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直面患者,用CT讓新冠“現行”

文/羊城晚報記者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白恬

抗擊疫情,需要多個科室密切協作、共同作戰。影像學檢查作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環,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放射科的技術人員每天要為大量發熱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因為CT能為新冠肺炎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從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拍個CT看似簡單,但他們卻要和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直接接觸,詢問病情、過床、擺位等,更要安慰病人,在掃描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患者。“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放射科為了更好地開展抗疫工作,在科室主任宋亭的帶領下,第一時間學習新冠肺炎防護和診療指南,制定操作流程,第一時間開展工作,他們深知肩負的重任與使命,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

他们直面患者,用CT让新冠“现行”

宋亭主任帶領大家學習NCP診治方案

17年後再戰病魔,“老兵”信心滿滿

主管技師陳展航是一名參加過2003年抗擊SARS疫情的老黨員,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時,他馬上向黨支部申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應當衝鋒在前,其次我抗擊過SARS,熟悉這些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和影像學檢查,也有經驗,請把我安排到最前線。”

回憶起17年前,最令他難忘的是,當時他的妻子正處於孕期,作為每天接觸疑似患者的他來說非常擔憂,害怕自己感染,更怕傳染了妻子。但每天都做好了充分防護和消毒和清潔措施的情況下,最終全科室醫技人員無一例感染髮生。轉眼間兒子已經17歲了,作為在非典後出生的孩子,對於父親的工作非常理解,也引以為傲,只是不斷提醒父親要做好個人防護。“和17年前相比,如今的防護措施更好,檢驗的儀器設備更加先進,醫療技術也更高超,我有信心我們會用更快的速度戰勝疫情。”陳展航說道。

他们直面患者,用CT让新冠“现行”

在CT室裡工作的技術人員

與家人隔離、每天換三套衣服是常態

主管技師劉照然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的二寶剛剛滿月不久,但是也主動申請到了抗疫一線的工作崗位上。為了保護年幼的孩子,他讓妻子和孩子們住在岳母家裡,自己一個人住,至今已有快一個月沒有見過家人了,只能休息時和家人通過視頻“見面”。“既然穿著這身白大褂,就是職責所在,需要頂上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害怕的。”劉照然說道,但是每次和家人聊起自己工作的時候,都會輕描淡寫,避免家人過度的擔憂。

27歲的年輕技師劉軼祺雖然才工作三年,但他與廣醫三院有著濃濃的緣分。他家在醫院附近,從小在醫院旁邊長大。2003年非典時期,他正在醫院隔壁的小學讀書,至今仍記得當年許多醫護人員抗擊非典的往事。如今的他,也成長為一名抗疫的“戰士”,作為放射科青年文明號的一員,他主動要求到第一線工作,與同事們一起承擔每天上百例患者的CT檢查工作。

和家人同住的他,為了防止家人感染,他每天的衣服需要三套,即早上出門穿一身,到了科室換上工作服、防護服,下班時換第二套,因父母家近,就到父母家洗澡,換上第三套衣服,再回到和妻子的家中。“最近同事們基本都是這樣的節奏,不僅僅是保護自己和家人,也防止感染同事甚至在外感染路人。”

他们直面患者,用CT让新冠“现行”

湘妹子—鄧雅梅全副武裝,整裝待發

“和在武漢的同行們相比,我沒有資格害怕”

工作第五年的技師鄧雅梅是個湖南妹子,剛剛結婚不久的她本打算和丈夫一起回老家,但疫情來臨,作為黨員的她,第一時間退了車票,選擇堅守崗位。

“同事們都說我的夜班最‘黑’,每次夜班的患者檢查都很多。”鄧雅梅苦笑著說,最近許多發熱患者晚上來就診的數量增多,而其他新住院患者也需要經過排查,為了防止交叉感染,發熱門診和新住院患者的CT檢查在不同區域,因人手緊缺,夜晚值班只有一個人,值夜班的技師需要兩邊跑,而她的幾次夜班剛好碰上患者比較多,所以從下午17:00到第二天早上8:00,都沒有休息過,但她卻表示累並快樂著,“有次夜班,同事說去小賣部買水,一個患者家屬聽到表示一定要給幫她買,說我們辛苦了,不知道怎麼感謝我們,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心裡也很暖的。”

對於她的工作,家人雖然擔心,但更多的是為她驕傲。每天與許多疑似病人接觸,她卻表示並不害怕,“和在武漢的同行們相比,我沒有資格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