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习,家长如何正确辅导?

国哥自媒体


家长您好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己主动学习,爱上学习,或者辅导时候能轻松一些。

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那对于您提的这个问题,我从自身我女儿的情况来说,我们要分清明确学习是谁的事?是孩子的还是家长的?明确了责任,我们才能更好的辅导。

在学习这件事上,我觉的不是我们家长做的太少,相反,是我们做的太多。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最好是引导孩子为自己负责。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的建议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有玩的时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尽量不提前给孩子教授东西,不报辅导班,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力。很多时候我们好心做坏事,提前让孩子学习,比如写字,做口算练习,孩子的能力和心智发展可能还不够,这时候很容易导致我们家长的期望和孩子的表现冲突,严重的我们怀疑人生对孩子指责,否定,批评,评判,只会破坏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的乐趣。所以学龄前,尽量让孩子玩,自由去看,听,思考,说等。带孩子多进行亲子阅读。

游戏,阅读,运动都是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

小学的孩子,因为我女儿去年开始上小学,我只能从我自己的经验经历来说

我还是这个观念,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上小学前,我没有给她报幼小衔接,暑假就是放手让她去玩,自己在小区结交了很多的小朋友。我觉的这也是她上小学要做的事,孩子的社会化不也是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嘛。上小学后,开始学习写字,拼音,我陪过,每次写不好我也习惯性指正,可是孩子总会说难,会哭,这时候我很容易有情绪,后来我自己写了下,我发现,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和标准,我自己都达不到,怎么又要求一个孩子呢,所以,我改变了方法,不是写好,是先会写然后慢慢提升,让她自己发现写的好不好,而不是我觉的好不好,只要她自已觉的没问题,那就完成作业,我发现这样孩子反而开始自己去纠正问题。

慢慢的我就把写作业这件事交还给孩子,一直到学期末,我都没有辅导。

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安排作业时间,

剩下的要么自己玩,要么看书。

对于辅导班,我没想过,但就是这么怪,当我们不去让孩子上辅导班,她自己竟然主动提出要去。辅导班,要去托管班。这些我们交流后她都自己放下了。

嗯,水平有限,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鱼故事屋


你好!我平时也是绞尽脑汁在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r

首先,任何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一定要给孩子建立起强大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老师、家长的长期坚持才能培养起来的。\r

其次,孩子在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辅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则尤其重要,这是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拿我在家辅导儿子的几个方法探讨探讨。1.我的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主要是给他要端正坐姿,字迹要工整,鼓励他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三年级以后,是整个小学期间的转折点,我重点培养拓宽做题的思路、认真仔细的检查。同时,特别注意孩子写作业的专注度,做几道题目也要老半天,想办法思考解决拖拉、不专心的问题,根据我的解决方法提点建议:a.固定时间法:先了解作业量,评估孩子能力完成时间,征求孩子意见;b.鼓励法: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给予相应表扬、称赞等,一步一步养成良好习惯;c.反复做题法:很多题目孩子都会,只是缺乏耐心、细致的阅读。在错误的基础上,点拨如何解题,然后反复出类似题目练习到熟透为止。\r

希望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能对你有帮助!





大刘忙事


大学期间在一家机构当作业辅导老师,大概有两年的经验。

辅导孩子写作业千万不要纵容孩子使用各种可以搜答案的软件,也不要在孩子不会做的时候直接告诉他答案。一旦孩子知道了某一个可以容易得到答案的方式时,他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你或者手机APP,他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思考,这样,学习成绩就很难得到提高了。


辅导高年级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不用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要给孩子一点点的空间。但是如果是低年级的孩子,那最好是坐在旁边,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鉴于这个特点,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写了半小时左右的作业的时候给他几分钟的放松时间。也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奖惩,比如作业写全对了可以给一些小奖品。

家长们要注意了,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你在旁边最好不要一直拿着手机在玩。可以拿一本书在旁边看,但不要只做自己的不管孩子。让孩子知道,你也在陪着他学习。要有同理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样更加有助于孩子成长。


彩虹的知识宝库


一、学习的“三要素”: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规范其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你要用1个月的时间要你的孩子必须养成以下习惯:

1、在上新课之前有效地先预习将要学的课文。

2、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

3、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再叫孩子将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记录下来

二、家长做好“八大环节”的管理:

