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在我國,父母在孩子的性教育話題上總是表現出一種迴避的態度,“小孩子懂什麼”和“長大了就懂了”的想法成了大多數父母關於性教育的主流想法。

而事實上,“性”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父母們刻意迴避或者是隱晦的表達反而讓孩子們產生了誤解。

當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自身和異性同伴的身體部位上的差別,這也說明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形成。

在這個年齡以後,父母會有很大的可能遇到孩子提出的“尷尬”問題,那麼彼時家長們應該怎樣去應對呢?

“媽媽,你和爸爸騎大馬怎麼不帶我?”寶媽滿臉尷尬,最終機智回應獲點贊

“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前幾天在育兒帖子上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寶媽童童有一個5歲的兒子,小傢伙激靈可愛,常常會說出一些“小大人”的話,讓童童哭笑不得。

童童和老公感情很好,平時動作也挺親暱,因為覺得孩子還小也沒有多加避諱。一次童童的老公出差回來,所謂“小別勝新婚”,等到孩子睡著後,小兩口便膩歪在一塊了。

沒想到睡夢中的孩子聽見了聲音,一骨碌坐了起來“媽媽你和爸爸幹什麼呢?”說完孩子又躺下睡著了,但是童童和老公卻尷尬不已沒了興致,趕緊收拾收拾陪孩子一起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童童以為孩子忘了昨天晚上的事就也沒有再提起。沒想到,童童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孩子不滿地說“媽媽,你和爸爸玩騎大馬的遊戲為什麼不帶我!

“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童童被孩子說得滿臉通紅。想到總是迴避也不合適,於是靈機一動和孩子解釋道“寶寶,這是隻有媽媽和爸爸才能玩的遊戲,只有兩個彼此相愛的人才能玩,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長到爸爸媽媽那麼大才可以玩,並且一定要得對方的允許才可以!”

孩子聽後很無奈地表示“看來只有我快點長大才能玩了!”

帖子下有網友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這樣尷尬的事,不過回答的卻沒有寶媽童童這麼機智。也有網友表示“給寶媽點贊,父母坦蕩地告訴孩子,孩子才沒不會有過分的好奇。

父母藏著掖著反而讓孩子產生了誤解。多花點心思給孩子一個有意義的解答對孩子成長更有好處。”

與其避而不談,不如讓孩子適當瞭解。性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好處?父母要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性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培養孩子的隱私意識。性教育讓孩子的隱私意識得以培養,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的接受度更高,更加能夠明白性意識的重要。

在社交中,具備隱私意識可以讓孩子更加懂得相處時的分寸感。

有助於孩子的自我保護。當父母告訴孩子內衣遮擋的部位是他人不可以隨意觸摸的,如果有人碰過一定要告訴父母。

這種看似平常的講解,為孩子傳遞的是一種保護自我的意識。當父母羞於和孩子談性教育時,孩子遇到危險後連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都沒有,這顯然是教育的疏漏。

“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在孩子的成長中,對於性的好奇是很正常的。父母對於孩子進行適當的性教育滿足了孩子成長的心理訴求,更加有助於孩子心理健康。

父母要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直面孩子的“提問”。當孩子提出尷尬的問題時,父母應該直面去回答孩子的問題,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講解,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結合孩子認知能力給予引導。孩子對於事物的接受能力會隨著認知的發展而有所不同。父母結合孩子的認知能力進行引導,比如說孩童時期父母可以用繪本的方式進行講解,圖畫的表達孩子理解起來更加直觀。

“爸爸,你壓著媽媽做什麼?”媽媽一下臉紅,靈機一動化解尷尬

生活中有所“避諱”。當孩子性別意識開始形成後,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有所避諱,比如說不當著孩子面換衣服,異性父母不隨意親吻孩子。

性教育不一定指的是書面上的說教,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更加能夠說到孩子的“心裡”。父母對待性教育的不迴避態度,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呵護。

大家對於孩子的性教育有哪些見解呢?對此有哪些好的方法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