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与奥迪相撞,沃尔沃被当场撞断成两截,你怎么看?

法重情深


不管怎样,大家一定要注意驾驶安全,酒后拒绝开车。

这是1月16日晚在江苏省常熟某路段发生了一起事故。沃尔沃V40型轿车与奥迪S6相撞,奥迪以较快的速度撞击到沃尔沃的腰部,导致沃尔沃车身断裂。奥迪机舱严重受损。

所幸的是,没有出现重大伤亡,沃尔沃车主轻微擦伤,据说奥迪车主下车后跑了,说明更无问题。

这起车祸引起媒体上的大讨论,沃尔沃与奥迪谁更安全的问题。

我说说我的看法:

1、两位车主都无大碍,这是值得庆幸的。说明这两个车的安全性都很好。

2.沃尔沃断裂,纯属撞击角度问题,并且断裂化解了一定的撞击力,避免了沃尔沃更剧烈的无规则运动,降低了车主受伤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次生事故的可能性,应该说断得好。毕竟人命最大。

3.从这起交通事故来判断车型的安全性不合适,判断一个品牌的安全性更不合适。

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吧!

755 赞 踩 831评论
分享
举报
栋哥曰 中国汽车房车露营联盟伊犁分会会长01-11 23:05 关注
乍一看,这起车祸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一直标榜自己是“最安全”汽车的沃尔沃,居然被奥迪撞成了两截。这就像前一秒你刚夸完老婆多么贤淑,下一秒就被老婆给了一个大嘴巴。疼都是小事关键是丢人!一时间估计会有许多“扁沃党”出现,群起而攻之。反正自己也不是沃尔沃的用户,了不了解沃尔沃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东哥想说:有时候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极有可能是巧合。这起车祸就是一起巧合中的巧合。

沃尔沃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不能因为一起车祸就全盘否定

沃尔沃起源于冰雪盛行的瑞典,因此沃尔沃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大家所熟知的的“一体式车身、三点式安全带以及后向式婴儿安全座椅”,就是沃尔沃造车伊始的贡献,后来“充气帘、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盲点信息系统等安全措施”也相继配装在沃尔沃汽车上,以至于成为现在许多车辆的标配。沃尔沃S60和XC60两款车型的安全气囊都超过20个,而现在的汽车装配8个就算多了。在美国IIHS和欧洲E-NCAP比较权威的测试中,沃尔沃的安全性都有名列前茅的。因此,不能因为一起车祸就对沃尔沃全盘否定,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

这起车祸的重点是奥迪碰撞的角度,换成奥迪被撞估计更惨

为什么栋哥力挺沃尔沃这个品牌,其实经常开车的人想想就能明白,沃尔沃从这样一个角度被“截至”,除了速度和冲击力以外,奥迪碰撞的角度也很重要,当时奥迪高速直行,而沃尔沃左转拐弯,优于奥迪车速过快最终躲闪不及,撞向了沃尔沃车身右后方(并非正面碰撞),车架连接最薄弱处处。因此,沃尔沃被撞成了两截,只能说这个角度的碰撞太逆天了。话说回来如果当时被撞的是奥迪,估计比沃尔沃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轿车都是承载式车上,而沃尔沃还是一体式车身。可想而知当时奥迪的车速有多快。总结:不是沃尔沃不够安全,是因为奥迪击中要害。

沃尔沃依然是最安全的汽车品牌,不管你认不认

仅2017年记录在案的沃尔沃交通事故就有170余起,无论是被撞、主动碰撞还是侧面碰撞或者被追尾,沃尔沃的表现都让人折服。这一点通过当事车辆的惨状可见一斑。所以说,沃尔沃稳坐“最安全”汽车排行榜榜首,没毛病。你认也好不认也罢,沃尔沃从1927年造车伊始就以安全为主,如今90年过去了,沃尔沃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晟妍堂创始人陈亚鹏


沃尔沃一直以来都是被称为安全性较高的车,之前有沃尔沃的官方在某知识平台上称:90年里,我们不仅制造最安全的汽车,更致力于全球汽车安全标准的提高。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就在1月16日晚,在江苏常熟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事故中一辆奥迪S6与一辆沃尔沃V40发生了相撞,其中沃尔沃V40被撞得分段了。

