,人们的整体心态,依然还是农业社会的心态,小富即安,享乐腐化,缺乏风险意识,缺乏防范意识。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生命是自然的万物之源,生命是文明的基因延续。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关爱生命,天人合一。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瘟疫病毒本已有之,只是其一直潜藏在世界不为人知晓之处,当人类不断开疆拓土,人与自然的微妙平衡一旦被打破,潜藏的病毒如同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瘟疫祸害迅速地肆虐蔓延。在理性主义盛行的中世纪,人们曾一度乐观地认为战胜了瘟疫,可它实际上只是暂时与人类休战,悄悄地躲藏起来。伴随着人类的交往,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传播进化,当其进化到一定程度时,便具备了制造瘟疫的能力,最终造成了瘟疫。

人类与瘟疫的斗争一直处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较量之中,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瘟疫根本不受人类理性的控制。非典(SARS)、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MERS病毒、新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爆发也在不断提醒人们,虚荣、傲慢的人们应该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当然,受每个文明发达程度的限制,每个时代的瘟疫流行的模式不尽相同,对科学标准的认同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大不一样。即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和公共卫生制度已经确立,科学的认识和把握至关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手段是否及时合理。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1348年的瘟疫人们无望,都力求自保,当城市陷入深重的苦难之时,令他们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却在这时土崩瓦解:没有救助,没有隔离,没有获得对病情的了解途径,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社会秩序一片混乱。瘟疫象征着死亡和痛苦,如同爱情象征着生命和欢乐一样,二者的对比如此分明,以至于恶而更恶,丑而更丑,美而更美,生死瞬间成为永恒。与之相比这场瘟疫却让人们更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常人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健康有序,生活有条不紊。当比较这两场可怕的瘟疫之时,我们发现:近千年后的今天人的生命和价值得到了有效的肯定,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论你在何处,都得到有效的救助和安抚,不再孤立无援。担心、焦虑、恐惧,并不绝望。无论我们走在哪里,随处可见疫情提示,单位实行“每日报告”制度,监测覆盖每个人角落。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瘟疫不仅对社会进程有极大的影响,还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状态。当瘟疫来临时,人们被彼此隔离又放大无形恐惧。而这些疫情风险通过互联网的高速流动和传播,造成了心理恐慌、信任危机乃至于政治风险。这种恐慌往往比瘟疫本身更可怕。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是困局也是动力,是灾难也是警钟!因为人类会从灾难中汲取智慧!人们会从灾难中改变认知习惯!破除一项根深蒂固的认知习惯,人们需要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也许有人会问,野生动物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显得那么粗糙、生猛、低劣,为什么还会有人这般乐此不疲?这大概源于人们长期以来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养生文化。我们既要尊重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又要把美食文化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高度负责的基础上。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危害。这警示我们不应该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美丽的佛罗伦萨,曾经发生了一场怎样恐怖的“脉脉瘟情”

当下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角度,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公共卫生危机面前,瘟疫疾病才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这是一个需要实事求是而不是制造恐慌的时刻,是需要科学理性而不是颠倒黑白的时刻,是需要团结协作而不是羞辱攻击的时刻。当灾难向人类袭来之时,我们不再寻去虚幻的安慰聊以慰藉,也不再黯然神伤,感叹生命中的苦难,我们可以凝聚智慧、共商对策 、共同努力、共克时艰。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及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各省、市、县、乡、村层层的防控,强大的动员力、凝聚力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防控工作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世卫等国际组织及许多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们可以战胜疾病,战胜瘟疫,生命尊严和价值得到肯定,抗争中尽管有牺牲,但我们却永远向着尊重自然界每一个生命的高度和谐而努力奋斗。这依然是一份人类团结抗争的英勇奋斗史,我们内心充满温馨感动,充满期待、胜利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