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控制疫情???


在科技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中國古代,有關瘟疫災害的記載,有時只是煌煌史冊裡的寥寥幾筆。

但是其爆發的頻繁程度與破壞力,遠超水旱災害甚至戰爭。

史料裡的簡單記錄背後,常是生命財產觸目驚心的傷亡。

比如在號稱“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背後,就是頻發的大規模瘟疫。

從東漢靈帝年間至西晉武帝年間,中國爆發大規模瘟疫二十次以上。

古人如何控制疫情???


以至於三國里人口最多,經濟最強大的魏國,竟是“人眾之損,萬有一存”。

其“十州之地”的人口,竟“不如往昔一州之民”。

甚至就在三國時代結束前夜的西晉咸寧元年(276),西晉還爆發了大規模瘟疫,僅都城洛陽一地,死亡就在十萬人以上。

如果說三國的瘟疫,還有亂世的“外因”,那麼在宋明清的太平年代裡,瘟疫也同樣並不遙遠:

北宋的168年裡,就爆發了大規模瘟疫59次,南宋僅都城臨安一地,152年裡就爆發了15次大瘟疫。

古人如何控制疫情???


明朝從朱元璋稱帝至崇禎殉難的277年裡,共爆發大規模瘟疫75次,甚至還有一年爆發多次瘟疫的慘狀。

清朝從入關至鴉片戰爭爆發的196年裡,有78年爆發了大規模瘟疫。

可以說,對瘟疫的應對,特別是對疫情的控制,對於中國曆代王朝執政者來說,都是一個關乎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考驗。

面對這樣的考驗,哪怕在科技醫療力量有限的情況下,中國古人們也頑強摸索出了一些常規方法,力爭將每次疫情的死亡率,都降到最低點。

首先一個重要的疫情控制思路,就是切斷傳染源。

在醫療條件落後的中國古代,許多慘痛的瘟疫悲劇,都是由於對傳染源的防護不利造成。

於是經歷了多次教訓後,“切斷傳染源”就成了每次“大疫”時,執政者們的重要動作。

比如宋神宗年間的虔州瘟疫,就是因為雨季時上游水源被汙染造成。

由於“汙染源”無法被切斷,導致疫情每年反反覆覆。

直到新任知州劉彝採取果斷措施,以“雨汙分離”的思路重建當地的城市水渠,建成了著名的“福壽溝”,確保汙水繞開城市生活區,肆虐當地多年的瘟疫,才終於消停下來。

而對於明末清初時持續不斷的天花瘟疫,清王朝從入關以前,就是高度緊張。

清太宗皇太極在位時,清王朝就設立了“查痘官”,只要發現“出痘”的病例,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一切瞞報謊報行為,都要“論以死罪”。

與“切斷傳染源”相關的,還有對疫區以及患病者的隔離措施。

古代人員流動,沒有現代這樣密集。之所以戰亂時往往伴隨著“大疫”,也與戰亂時期難民增加,人口流動頻繁有關。

所以放在古代太平年代,只要疫情爆發,“疫區隔離”也是重中之重。

清代的法律就規定,只要發現天花患者,就必須將其隔離,令其在離城二十里處居住。

海外來華的船隻,也要嚴格排查“出痘者”,杜絕一切輸入通道。

疫區的衛生防疫,也同樣十分重要。比如明末學者謝肇淛,就曾怒揭晚明瘟疫頻發的原因:

就是因為城市衛生條件太差。

特別是天子腳下的北京城,長期管理混亂,以至於“市上又多糞穢”,所以“故瘧疾瘟疫,相仍不絕”。

北京百姓躲避瘟疫的好辦法?那也只是“唯靜坐簡出”,也就是躲在家裡不出門。

當然,單純的躲並不是辦法,疫區的衛生清潔,才更加重要。

除了明末這類行政混亂的年代外,大多數時候,歷代王朝也對此極為重視。

明朝景泰五年的四川瘟疫,當地巡撫就下令分片劃定十幾個災民安置區域,每天清理衛生,終於“活數萬人”。

而早在宋代時,就有了“避疫”制度,即將疫區裡的民眾,遷移到特定地方安置。

比如宋真宗年間的河北瘟疫發生時,宋王朝就下令將當地百姓南遷“避疫”,並由醫官院提供藥品與糧食。

醫療指導更是必須。比如洪州瘟疫時,知州劉彝除了切斷傳染源外,還特意印發了醫療手冊《正俗方》。

3700多個平日招搖撞騙的巫醫,被他抓來集中讀這書,不肯改邪歸正的一律嚴懲。

清代幾次大瘟疫裡,清王朝也組織人力物力,印發《溫熱暑疫全書》等醫療手冊,分發各地官員百姓,起到很好的救災效果。

而比起這些措施來,重中之重的,就是歷代王朝面對瘟疫時,對國家經濟與醫療力量的動員與投入。

無論任何朝代,及時的醫療投入,都是防疫成功的關鍵。

北宋年間時,朝廷就有“防疫專款”,用於西南各州的衛生防疫。

每個州都可以享有兩百貫的“專款”。

而每當疫情發生時,減免疫區的賦稅,發放糧食藥品賑濟,派遣醫生施藥,都是各個王朝的“常規動作”。

比如萬曆十五年的北京瘟疫時,明王朝就調用太醫院的醫生,在北京的五城範圍裡免費診病,且給受災家庭免費提供藥品與銀錢。

而正統十四年的淮揚瘟疫時,明王朝更動用了四十多名醫生,每個醫生劃定片區,提供藥物和醫療服務,確保二百多萬百姓免於瘟疫。

古人如何控制疫情???


而從宋代開始,各地的“藥局”,更成了救災防疫的主力。

特別是自宋代起推廣各地的惠民藥局,幾百年裡擔負著放藥防疫的重任,對宋元明清幾個王朝的“抗疫”,都起了重要作用。

當然,即使如此,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每一次瘟疫的死亡人數,以今天的觀念看,也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天文數字。

多少衛生防疫的寶貴經驗,更是前人們幾乎以生命為代價換來。

瘟疫,不止考驗著醫療技術,更考驗著任何一個王朝的組織能力。

古人如何控制疫情???


多少經驗與教訓,至今,值得深深回味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