在此之前,在湖南曾发生了一起“传祺GS4车祸遭解体”的事故,并造成多三死一伤的惨剧。当时让消费者对传祺GS4的安全性能造成很大的疑虑,但从随后警方的调查看,这辆GS4当时已经严重超速,并且车侧高速撞上了水泥墩,这个到还能说得过去。


据悉,事发当时,沃尔沃正从右侧车道左转,奥迪在对向车道直行。奥迪车(奥迪S6)当时速度飞快地撞向正转弯进入小区的沃尔沃。结果沃尔沃被拦腰撞成两截,随后奥迪因惯性又向前飞出一段距离后停下,地上还冒出火花,现场十分惨烈。

因为车祸冲击力非常大,沃尔沃车体遭肢解车身断裂,沃尔沃的前半部分在马路边上,而后半部分则飞到了非机动车道。而奥迪S6车头也损毁严重,右前轮脱落,在短短的几秒内飞出十多米,可见奥迪车速飞快。

即便是如此严重的车祸,两车车主居然只受了点轻伤,沃尔沃车主轻度擦伤,而奥迪车司机居然在撞车后不明原因下逃逸,可能担起这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此次事故中,沃尔沃V40遭受的撞击与去年传祺GS4事故相似性很高,都是来自车身侧面的高速撞击,而侧面正是一辆车的软肋所在。

即便是像沃尔沃这样以安全著称的品牌,连IIHS 25%偏置碰撞都能轻松应对,但依然被侧面撞击撕成两截。

沃尔沃是以安全性能著称的汽车品牌,在美国最为苛刻的IIHS 25%小重叠面碰撞测试中屡创佳绩。是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安全性能最好的汽车品牌,在多次豪车碰撞事故中,沃尔沃总能以“硬”取胜,在车主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安全印象。

其实在这些“横腰截断”的事故中,更多的并不是指责车辆的偷工减料,而是应该从另一方面去看沃尔沃这款车,从这次事故中,沃尔沃的车主只是一点擦伤。


就拿沃尔沃V40来说,该车型首创了“行人保护安全气囊”。相比以往厂商安全设计只注重汽车本身的防护性能来沃尔沃V40讲,此技术更注重行人的安全,最大限度的减轻碰撞对行人的伤害。在这方面走在了奔驰、宝马、奥迪等对手的前面。V40的行人安全气囊,这个气囊暗藏在发动机盖下,一旦发生碰撞自动爆开形成缓冲,可以减少行人上半身撞击在发动机盖上的损伤。所以发动机盖的隆起其实为了安装气囊,不单单是修饰车身线条的美化作用。

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带,是沃尔沃首先推出来的三点式安全带法这个保护了万千人生命安全的东西。这样的例子还有,比如背向式儿童安全座椅,SIPS侧撞保护系统等。

毕竟从事故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奥迪车大幅度是超速了,时速是在100以上,奥迪车高速撞击沃尔沃车的侧面,在如此高速的撞击中,奥迪车的车头受损严重,沃尔沃当场断为两截,车主擦伤。反之,如果奥迪轿车被这样撞击,那么结果可能是车毁人亡了,毕竟车头要比车身硬好多。

Anywhere anytime,覆盖全国的移动互联网汽车救援网络平台,救援就在你身边,关键时刻显身手!回答车主各类养车用车急救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谢谢!


孙行者汽车救援


啥也不说,如图一辆奥迪Q7也是被解体二截,什么车只要撞击的角度,力度够大,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沃尔沃被撞的二截的事,目前为止只听说过一起,很多竞争对手抓住机会不放,使劲的夸大,原因就是:现在汽车生意不好做,恶意竞争,键盘侠见到什么,只要国产品牌,都在抹黑,抓住不放的键盘侠,都不知道是被利用了还是什么心态。还有是大家关心车二截问题,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沃尔沃二截,车主是没什么问题的,最安全的车是保护人的,车损坏如此严重,人没事是非常罕见的。所以不管媒体或者一些人怎么抹黑沃尔沃,沃尔沃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比如安全带就是沃尔沃发明的,沃尔沃也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汽车主动安全专利,已经挽留了无数车祸生命。





高高调调的帅锅


沃尔沃与奥迪相撞,沃尔沃被当场断成两截,你怎么看?

