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什么意思?豆腐不可以下酒吗?

老张谈三农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说起这个豆腐啊,大家估计吃饭的时候也都喜欢吃,豆腐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是非常的高,一般去餐馆吃饭,点个麻婆豆腐,皮蛋豆腐,家常豆腐这些主要是能下饭,主要的还是味道好,价格还实惠,反正本人去吃饭的时候,一般都会点盘豆腐来吃,像我们北方地区有的也是喜欢那种生豆腐来吃,生豆腐也就是没有经过再次加热的豆腐,大家都知道做豆腐的步骤是,先泡黄豆,然后泡好的黄豆做成豆浆后,在豆浆机加入盐卤,这个加入盐卤的做法,也是我们北方最地道的做法,一般评价这个豆腐口味好不好,就主要看豆腐都用啥做的,在我们农村有句老话叫,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也就说明了,用盐卤点豆腐,要的就是这个味!

现在做豆腐还有用石膏,葡萄糖做的,不过这些做出来口味就没有用盐卤做的好吃了,还有北方早上吃的早餐都吃一些滑嫩的豆腐脑,然后喝上一碗豆腐脑后,那心里可是美滋滋的,豆腐在农村里也是常吃的一种食品,北方要生吃豆腐的话,弄点辣椒油,放入点蒜泥,加上点韭菜花酱,那味道别提了,一般北方人喜欢弄点豆腐喝酒,不过在北方我们农村人也常说,豆腐就酒,不如喂狗的说法,不过也有的说,豆腐就酒,越喝越有的说法,反正说法也有不同,不过这个豆腐就酒,不如喂狗的说法,说真的这个是有点褒义词的意思。也带有一些讽刺的意义!

在我们北方的农村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生活好了,家里的收入也高了,一些在家里的男人累了一天了,晚上回到家后,没事喜欢喝两盅,喝酒你得有个能下酒的菜吧,比如你得整俩硬菜喝吧,可是有的人生活节俭惯了,不愿意买太多的菜,一般的豆腐在农村里弄上几块钱,就够喝酒的,这样让别人看来,就是觉得这个人比较抠门,不愿意花钱,现在的狗一般吃的都不错,人喝酒还吃豆腐,这个也是太会算计,所以说让别人感觉比较寒酸,然后这句豆腐就酒,不如喂狗的话基本都是一些有想法的人说出来了!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让人看着太寒酸!

其实我感觉在农村里吃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健康,没有了健康,那么吃啥也不会快乐,面对大鱼大肉,现在的人更多的还是选择绿色健康的食品,还有一些人推崇的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其实也只是一些被炒作起来的,也是一些人的误区,比如海参,鲍鱼,燕窝这些,也是弄个高营养的噱头,其实这些食品的营养价值也就和一个鸡蛋,一盘豆腐的营养相差无几,所以说不要追求那些高档食品,我们选择一些健康的食品还是最重要的,比如常吃豆腐就是很不错的健康方式!对于农村人喝酒吃豆腐的事,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三农堂广讯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意思是喝酒的时候,如果用豆腐来下酒,不如不喝酒呢,拿豆腐喂狗好了。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俗语。

记得在以前,很多人都会做豆腐,我妈就喜欢做豆腐了。其实豆腐也很好做的,而且吃了又有营养。在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但豆腐又可以自己做,如果有客人来了,用豆腐招待也不为过。很多人都知道,一般农村人聚在一起,是免不了要喝酒的。就像别人来我家做客,也是酒肉招待。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是豆腐和相克吗?不然为什么这样说?其实不是的,而是因为豆腐能解酒,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蜂蜜水、茶是经常用来解酒的,但豆腐也可以解酒哦。为什么会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个俗语。我觉得应该是人们一边吃着豆腐,一边喝着酒,那都解酒了,还有什么意思呢,岂不是白白喝酒了?喝酒就是要喝得有点劲头,但又不能真正的醉了。



不过我觉得酒桌上有豆腐挺好的,因为有的人真的是拼酒太厉害了。放一盆豆腐在那里,他们要是吃了豆腐,顺便解解酒,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不然一直喝酒,万一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毕竟酒精对我们身体的伤害也不小呢。我反倒觉得豆腐和酒一起吃,一举两得呢。


壮乡小美


从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豆腐,说豆腐就是他的命。有一次,他到一个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特意为他做了各种豆腐,还上了一盘红烧肉,但他就没有吃那个豆腐,拼命吃那盘红烧肉,主人就很奇怪,说你不是喜欢吃豆腐吗?他说我是喜欢吃豆腐呀,豆腐是我的命,但是我一看到这个红烧肉,就连命都不要了。

这本身是一个笑话,但拿吃豆腐来调侃,确实说明用豆腐下酒挺没面子的。豆腐在我们这儿,的确不是用来下酒的。农村办丧事,乡里乡亲凑一起,我们这儿叫办“豆腐饭”,所以,就不怎么吉利。再说了,平时开玩笑,老吃人家豆腐总不太那个啥吧?