1、计划管理:要让孩子制定好整个学习计划(什么时间学什么的计划表)。

2、预习管理:要让孩子进行课前预习,找到不明白的,并在预习笔记本上记下重点和难点,上课时重点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预习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只需7-10分钟找到重点和难点,并记录下来就行了。

3、听课管理:家长要同孩子沟通,不要讨厌某某老师,喜欢某某老师,导致偏科。听课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将自己预习记录本上所记的重点和难点听懂并记忆在脑子里。

4、复习管理:①是让孩子闭目回想老师当天讲了些什么。②是看书本复习。③是让孩子复述课文(阅读课文和讲课文自己讲给自己听)。每隔一段时间(20天左右)要复习才能记牢固。

5、作业管理:在做作业之前必须要孩子先复习后再做作业。要做到:

⑴不复习不作业:做作业前必须先复习。

⑵不计时不作业: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一定要让孩子记下来。

⑶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有无借漏。

⑷结不作业:作业做完一定要让孩子写小结,学到了什么。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在叫孩子将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记录下来。并要学习,学习时间不要太长。

6、错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管理本”将做错了的题,错的记录上后,写明错的原因,再将正确的解答记录下来,并将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记上,并归纳提醒。

7、难题管理:要让孩子准备一个“难题管理本”将难题解答方法记录下来,以及举一反三的解题方法都记上,并归纳提醒。在解难题时要让孩子先做,在20多分钟都解不了的题,允许孩子可以问其他人,弄懂其解答原理。

8、考试管理:除学校考试外,并在20天左右再让孩子做一次其考试题


快讯主播


我建议家长这样辅导:

一、首先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休息几分钟就要叫他开始做家庭作业,不能让孩子任性,看电视几分钟才做这样。要让学生懂得他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作业,就像大人的任务是工作一样,孩子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家长再忙也要监督孩子

每个家长,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你一定要找点时间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即便你没有很多时间,你也要检查他完成的作业情况,像有些家长只是随便问下:“你作业做完没有?”孩子说做完了,就完了。很多孩子就吃准你不会检查他作业,就开始哄骗你,久而久之,撒谎成为一种习惯,孩子越来越差。

三、不让碰手机

除了网课教学,真的不要让孩子玩手机,孩子自控力真的很差,手机里各种APP游戏呀诱惑实在太大,无自控能力的孩子一玩手机就废。这个不是我说的哈,是有很多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了。曾经有过一篇文章叫《如果你想毁了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四、监督孩子作业不要逐题讲解

有些爸爸妈妈,每题教成习惯,导致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对,没有信心,就要每道题都来问你,一问,他老不会,你就想发火。你可以坐在旁边,让他先做,做好拿给你检查,做错的题你标注好,通篇检查完,告诉他:“这几题你再看下!”如果孩子真的不会,再进行讲解。


五、孩子的书写要纠正

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会不会做题,他们忘了一件事,孩子的书写,字很潦草,作业很脏很乱,这样孩子在以后的书写中会很潦草,因为忙着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了想看电视,去玩这样,我觉得书写清秀,字迹工整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六,辅导孩子的时候尽量温和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火冒三丈,教几遍之后还不会,就开始血压升高,是我们家长也太着急担心了,有些时候,本来孩子会一点,但是不确定,一看你严肃的脸,或者你发火的样子,他更着急,也发不会了,要鼓励他,允许他犯错,引导他把想法说出来,在你鼓励的眼神和放松的态度下,也许孩子越来越自信。


小夏ccc


在这个被疫情影响的寒假里,应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学习,这是个令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网上曾经有个说法: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虽然是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但却让人感同身受。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脑中忽然出现了一部电影的名字:《嗝嗝老师》。

这是一部励志教育电影,讲述了因身患疾病而无法正常交流的老师,如何克服自身缺陷,带领一群渣子学生成为优秀学生的故事。

通过这部电影,我想应该能够更形象地让家长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用不同于书本的方式,巧妙地灌输知识

很多孩子在刚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会觉得书本知识苦涩难懂,学着学着就学不进去了。以数学为例,不管是对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来说,总会有难以计算明白的题目,越是算不明白越不愿意学习,如此循环,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嗝嗝老师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用抛接鸡蛋来讲解抛物线,讲解加速度,等等。当然,家长们的学识水平不同,可能不会像嗝嗝老师一样专业,但也是可以用一些生活常识来引导孩子的。

发现孩子的特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不一定是在学习上,只要努力发现孩子的特质,以此来鼓励孩子,将显现出的特质放大,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发掘出其他的优秀特质。