无论是人或物被拦腰给一下子都受不了,车子也是一样,尤其还是小型的V40被更大质量的奥迪S6拦腰给切了,对撞的结果可能还好上一点,但被拦腰,基本上都会出现这个结果!简单点说就是如果奥迪A3被沃尔沃S90拦腰切上一下,一样会解体!车头怼腰,本身就是不对称的碰撞,沃尔沃V40被解体与自身的安全没有关系,换做其它车一样被解体!


解释这种问题需要结合我们高中时期所学习的动量公式FT=MV,由于T为瞬时(经典力学中的“力应该等于某物质的质量乘以物体的瞬时速度”。F=MV才是合适的描述力的公式,T可以理解成瞬时1秒);所以FT=MV可以简化成F=MV。。

奥迪S6碰撞时车头动量=MV

沃尔沃V40碰撞时车头动量=mv

沃尔沃车腰动量=0

如果两车是车头“对撞”,所受到伤害严重的一方一定是重量轻的,也就是说即便两车是车头相撞,V40也伤的更重,不过伤害远比腰部受伤要轻的多!

若两车车头对撞:F=MV-mv;

奥迪S6撞V40腰: F1=MV-0;

由于奥迪S6的重量更大,碰撞抵消后的剩余动量一定会作用于沃尔沃V40上,只不过车头对撞剩余的F远小于撞腰的F1,因为任何车子的腰部栋梁都是0,S6的撞击力量不会受到任何程度的抵消,会全部作用在被撞车辆的车身之上,所以腰部被撞的车辆很容易被肢解!两个人对拳可能双方受伤都不大,因为一部分冲击力被抵消了,剩余部分作用于弱的一方,若一方直接将拳头打别人的腰,那么腰部是硬生生承受对方拳头所有的冲击,所受到的伤害也更加的大!



拿车头撞腰,本身就是不对称的比较;况且两车级别差异本身就巨大,所以V40被生切也很正常,这与车辆安全没关系,狼那么凶给腰上来一下也受不了;同样调换下场景,用沃尔沃的S90高速撞击奥迪的A3,A3也是一样会被分解,道理鄙人上文也阐述了,头对头是可以产生一部分抵消的,而头对腰,腰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对方车头的力量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抵消;所以沃尔沃V40被奥迪S6切开是很正常的现象,无论是什么牌子的车,拦腰被撞上一下都受不了,这和本身的安全无关,安全测试也没办法模拟这种情况,即便模拟也是同级别车型的比较!


非专业车评


乍一看,这起车祸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一直标榜自己是“最安全”汽车的沃尔沃,居然被奥迪撞成了两截。这就像前一秒你刚夸完老婆多么贤淑,下一秒就被老婆给了一个大嘴巴。疼都是小事关键是丢人!一时间估计会有许多“扁沃党”出现,群起而攻之。反正自己也不是沃尔沃的用户,了不了解沃尔沃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东哥想说:有时候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极有可能是巧合。这起车祸就是一起巧合中的巧合。


沃尔沃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不能因为一起车祸就全盘否定

沃尔沃起源于冰雪盛行的瑞典,因此沃尔沃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大家所熟知的的“一体式车身、三点式安全带以及后向式婴儿安全座椅”,就是沃尔沃造车伊始的贡献,后来“充气帘、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盲点信息系统等安全措施”也相继配装在沃尔沃汽车上,以至于成为现在许多车辆的标配。沃尔沃S60和XC60两款车型的安全气囊都超过20个,而现在的汽车装配8个就算多了。在美国IIHS和欧洲E-NCAP比较权威的测试中,沃尔沃的安全性都有名列前茅的。因此,不能因为一起车祸就对沃尔沃全盘否定,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