习俗是座山,不能随意翻。入乡随俗,入国问禁。而且,伦理和道理不一样,两者各管一摊,习俗就是一种伦理,恰恰是管不做什么的,管做什么的叫道理。比如到有些国家见面拥抱是一种习俗,但到了另外一些国家,就是耍流氓了。作为地方习俗,有时也没啥道理可讲,既然沿袭下来,相信楼主这边肯定也会有类似的讲究吧。


葛柏浩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豆腐真的不适合下酒?

以前小时候家里是做豆腐的,爷爷继承着家族的老豆腐手艺,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每年的十一月份冬至前后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豆腐过年,所以这段时间家里的豆腐活生意也特别的忙。每天晚上放学回家至少也得等到半夜十二点才可以吃饭,偶尔饿的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只能吃点豆腐脑先垫垫肚子。


由于家里的豆腐活实在太忙,奶奶平日里根本就抽不出多余的时间去菜园里摘菜,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晚饭吃的都很凑活,今天、明天和后天我们天天晚上吃的都是豆腐。虽然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的贫苦,但是爷爷的生活心态却非常的乐观。每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不管再累他都要喝上二两小酒,爷爷说要不是这几天家里的豆腐活忙,晚饭没有什么菜我还可以再多喝一点。天天吃豆腐,说实话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以后可能连酒我都喝不下去,豆腐下酒实在是喝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说了这么多关于我家以前豆腐活的故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回归今天的主题: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明白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喜欢喝酒?酒对于那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实酒对于我们大部分喜欢喝酒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感觉,长时间喝酒他喜欢那种迷迷糊糊半醉半醒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他感觉很舒服很享受,简单点来说就像是毒品用来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上瘾一样。每次一到饭点他就不由自主的想喝一点,下意识的想拥有那种大脑逐渐被麻痹的感觉,我喝酒就是为了卖醉,我就是喜欢那种晕乎乎的感觉。


在简单的了解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常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道理了。众所周知喝酒的时候吃豆腐可以使酒精迅速的排出我们的体外,这样具有很好的解酒的效果。但是如果喝酒吃豆腐是这样的一个效果,那么对于我们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是千万不可以有的,那是因为大多时候咱们喝酒就是为了寻找那种晕乎乎的醉感。假如喝酒的时候一旦没有了这样的感觉,那么喝酒的本质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话很有意思,看起来有点简单粗暴,但是细细品味之后里面蕴含有些道理。

豆腐在以前的农村,那是非常好的菜了。也不是随时能买得到豆腐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卖豆腐的都是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到处卖的,在村口吆喝着,村里洗衣裳的农妇人赶紧起身去买豆腐,不对不是买,是换豆腐。那个时候做豆腐的是用农家黄豆做的豆腐,豆腐是可以用自家黄豆换的,然后再给点加工费几毛钱就可以吃上豆腐了。那个时候卖豆腐的也是辛苦,挑一担豆腐出去,挑一担黄豆回来。



那豆腐是好的下酒菜吗?要我说豆腐是很好的下酒菜。因为那是的农村能吃上肉很难,就是吃上豆腐也要家里来客人了才去换点豆腐吃的,客人来了炒几个菜园里的素菜加上那个时候所谓的荤菜豆腐就可以招待客人了,客人来了怎么少得了酒呢?吃豆腐喝着小酒,也就高兴了,关系和谐了。虽然说,豆腐属于碱性能解酒,我们喝酒的目的不是喝倒,不是喝醉,而是喝得刚刚好,而对于哪些嗜酒如命的人,当然不喜欢豆腐下酒了,他们还想着狗肉下酒呢?你信不信?

“不如喂狗”其实是说,那些喝起酒来很亲热,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个大哥,转身之后,没有什么好处拿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喜欢喝上两杯。像我奶奶也是经常会喝点小酒。我奶奶房间里就储存着几罐自己泡的酒。泡有桑葚酒、红枣酒、捻仔酒。特别是遇上过节的时候,家里人多热闹。他们更是要喝上几杯小酒来谈谈家常。



为什么会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这句农村俗语的出现呢?这主要也是农民生活实践得出的经验。为什么农民都喜欢喝上几杯小酒,特别是小聚的时候餐桌上更离不开酒?


