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导语:荆楚大地,三苗之国,自古以来,人们称汉江以南之地,多称其为荆楚之地或云梦之地。这一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在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兴起的南方文化,又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子爵之国发展为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疆土几乎为列国总和的大国,又是怎么在一个小小的张仪上栽了大跟头此后便一厥不振?

艰难的发家历程

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一为早期楚国)


相传楚国先祖乃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上古时代的先民们大都对自然十分地崇拜,先民们相信万事皆有鬼神所引导,崇敬山川、土木、河川、日月时常祭祀天地。

商朝末年时期,纣王昏庸无道,楚国先民也审时度势,弃暗投明归顺到周王室之下,商周之战后,周王室击败殷商王朝开创周王朝。此时楚人的领导人是鬻熊(yu四声),王朝便分封"子"的封号给他,直到熊铎当为首领之后,周王朝才正式"楚国""芈姓"授予他们。

楚国建国之初,贫穷软弱,正如万事开头难,楚国的创业资本只有丹阳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地方虽小,却是物产丰富,此地是长江和汉水冲积出的一片肥沃的平原,虽然只有五十里的封地,但历经楚国历代君主的苦心经营,虚心向中原诸侯学习农耕之法,使国家富强起来,周夷王当政之时,昏聩无道,诸侯不朝天子,且争斗不休,楚国时受到其他诸侯的侵害,熊渠当政时期精修兵力,训练士卒,数年之间便击败江汉之间的诸侯,使土地扩大千里,拥有兵车千乘,他开始与周天子分庭抗礼,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王。

周厉王时期,周天子时常将不听王命的诸侯杀了,周厉王闻之楚国擅自封王,意图反抗周王朝统治,周王意欲集结天下诸侯之力而攻之,熊渠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被迫取消三个王的封号,恢复对周王室的供奉,继续向周王室称臣,这才躲过灭绝的命运。

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二为全盛的楚国)


后世历代的楚国君主都积极的开发荒地,吸纳北方中原的人民,开发山川湖泽的利益,楚国比以前更加地兴盛。直到国君传到第十六位国君熊通时,此时周王室正经历幽王之乱、平王东迁实力已经大为衰弱,甚至连小国诸侯都敢与天子作对。楚国见此意欲兵进中原,一鼓作气便灭了十余个小诸侯国,楚文王也将都城由原来的丹阳迁至郢地,方便攻打北方的诸侯国,此时汉水沿岸的姬姓诸侯国家已经被消灭殆尽。楚成王之时,由于中原的齐国已经迅速崛起,强大到令楚国无法继续向北方前进时,楚国掉头转向将目光放到西南方向,征服了巴国和西南的诸多蛮族部落,又向西南扩地千里。

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三为楚王问鼎的绘画)


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庄王率军北上,经过周王的封地洛邑,并在洛邑附近演练兵卒炫耀武力,并且派遣使者询问象征着天子权威的九鼎的重量,意欲取而代之,这便是成语,问鼎中原的由来。由于时机不是很成熟,便作罢。

公元前五九七年,晋国与楚国在邲发生战役,晋军大败损伤惨重,后楚国又攻打逼迫宋国投降亦使宋国臣服于自己。此时中原国家除了晋国、齐国等国家外其余诸侯都臣服纳贡于楚国,楚国成为称霸中原的强国,楚庄王也成为诸侯霸主。

跌宕起伏中兴

楚平王继位之后,由于亲近佞臣小人疏远忠臣,不分忠奸杀了伍尚和伍奢,迫使颇有才能的伍子胥出逃吴国。公元前五零六年,吴王阖闾让孙武和伍子胥带兵出征楚国。

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四为伍子胥画像)


此时楚国看着强大,却是外强中干是一只纸老虎罢了,吴国军队一路攻破,又加上楚王德不配位使国内诸部下不肯出兵援助。吴军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攻破楚国国都郢都。楚昭王见大势已去,顾不得朝野大臣的反对一路西逃。

公元前五零五年,楚国向秦国求援,在得到秦国的援助之下,吴国后方又被越国牵制,吴国才无奈作罢带兵东归。适时,楚国虽然已经复国,但是经此一役却元气大伤。

跌到谷底的楚国开始变法图强,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过程不仔细讲了,此次变法颇有成效,使暮气沉沉的楚国有如同以往一样活跃在诸侯争霸的疆场上。

楚宣王时期,楚国再次将势力延伸到巴蜀之地,此时楚国君臣上下一心,国家稳定政治安稳,成为列国中的强国。

狡猾鬼才张仪

边陲蛮荒小国逐步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五为张仪画像)


张仪原本是魏国人,与苏秦同一时间拜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谋掠之术。出师之后张仪来到秦国一直努力到了相国的位置。

公元三一三年,秦惠文王意欲攻打楚国,唯恐齐国与楚国之间有联盟担心双拳难敌四手,疲于奔命,便派遣张仪出使楚国。楚王对张仪以礼相待,居住在上等驿站,并亲自迎接张仪。

张仪游说起楚王,说愿意将秦国的商於六百里之地献给楚王,并结为同盟关系,来换取楚王与齐国断交关系。楚王闻之大喜,同意张仪的策略,便与齐国断绝往来关系。张仪回到秦国之后,一连称病三个月都未曾上朝。楚王以为张仪认为,楚国与齐国关系断绝得不够绝对,便派遣勇士前往齐国对齐王大加辱骂,齐王愤怒十分斩断了与楚国的来往,转而与秦国建立关系。齐秦两国建交之后,张仪也开始上朝楚国使者对张仪问道商於六百里之地的事情,而张仪却说,愿将自己在商於的六里土地奉献给楚王,楚国使者大怒愤而回到了楚国。楚王十分愤怒,举兵攻打秦国,而秦国又与齐国建立关系,两国同时对楚国进行攻击,楚国两头奔波,自己非但没有得到商於六百里,反而丢了汉中六百里。

公元前三一一年,秦国放消息给楚国,亦欲以武关以外的土地来换取黔西的土地,而楚国则表示愿意以土地来换取张仪一个人。张仪来到楚国后,贿赂楚国的大夫靳尚和楚王的宠妾郑袖,使自己逢凶化吉。楚王释放张仪后又听信张仪的馋言,与秦国联盟背信了与齐国,韩国等的合约。

公元前二九九年,楚王被骗到秦国,囚禁于咸阳,客死于他乡,使得楚国的实力迅速衰弱。

总结: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阴阳循环,无止无休。君上清明则国家强,圣君上昏庸则国家衰弱,一国之君决策许多,纵观最后楚国的结局,怀王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将祖先基业丢损大半,可惜可惜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