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點醫院”:“別怕,有我們!”

在“定點醫院”:“別怕,有我們!”


在“定點醫院”:“別怕,有我們!”


在“定點醫院”:“別怕,有我們!”

■忙碌的青大附院急診科。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青島迅速做出反應,確定了青大附院、山大齊魯醫院、市立醫院等15家醫療機構作為新冠病毒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同時向社會公佈了全市36家發熱門診服務諮詢電話,確保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到位。

各個定點醫院第一時間展開相關部署,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家組,制定並不斷完善各項救治流程和防控方案,全力確保各項救治物資補充到位,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不漏診、不誤診、不交叉感染”,各院醫務人員“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用血肉之軀為島城市民組成了堅不可摧的戰鬥堡壘。

疫情發生後,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市10萬多名衛生健康工作者堅守崗位。5家區市疾控中心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6家醫療機構,與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起聯合組建了全市新冠病毒核酸實驗室檢測網絡,確保完成對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病毒核酸檢測任務,有效提升了檢驗檢測能力。

從2月12日開始,青大附院、市胸科醫院成為我省集中收治定點醫院,青島確診的患者全部轉運至這兩家醫院集中收治,全市的醫療資源也將向這兩家醫院彙集。此前,山大齊魯醫院、市立醫院、海慈集團都已經派駐專家隊支援市胸科醫院。

截至2月17日12時,我市累計確診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治癒出院26例,死亡1例,現有確診病例30例,均在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累計已排除疑似病例254例,現有疑似病例25例,正在隔離檢測治療。累計已解除醫學觀察462人,仍納入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56人。

青大附院 山東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這裡治癒

青大附院作為青島市定點救治醫院,收治了山東省首例確診患者,派出了山東省首個奔赴疫區的醫生,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孫運波擔任山東青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組組長。

疫情發生後,青大附院成立了以醫院黨委書記王新生、院長董蒨為組長的“青大附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防控工作協調指揮、醫療救治、院感防控、宣傳及信息安全、物資藥械保障、後勤保障協調”等6個防控工作組、4個專家組。先後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救治流程》等多個管理文件,同時及時配置N95口罩、ECMO耗材、一次性手術隔離衣、護目鏡等救治物資,市南、嶗山、西海岸三院區按照要求,確保“發熱門診”24小時接診。

醫院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醫務人員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強化預檢分診工作,優化發熱患者就診流程,在門診、急診設立分診臺,確保發熱患者分診到發熱門診就診。醫院統一調配增加醫護骨幹到發熱門診工作,增強發熱門診救治力量。對來自疫區的發熱患者單獨分區診治,以確保患者安全。嶗山院區、西海岸院區感染科搬遷至新的板房工作區,為了和疫情搶時間,在空調、暖氣還來不及到位、板房內溫度只有1攝氏度的情況下,他們已經投入一線戰鬥。

1月22日,青大附院啟動隔離病房,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經過專家組的精心診治、細心護理,1月29日,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這裡治癒出院。

市立醫院 “菜單式”流程確保診療零差錯

疫情發生後,市立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由總院長和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防控領導小組,成立了疫情防控組、工作專班、專家組、保障組、監督督查等7個專項工作組,兩院區呼吸科、兒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等重點科室近500名醫護人員、行政職能後勤各部門400名工作人員和全體近400名科主任、副主任、護士長放棄春節假期,犧牲和老人、子女團聚時刻,在市區24小時待命,確保隨時到崗增援,應對疫情。

市立醫院東部院區發熱留觀科主任韓偉告訴記者,本身這個季節就是流感高發季節,而且有的新冠肺炎患者並沒有發熱的症狀,因此醫院把呼吸門診、發熱篩查門診、發熱門診“獨立”出來,全力確保疑似患者的篩查、確診患者的收治,避免院內交叉感染。“我們不斷細化工作流程,把整個診療做成一個路徑清晰的‘菜單’,訓練醫務人員嚴格執行,這樣即使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依然能確保不漏診、不誤診。”韓偉所在科室裡近三分之一的人員外派支援前線,她每天從早上7點到夜裡10點,一直是連軸轉,還經常被半夜喊回醫院參加會診。在這種高強度工作下,醫院運轉順暢,皆有賴於一份《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出臺,該方案對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接診、會診救治個人防護等流程進行了清晰設定,並繪製了規範科學的流程圖。

由分管院長牽頭,市立醫院協調藥劑、採購、器械、物資、信息等部門,在最短的時間內配備了所需的60種藥品、15臺醫療設備等各類防護物資,緊急採購電子血壓計、電子體溫表等設備,總務科、院感科等克服重重困難,用1天時間快速搭起了8間寬敞的留觀病房,為接診更多發熱患者打下了堅實基礎。

市中心醫院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防控指揮部,防控方案根據國家下發更新的診療方案連續完成3次修訂,工作小組增至11個,連續出臺13項工作制度,各方面工作一步步細化。醫技部24小時待命,瞭解臨床需求,多個渠道瞭解貨源,盡最大努力保證臨床科室的防護用品供應。對於防護服等緊缺物資嚴格按照要求的範圍發放,優先保證隔離病房、檢驗科核酸檢測、隔離留觀區的使用。

醫院第一時間組建醫院醫療專家組,成立以呼吸內科、職業病科、胸外科、中醫科、核醫學科為主的4個醫療應急梯隊,以及由ICU全體醫生組建的重症救治梯隊。全面加強了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篩查診療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醫務、護理、院感、後勤、信息、宣傳等多部門聯動,在原有病房建設的基礎上,按照隔離病房的標準,完成隔離病房的改造,所有患者均為單間隔離。他們還將內分泌科現有床位全部倒空,作為病毒性肺炎收治病房。全院所有肺炎患者集中收治,截斷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

市胸科醫院 30次培訓演練提高醫護處置能力和救治水平

1月16日,市胸科醫院召開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部署協調會,迅速做好病區準備、人員安排、物資耗材梳理以及院內文件制定等工作。1月18日成立新冠肺炎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辦六組”的工作模式,形成了組織指揮有力、應急反應的領導機制,為落實新冠肺炎防治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醫院組建了院內專家組,涵蓋呼吸科、重症醫學、影像、檢驗、藥學、護理、中醫等專業,同時組建三支應急隊伍,形成了醫院衛生應急救治網絡。針對診療方案、診療流程、防控方案、感染防控,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等相關內容開展培訓、演練近30次,有效提高了全院醫護人員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水平。胸科醫院實施了中西醫會診制度,醫院專家組會同中醫專家,每天對所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聯合會診,同時醫院重視依託省市專家組力量,所有患者的診療活動均在專家指導下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