我奶奶说晚上喝完酒之后能睡个好觉。这主要是因为酒可以促进人们的血液循环和有去风湿的作用。很多老人家血液循环不畅,筋络容易疼痛而且大都有风湿病。所以,偶尔喝点小酒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酒这东西不能多喝,喝多了就会对身体的内脏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不要选择在早上和上午的时候来喝酒,因为这时候喝酒容易损害我们的肝脏和大脑。

喝酒的时候都会有点小菜来伴酒,没有下酒菜,喝酒也是没有味道的。而素有“植物肉”美称的豆腐也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下酒菜之中。豆腐美味又廉价。豆腐做菜样式又多,可以说是下酒菜的不二之选。



虽说,豆腐做下酒菜好处多。但是,在农村人情方面来讲,亲朋好友来你家小聚做客,你却上几盘豆腐,就会让人家觉得你小气,不大方。招待客人上豆腐让人觉得你很寒酸。因为我们都知道豆腐价格是很便宜的,五毛钱一块豆腐,几块钱的豆腐就可以弄几盘菜了。同时,豆腐是一年四季也能品尝到,是很常见的。所以就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说法。


现在可没有以前讲究了,下酒菜最重要的是要美味,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很难都满足到。而豆腐是基本所有人都爱吃的。而且豆腐做法多,男女老少适宜,所以,现在下酒菜中会经常有豆腐的出现。


三农天地


喝酒嘛,就图个迷迷糊糊,要是怎么都不醉,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是指豆腐有醒酒作用,越喝越精神。

想想曾经喝过的酒,也曾闹过不少笑话。不过没有这些笑话,喝酒就少了很多乐趣。一次,我们哥几个去撸串,从下午6点开始喝,一直喝到了11点。我平时的酒量不太大,也就能喝8瓶。酒场上还没醉时,一般不主动出击,被别人捎几轮,就开始醉了。那天晚上,已经喝到10瓶多了。老板看我们喝得多就赠了块西瓜,他们还在喝酒,这块西瓜大部分就叫我吃了。又喝了一会儿,酒劲彻底上来了,那时已经酔大了,就开始吐,他们也喝的差不多了。一见我吐,过来一看,满地都是西瓜红。以为我吐血了呢。而我吐完就趴桌上睡了。他们可慌了,赶紧叫我。后来仔细看了看才明白是西瓜。好悬没把他们吓死。

这就是我在酒桌上的糗事,你有啥糗事没有?





旧红因提98


中国的农村俗语,既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农村的许多俗语,既有一针见血的作用,也能让人深刻警醒,能让人明知事理,就像这句话,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农村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到底是什么意思?豆腐下酒有什么不好的?

1、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意思。

①豆腐可以解酒。

因为豆腐有解酒的功能,边喝酒边吃豆腐,按农村人的说法,喝酒图醉,讨媳妇图有家的说法,一边喝酒一边被豆腐把酒解了,没有醉酒的感觉,还不如不吃酒,把豆腐丢去喂狗更好。

②用豆腐下酒心里不舒服。

现在农村的生活也好转了,如果在喝酒过程中,没有猪肉鸡鸭鹅等肉下酒,还只是用豆腐做下酒菜,那会显得主人家非常的寒酸,喝酒的人就逗主人家,我们不吃酒了,豆腐让狗去吃吧,农村会有这样的说法。

2、农村做豆腐的方法。

先把准备好的黄豆,细细的挑选,捡去石头和霉了的黄豆,然后把挑选出来的黄豆放在盆里浸泡,浸泡1至2天以后,把黄豆和水放在石磨里推碾。

然后把黄豆浆放在大锅里熬煮一个小时左右,趁黄豆浆非常热时,放入石膏,这叫点豆腐,然后,用纱布过滤掉黄豆浆,把豆腐渣去掉,把剩余的豆浆放入盆里,待,豆浆慢慢冷却以后,豆腐就做成了。

总结

总之,农村这句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是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豆腐有有解酒的功能,让人喝不醉,还不如去喂狗去,二是让用豆腐下酒,什么年代了,还用豆腐下酒,不如把豆腐喂狗去,我认为就是这两方面的意思,你认为呢?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

以文温暖三农


在日常生活中,豆腐是经常见的豆制品,而豆腐又被叫做水豆腐。传闻豆腐是汉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而豆腐是中国特有的美食,也已经在中国出现了上千年的时间了。在上世纪几十年代,家家户户的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当时几乎家家都会自己制作豆腐。因为都是的基本原料就是豆子,所以人们自己家做豆腐,既可以保证了日常的营养所需,家里也有了菜,再加上豆腐的做法也有很多,所以在当时家家户户都会做。而现如今,自己家会做豆腐的人家很少了,大部分都是从外边买,而豆腐现在依然是人们很喜欢的一道菜。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在喝酒的时候肯定都会要一个小葱拌豆腐吧,而小编家则是皮蛋拌豆腐。但是关于豆腐有一句俗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啊,那就是“豆腐下酒,不如喂狗”,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豆腐不能下酒啊?

