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會引起心臟的不適嗎?

你286031091


是的。而且這種情況還非常多見。

在中醫經絡學說中,《靈樞 經別》雲: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還系目系,合於陽明也。 《素問 平人氣象論》雲:胃之大絡,名曰虛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胃與心的作用是相互的,題目中只問胃不適,引起心不適,故分析如下:心主血脈,以流通為貴;胃主受納,以通為順。胃中燥結,腑氣不降,濁氣上逆,阻蒙心竅,可致心氣逆亂,神明失常。見於足陽明胃經病侯,“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等情志、神志病。

因此,在中醫學中有胃痛、心痛,以及真心痛之別,古人認為心痛與胃痛常共見,常相互影響,如心絞痛患者發作之初出現胃中的飢餓感、空疼感,如胃痛患者伴有心悸現象。那麼,在現代醫學中,是否也這樣認識呢。

我們知道,胃居膈下,心居膈上,當胃脘不適,特別是痙攣出現時,引起膈肌緊張,進而影響膈上縱膈之內心之外的以交感和迷走為代表的植物神經系統,這一系統調控著心的節律,因此很多胃病患者會誘發心悸、怔忡、多夢、失眠的症狀,不是有句話叫“胃不和則臥不安”嗎!而古人也把這個現象,歸結入手厥陰心包經病候之中,代表性的穴位就是內關啦,主治胃心胸的病。


程氏針灸程凱


六經系統中,胃屬於陽明系統。陰陽之氣交點在人體膈這個部位。膈以上屬於上焦,裡面有肺與心臟。膈以下是人體的腹部,傷寒論中稱之為“心下”或者上腹。屬於人體中焦系統。


胃屬於三陽中的陽明,氣交點在上,主陽,脈在左手。在引起人體疾病的“太過”與“不及”之中,陽明系統的疾病,往往會表現在心臟的不適上。

當陽明中“氣”太過的時候。人體氣機不下行,會引起腹部發漲、脹滿、牙齦腫痛、口臭、易飢、便秘等症狀。氣上行到心臟部位,心臟便會感應,而生心悸動。氣有餘則生火,胃火亢盛,上行就會引起牙痛、鼻衄、胸滿、心臟不適等症狀。胃火亢盛,上炎心肺,還會引起咳嗽、心肌炎、心臟受迫等不適。心主神明,心受到擾動,往往會表現出種種不適的症狀。


當“氣”不及的時候。人體氣機不暢,陰氣會表現的比較突出。胸中的心臟會因為陰氣的“太過”而表現出相應的胸痛、心悸、脈速等症狀。這些症狀在“傷寒論”中均有提及。陰氣太過而滿,會引起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不可等閒視之。

人體疾病,莫過於陰陽的“太過”與“不及”,治療上也應該依從相應的原則,採取“汗”“下”兩法,消除太過的,填充不及的,則陰陽就會達到平衡,疾病就會消失,這也是千百年來中醫採用的人體陰陽平衡的治療疾病的方法。


釋道放


你好,這個問題不是絕對的,胃不舒服不一定會出現心臟不舒服,但是大家知道一個疾病就是心肌梗塞,心梗發作前的先兆症狀,胃疼是其中之一,特別是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時又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如果出現胃疼,就需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梗。

首先考慮是否與進食有關,以及不適持續時間的長短。短期的不適,避免刺激性食物,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適當喝點酸奶,常常有助於不適的恢復。對於持續時間較長的胃不舒服,應該儘快到消化科就診。必要時接受:14C呼氣實驗,或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查,排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可能;如果有消瘦需要查一下胃鏡。明確病因,

胃不舒服有時和心梗、心絞痛的症狀容易混淆,但是心絞痛會放射到胃部,持續的時間更長,胃部由隱痛變為絞痛,像是刀割一樣的劇烈。持續的時間不緩解,以前胃疼的時間可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現在持續幾小時不能緩解;還會放射到胸前區、後背等處;最後辨別是否是心梗的情況,只需要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麝香保心丸,含服以後2、3分鐘胃疼會很快的緩解,就說明是心梗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以及治療。


也可能是由於胃腸功能紊亂,出現了消化不良。因此,平時飲食要注意飲食規律,不要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時可以少吃多餐,多吃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如清淡的麵條,稀飯等。

儘量少吃容易引起腹脹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板栗、紅薯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多種維生素,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飯後適當活動,睡前不要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


還有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飲食多樣化、新鮮果蔬和高蛋白食物對保證身體所需的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促進消化吸收,提高人體抵抗力,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都有幫助.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不暴飲暴食,有助於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避免因腸胃功能紊亂而造成的各種腸道紊亂.

但是一旦出現心臟不舒服,表現的是複雜多重症狀。如常見的胸悶、心痛,甚至氣促,或者活動後感覺疲乏、氣促,都是心臟病發作症狀。可能不一定表現為胸口痛嚴重,輕者甚至可以出現胸口悶、憋悶感、感覺壓榨感,持續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心肌梗死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