嗝嗝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当她发现了有个孩子算数很好,她告诉他,长大后你可以到更大的合法的股市中一展拳脚,甚至会成为经济学家。她让学生们为自己的未来设个目标,抛弃不好的习惯,为了未来而努力。

设置期待的奖励,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特性:爱玩。这也是让家长很头疼的。爱玩的孩子大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几分钟,孩子就走神了,一门作业原本半个小时可以写完,却写了两个小时。这个时候,设置一个小小的奖励还是必要的。例如,多看一会儿动画片,多玩一会儿游戏等等。家长们切忌出尔反尔。

影片中,嗝嗝老师为孩子们争取到了赢取优秀奖章的机会。为此,嗝嗝老师带领孩子们努力学习,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闹嘈杂,也挡不住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最后,孩子们心想事成。

电影中,有句话说的很好: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放在这个问题里,没有不优秀的孩子,只有不优秀的家长!


camilla99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块:1,指导孩子预习新课。2,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是高度重视,有的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学习。指导孩子预习新课时,家长可以提前熟悉一下教材内容,列出预习提纲,做到有的放矢。遇到疑难问题家长解决不了,可以让孩子标注出来,上课时向老师请教。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相对简单,孩子做完后家长认真检查一下,只要书写规范,没有错题就可以了。家长在家里要为孩子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以便让孩子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云归何处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因为“不听话”、“爱调皮捣蛋”、“爱撒谎”、“不爱学习”、“爱玩手机”“成绩老是原地踏步”……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是不对的!毕竟,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孩童时代!虽然父母亲们的期望值都很高,但是,小孩正是在智力开发和玩耍的年龄段,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那么太“懂事”!因此,在不了解孩子究竟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情况下,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和孩子做知心“朋友”!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后,看看自己那些方面过分,应及时向孩子道歉!然后,再循序渐进把孩子的注意力和旺盛的精力往学习方面培养!以我的教学经历,就是要让孩子先玩好!真正的把“督促他(她)学习”变成他(她)的“妈妈(爸爸)我要学习啦,请您别打扰好吗”!恭喜家长:您进步了!

第二,小孩学习时,您要看看孩子的“三个一”正不正确——即:看书写作业时,是否坐的端正?身体距离桌面是否一拳头👊?眼睛距离书、本是否保持在一尺?握笔时,是否保持笔尖距离手指头在一寸?如果孩子和老师不知道“三个一”的话,那您就教教他们——毕竟,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能做到并能做好“三个一”,您一定要及时表扬,千万不要吝啬表扬!更不能“赊账”或者决定“挂账”!恭喜您第二步成功!

第三,语文(双语)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孩子的将来很有好处!常带孩子去书店阅读、听音乐会、练练琴棋书画、逛逛公园、跳跳广场舞……争取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硬逼迫孩子必须学什么什么!如果是他(她)非常感兴趣的、正当的爱好,应该予以支持!恭喜您的豁达!

我个人一直(30多年)认为:孩子的素质教育要比应试教育更重要!!!您说呢……


ain300000000


您好!

1. 父母以身作则

喜欢学习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学习,特别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初期,父母本身的行为,将有助于带动孩子喜欢并自愿去学习。

2. 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欢的学习材料,这样可以放宽孩子学习范围,自由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学习天性,从而爱上学习。因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摆上他自己的图书,当孩子主动阅读放置的图书,杂志等,父母可以给予诚挚的赞美。由于父母的欣赏,孩子自然乐于学习。能够拥有自己的藏书,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

3. 和孩子一起学习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逛书局,依他的喜好、年龄等为孩子介绍好书。然后,父母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学习。这不但可以营造家庭学习气氛,可以让孩子愿意跟随父母学习,而且,父母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这样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4. 教导孩子学习方法

父母需教导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鼓励孩子学习“先看序文”的好习惯。因为这有助于孩子对全书有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读全书,就不至茫无头绪。此外,鼓励孩子朗读,让家人听听他的学习,当然,父母需表示出对孩子朗读的欣赏。如此,有助于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临泉小哥陈辉


小朋友时期正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家长正确对待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帮助其养成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个人认为,小朋友阶段的学习,应该注重以兴趣为主,帮助小朋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次,应该以鼓励性学习为主,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不应该过于严厉。

再次,不应该以强制性的灌输知识点为目的,要注意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