这起车祸的重点是奥迪碰撞的角度,换成奥迪被撞估计更惨

为什么栋哥力挺沃尔沃这个品牌,其实经常开车的人想想就能明白,沃尔沃从这样一个角度被“截至”,除了速度和冲击力以外,奥迪碰撞的角度也很重要,当时奥迪高速直行,而沃尔沃左转拐弯,优于奥迪车速过快最终躲闪不及,撞向了沃尔沃车身右后方(并非正面碰撞),车架连接最薄弱处处。因此,沃尔沃被撞成了两截,只能说这个角度的碰撞太逆天了。话说回来如果当时被撞的是奥迪,估计比沃尔沃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轿车都是承载式车上,而沃尔沃还是一体式车身。可想而知当时奥迪的车速有多快。总结:不是沃尔沃不够安全,是因为奥迪击中要害。

沃尔沃依然是最安全的汽车品牌,不管你认不认

仅2017年记录在案的沃尔沃交通事故就有170余起,无论是被撞、主动碰撞还是侧面碰撞或者被追尾,沃尔沃的表现都让人折服。这一点通过当事车辆的惨状可见一斑。所以说,沃尔沃稳坐“最安全”汽车排行榜榜首,没毛病。你认也好不认也罢,沃尔沃从1927年造车伊始就以安全为主,如今90年过去了,沃尔沃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栋哥游新疆


这只是一个双方不对称的碰撞个例:1、首先两台车不是一个重量级选手,碰撞需要动能反应结果,同时车辆自重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碰撞部位不同,车头撞车身本就不公平,就像你用拳头可以打破三合板但不代表你的拳头硬度就大于三合板。3、关键看人怎么样,如果被腰斩后车内人员却没有受伤,那么不更说明沃尔沃对人的安全保护级别高吗?奥迪能做到吗?也许吧,但现实中奥迪的安全等级真的一般。所以,这个不对称的偶然碰撞说明不了什么,买车还是看自己的需求个条件。至少我认为沃尔沃是安全的。





空心竹41


奥迪正面撞沃尔沃的侧面,把沃尔沃后车身撞没了。这件事搞得沸沸扬扬,一向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怎么也不结实了,难道是吉利购买了沃尔沃开始减配了?或是奥迪太结实了?一时间众说纷纭。


从汽车车身设计结构方面来说,汽车车身设计不可能全方位的都达到和正面碰撞一样的要求。以目前的材料发展角度来看,汽车车身强度设计是有取舍的,一般来说,汽车的正面防撞设计是最优的,相对而言,汽车的后面防撞设计就没有前面优秀,而汽车侧面的车身刚性就更差了。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方式,是因为考虑到汽车正面发生碰撞的强度和几率更大,汽车被同向追尾时其所承受的力远远没有正面碰撞大,而一般情况下来说,汽车侧面被碰撞几率会更小。


当前,受限于汽车车身材料的强度,汽车车身被动安全设计主要还是依赖溃缩理论和车身材料和结构来实现,所谓的溃缩就是利用材料的形变来抵消汽车碰撞的应力,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溃缩理论是建立在不超过时速64km的前提下,超过这个时速基本上任何的车身设计都不可能保证完全安全。汽车车身的前面和后面都有这种溃缩理论设计,但是由于汽车车身结构和空间的限制,汽车侧方并没有溃缩空间,那么就只能靠材料刚性和强度来应对碰撞,而材料的刚性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发生剧烈碰撞时车身被撕裂,也完全是正常的。实际上反过来思考一下,沃尔沃以同样的速度侧面碰撞奥迪,足够的速度和角度的情况下,奥迪的车身也好不到哪里去。




众口说车


沃尔沃主打安全系啊,被称作是最安全的车子,但是不要奥迪汽车,撞成两截儿这事你怎么看呢?