从字面上去理解,喝酒时时候不能吃豆腐。而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这个意思,其实这句话讲的是在喝酒的时候吃豆腐浪费。可是,又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原因是这样的:豆腐的原材料其实就是大豆,而大豆富含大量的蛋白肽,而且不管什么酒里面都会有酒精的成分,而解酒的话主要依靠的是乙醇脱氨酶,当大豆里的蛋白肽和酒里面的酒精结合后,就会在我们的身体中产生大连好的乙醇脱氨酶和水,所以人也就不会容易醉了。

但是在以前内个年代,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而粮食又非常的来之不易,所以人们在喝酒的时候都会非常珍惜,还不容易有钱喝酒了,还没感觉,钱不就白花了嘛,所以人们就总结了这样一句话“豆腐就酒,不如喂狗”。

看完小编的解释,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豆腐不是不能当下酒菜,也不是说在喝酒的时候吃豆腐不好,而是豆腐可以起到解酒的作用,所以这句话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只能说当时的人们真的非常善于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总结人生经验啊,小编真的很佩服!不过小编认为,喝酒伤身,所以在喝酒的时候,吃点豆腐其实也挺好的,既能喝酒,也不至于喝完太醉,导致很难受,所以小编觉得喝酒的时候,吃点豆腐也是不错的。


军人魂66417


“豆腐下酒,不如喂狗”我还真是打小就经常听到,很多年搞不明白,为什么豆腐就不能下酒了?豆腐那么好吃,本是穷人的肉食?


都说好奇害死猫,可我就是好奇心重,搞不懂的偏要去琢磨个道道出来。再早会时常当豆腐下酒菜,始终没发现什么不正常。无论是炖豆腐,烩豆腐,烧豆腐,还是鸡扒豆腐,酒桌上都会和其他下酒菜一起消耗,没见谁个吃豆腐有异常。只是感觉不能就豆腐一个下酒菜,单调还寡淡,要配其他荤菜凉菜,最低要陪个花生米。

后来经历多了,慢慢知道这句俗话的真的含义了,确实是豆腐下酒,不如喂狗,也确实是过去老人们的说法。如今的老人一般就不这样说了,一桌菜,当然有豆腐,爱叨叨,不爱叨还有其他菜供选择。再不能说一口豆腐下酒会怎么的了。

道理不说还好,有神秘感,说出来比屁还松。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就两个含义:

第一个,豆腐不是待客的菜。

尽管豆腐是穷人的肉食,千百年来无人不爱吃,便宜营养还美味。但是过去规矩,自己家人吃着是高端美食,就是不能用来待客。也知道客人同样喜欢豆腐,客人在家一样经常吃豆腐。

这个现象有点绕。为什么明知道客人喜欢吃豆腐,却不能用豆腐待客?道理是这样的。中华民族美德之一,就是对待客人比对自己还要好。光山传统就是这样,客人来了,要拿最好的食物招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整一桌好菜。当地有句老话:“没钱了,脱裤子也要弄块肉待客。”说的是来了客人,家里没钱买肉做菜,把裤子脱掉卖了,也要买来肉,尽情招待好人家,不是脱裤子卖那个换肉。

根据这个民俗民风,就知道为什么不能用豆腐待客。因为弄个豆腐菜显着不尽心,对客人不重视,不尊重。换位思考,做客人的也是这样认为,会明显觉得受了怠慢。因而就有了这句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喂给狗吃,狗还知道个好,花钱请吃还得罪了人家,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第二个,豆腐下酒多费酒。

招待客人喝酒,都愿意主客尽兴,喝好不喝醉。但也有个不便说出口的原因,就是酒不能浪费了。

尤其是喝酒人,见不得美酒抛洒浪费。酒鬼更是了,一顿酒喝好为算。可是酒场上就有很多浪费现象,大多发生在斗酒中。偷偷抛洒酒、把酒倒掉水换酒。这里要说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扩大酒量的事情。本来能喝半斤酒的,却喝半斤多不醉;本来一次就喝好的,却过会清醒了还能接着喝。如此现象,做主人的再舍得,再大方,心里也会有小不舒服,不高兴看到这样的场面。本来我一瓶酒一顿饭就尽到地主之谊,这搞得上顿喝完接下顿,费了酒也费了时间。所以说这个想法还不能明说出来,只好心里不舒服。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喝酒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场酒喝下来,晕了爽了,来碗糖鸡蛋,或者酸汤面,然后一杯茶没喝完,酒意好像过去了,还能接着喝。这就是冰糖荷包蛋的功能,直接的解酒。豆腐就有这个功能。不信可以试试,你平时半斤的酒量,喝完晕乎乎。你炖个豆腐下酒,最低可以多喝二两。这多出的二两哪去了?确实是被豆腐化解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高蛋白食物有分解吸收乙醇的作用。这就知道为什么花生米是最好的下酒菜了,香味足,体量小,一粒花生米就能和缓口腔的酒精刺激,喝下去的酒能完全体现,不像豆腐下酒,喝半斤体现三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