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祖坟被挖,崇祯皇帝几乎疯了,凶手也太猖狂了。这回必须得拼命了,崇祯皇帝也只能拼命了。召集各路大军齐力围剿张献忠,并且高价悬赏,活捉张献忠给多少大洋!砍了脑袋给多少大洋!砍了胳膊腿给多少大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结果可预料,张献忠惨败落荒而逃。谁知,崇祯皇帝没想到张献忠是个滚刀肉类型的人,他还是老一套:“三拳二脚,打不过就跑”,而且就往南边跑,从不向北跑,这个问题史学家也迷糊,不得其解。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张献忠画像

张献忠逃跑的路线大概在今安徽、湖北,等地。逃窜中的张献忠,一点儿沮丧的样子都没有,他反而还暗自高兴,因为他不算最惨的人,那个比他更惨的民军“老大”高迎祥挂掉了,接盘侠“李自成”接替他成了闯王。不过,李自成最惨最潦倒的时候,总共只有十八个人,还包括他自己。张献忠压根瞧不起李自成,你李闯王连老婆都跟人跑了,你还能有什么鸟儿出息!

这个时候,张献忠的第六感告诉他不对劲了,果不其然,是杨嗣昌来了。张献忠对杨嗣昌还是了解的,毕竟跟他爹杨鹤打了多年交道。杨嗣昌,字文弱,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由于父亲的原因,杨嗣昌对“流贼”非常痛恨,矢志将父亲的未竟之业进行到底。在别人害怕接这茬活的时候,杨嗣昌主动要求为国分忧,所以崇祯很感动,决定重用杨嗣昌。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崇祯剧照

杨嗣昌的计划很宏伟,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四正,包括湖广、河南、陕西、凤阳;六隅,是指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这是史上最大的“十面埋伏”,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战区,四个主要的,六个次要的,天罗地网,要将民军一网打尽。盘子大,预算当然也大,杨嗣昌要增兵十二万,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以上。

崇祯琢磨着,人的问题好解决,没饭吃的人多得是。钱的问题咋弄呢?国库是没有的,只好找老百姓要了,方法也简单——就是加租。崇祯和众亲密大臣商量这个决策的时候争议很大,大臣们都说,不行,绝对不行,再加租老百姓没法活了,不都得去造反?这不是帮着张献忠、李自成这些逆贼吗?崇祯说那就众爱卿出钱吧!众亲密大臣一听直晃脑袋,还是给老百姓加租吧!崇祯最后拍板—加租。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杨嗣昌剧照

看到这里,杨嗣昌又说,要实现这个伟大的“十面埋伏”计划,我必须要用一个人。崇祯说,别说一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都行。杨嗣昌要的人,是熊文灿。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崇祯元年,熊文灿巡抚福建,成功地招抚了著名的历史人物郑成功他爹—海盗郑芝龙。熊文灿又利用郑芝龙,消灭了海贼李魁奇、刘香,彻底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海盗,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最厉害的是,利用“汉奸”打“鬼子”,花的还是别人的钱,不服不行。

崇祯十年(1637)十月,总督熊文灿正式到湖广上班,本来杨嗣昌让他来剿贼,可这个专业不对口啊?他的专业是“招安”,既然专业不对口,杨嗣昌也只能同意了。在熊文灿的辖区内,民军主要是张献忠、刘国能两支队伍,熊文灿也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们,就派了几百个人到处贴告示。这时候,做美梦的张献忠还等着接招呢,等了半天,什么招都没见着,居然等到了一纸“广告”。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张献忠派人拿着“广告”找熊文灿兑现承诺,熊文灿说我这个广告没问题,还长期有效。张献忠一看接上头了,就立马表态:“人马太多,需要准备”,其实张献忠的目的是先套住熊总督,让对方开出更优惠的条件。自己是民军“老大”,压力也挺”老大“的。既然你杨嗣昌已经“十面埋伏”了,我也只能投降了。

关键时刻,那个不争气的刘国能却真投降了。张献忠气的够呛,现在不能继续装逼了,见好就收吧。张献忠立即派人去找熊文灿,熊总督的答复让张献忠心凉半截。熊文灿说:研究研究再说吧!这啥意思,?啥叫研究研究再说吧?熊文灿绝对是个谈判专家。谋略无人能比。其实朝廷不主张安抚,而是”打“。熊总督的手下左良玉就对主张”安抚“表示强烈不满,跟领导之间总是磕磕碰碰。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张献忠一看这事儿要凉了,赶紧派人给熊总督送礼,说好话。熊总督立刻被张献忠的糖衣炮弹攻破,也不研究研究了,直接同意接受投降。同时,照顾一下张献忠,民军的安置地依旧放在谷城(今湖北)。按理,张献忠就算真心投降,也应该将他异地安置,更不能集中安置,这样便于监管,万一不听话也好下手。老奸巨猾的杨嗣昌知道后告诉熊文灿,让张献忠去打李自成。这招数真实的够狠!够毒!够黑!

可还没等张献忠去李自成,李自成打了个喷嚏的功夫将他反超。张献忠有点不服,我是老大!凭啥啊!转念一想,民军的老大可不好当,跟烫手的山芋似的,您就等着挨大嘴巴吧!果不其然,洪承畴、孙传庭这二位打得李自成陕西、四川、甘肃、河南来回转圈儿玩,最后在河南南原剩下了十八个人。

张献忠“老大”滋味不忒好,压力忒大,投降也不让人消停

张献忠画像

剩下最大的一股民军就数张献忠。彻底当上反对派的老大,张献忠高兴不起来,想到李自成的境遇,预感到这绝对不是好事。这种老大,太TM危险了,李自成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命运。李自成好歹还下落不明不是,而自己这颗脑袋呢?想着想着.........,张献忠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文 / 历史这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