实际上汽车被撞成两截儿的事故非常的多,之前看过一期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车身撞在了桥墩上,然后也成了两截儿。

实际上汽车的车身位置是相对薄弱的,遇到比较大的冲击力,会解体。汽车中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力,那么这个剪切力的危害还是非常重大的。

在这样的事故中,沃尔沃被撞成两截儿,并不稀奇,这并不能够说明沃尔沃汽车不够安全,如果是换成其他汽车,也还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

实际上,这起事故中沃尔沃车主并没有受到伤害,还是能够看出沃尔沃汽车对成员保护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安全的。

通过这个事故,我们也是能够吸取教训的,就连安全著称的沃尔沃都能够被撞成这样,何况是一些低级别的车子呢,所以我们在用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注意安全,努力提升自己的驾驶技术啊,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不要开斗气车,更不要飙车。


总体而言沃尔沃汽车也还是不错的,它是北欧的高档豪华品牌,国内销量近一段时间来也有明显的增长。沃尔沃汽车主打安全性,其安全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同时沃尔沃非常的注重环保,汽车的环保材料运用的非常多,最直接的体验就是车内没有异味。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strong>


CMC车主俱乐部


这个事情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网上议论沸沸扬扬,已经有多家自媒体和专业人士在多个角度做了解析,质疑声主要是两个方面,①是解体就不安全,②是后排如果坐人会怎么样。

首先已经多次说明一个20多万的A级小车的最弱部位被一个100多万(现场有自媒体报到是A6性能车、又有说是经过性能改造的A6两个说法)A6S,C级加强版性能车的最强部位高速撞击解体是大概率事件,它们差了两到三个级别,撞击部位差别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小车的成本不可能做成撞不散的坦克车,那么在工程学设计上会考虑在车体被撞毁时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减轻伤害和不死亡,这一点沃尔沃的A级小车做到了,大家看到了前排司机在车解体后自己走下来才受了点皮伤!

在汽车工程设计和房屋面对地震破坏的情况是类似的,小级别地震来了房屋修复能用,毁灭性地震来了最大限度让人来的及逃生后再倒,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不设计成房屋不倒吗?在经济性和可能性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不可能为一个毁灭性地震发生这个小概率事件把全国的房子都盖成倒不了,那不是为人盖房子而是为梁和柱子盖房子了,成几倍浪费资金,同理一个小车面对比自己强几个级别的车的毁灭性撞击保命是关键,要不然也不是小车了。

还可以举两个关键例子,一个发生约两年大家记得可能清楚一些,就是南京宝马7撞击马自达3,小车前排司机怎么样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发生有10年左右,英菲尼迪直线在后面高速撞击等红灯的A级小车(司机酒驾),小车解体两死一重伤,三个事故只有沃尔沃A级小车司机仅破了点皮,你们说沃尔沃安全不安全?

关于第二个问题,后排坐人会怎样这是个假设性问题,估计一贯开创性对安全性做出各种研究的沃尔沃会通过各类撞击模型展开后续研究,只能说受比较重的伤是大概率事件,会不会亡不好说,但当事小车的吸能、缓冲设计相当出色,解体会不会也是卸掉冲击力的原因要待专家用各种手段和仪器研究吧。因为大家看多了沃尔沃的撞击安全碰撞测试,其优秀的卸力能力大家也看来了。

最后就是事故双方都有责任,小车司机转弯时观察的不够远不够细,S6(或S6)一定超速了,当然论损失一定S6大过小车,估计也报废了。所以开车安全是最重要的。

还要说一点是媒体的引导和立场,起的标题一律都是质疑沃尔沃的安全性,没有质疑s6的制动安全性?(并没有黑奥迪的意思),当然我的回答不会讲给沃黑和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因为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韩老师250949249


首先这个很正常的。

沃尔沃安全本身也是被神话的。

然后就事论事。

奥迪的时速,我们不得而知,但应该非常快,最少一百公里以上。

而沃尔沃是转弯,然后被撞击侧面。

首先一辆车最安全的位置是前面,侧面是没有吸能溃缩的,是车架硬怼,来保护的。

而且沃尔沃是被撞侧面,也就无法卸的冲劲,也就是沃尔沃吸收了大部分动能。冲击很大,造成图片上的后果是很正常的。

最后是没有说人员伤亡情况。

记住车受损多严重,只要人没事,这个车就是安全的。千万不想学大众,车没多大事,人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