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渐入十五世纪后期,对古典文化的复兴越演愈盛。当时意大利的文艺复新中心仍然是佛罗伦萨。在那里,古典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深深地影响着这座城市最强大的势力——美第奇家族。它旗下的一众艺术家,也乘着这阵复古的风扶摇直上。波提切利便是其中一员,可他同时也另辟蹊径地诠释了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对于波提切利来说,他理想中的美则诞生在绵绵无尽的优雅与不安之中。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当时的佛罗伦萨盛产手艺高超的金银匠,他们擅长在金银等珍的金属贵器物上进行深浅浮雕的雕刻。而波提切利的艺术生涯起源于在金银匠的门下学习。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期间佛罗伦萨某金银器浮雕

由此,这段经历培养了艺术家一种独特的绘画审美。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浮雕的视觉作用给予人一种平扁的体积感,使目光在其上延申,平缓,从容。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同时波提切利也把在浮雕上用于表现衣物的线条刻画继续用在绘画中。密集而精细的线条在织物上不断又不断地排列,滋生出一种潮水般涌动又涌动的韵律感。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最大的特点,便是他对人物轮廓线的刻画。对于艺术家来说,有资格受到圣光照耀的完美人体应由完美的线条来塑造,而这样的线条应该是伸展、优雅、柔软又紧张,就像一根扶着肌肤,随风流动的琴弦。正是对着线条别样的执着,让波提切利坠出了当时的艺术家主流——一个局外人。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有时候他甚至会牺牲掉人物形体的正常比例,以求整体线条的流畅圆润和画面的和谐统一。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圣母颂歌》,波提切利,1481年,乌菲兹美术馆

以字成句,以句成段。波提切利用线条塑造人物优雅的姿态,再用环形的构图达成人物动作间的相互呼应形成画面最大程度上的和谐。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人物的姿态就像星球表面不息的洋流引领着我们的目光形成一个又一个圆的轨迹,周而复始,一种和谐,有时甚至有些繁冗。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笔下的人物总是自成风格,歌唱恬静的优雅却带着若隐若现的疲惫。诉说清柔的诗歌却流淌出莫名的忧愁。从现实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艺术家得以放大作品中的细节,而在征服现实的同时,他又流露出一种对于现实的揣揣不安。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春》,蛋彩画,波提切利,1482年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蛋彩画,波提切利,1482年-1486年

波提切利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富有诗意又悲伤。半含的眼神若有若无地望向观众又望向远方。高贵与优雅的气质在其间中油然而生。

对于细节的极致精细和深思熟虑的构图构造了视觉上的美与和谐,像是一个梦境的世界。

可其中人物,和脚下的大地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不平稳的姿态,仿佛随时都会扶摇而起。这样一种摇摇欲坠使得整个画面又潜伏着一种惴惴不安。更像是一个破碎的梦境。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1492年,佛罗伦萨发生政治巨变,波提切利的赞助人美第奇家族遭放逐,宗教极端主义的萨沃纳罗拉(Fra Girolamo Savonarola)掌权。宗教上和精神上的颠覆占领了波提切利,他的线条产生了缺口,构图变得破碎,颜色变得突兀,作品也变得喧闹。

萨沃纳罗拉反对文艺复兴的艺术和哲学,施行及其强力压制的布道,他大肆销毁自己觉得不道德的艺术品。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奥佩利斯的诽谤》,蛋彩画,波提切利,1494年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耶稣降生》,蛋彩画,波提切利,1500年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他笔下的人物开始变得扭曲,眼睑全闭,丧失目光。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同时,他们严守等级秩序,以一种狂热的叙述传达道德上的教导,又以一种启示录般的氛围展开一个又一个寓言。

波提切利甚至也在臭名昭著的“虚荣的篝火”中烧毁了许多自己的作品,而由于他信义上的转变导致了自己作品主题的突变。艺术家的后半生名声下滑,在穷困潦倒抑郁而终。

大艺术家|Vol.2 波提切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