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話”——莫高窟最早的“降魔變”壁畫

敦煌莫高窟作為當今世界延續時間最長、保存規模最大、保護最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稱讚為“沙漠中的美術館”、“牆壁上的博物館”。如此精彩絕倫的藝術長廊和千年不斷的歷史文明,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前來欣賞讚嘆、考察學習、甚至是虔誠禮拜為之朝聖!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莫高窟,我們精心編寫了敦煌莫高窟“畫中有話”系列賞析。這裡的“畫”不僅僅是莫高窟的壁畫還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築、歷史圖片、歷史遺蹟等等。在我們眼中他們都是一幅幅鮮活的歷史畫卷,我們將用充滿溫度感的文字來傳遞出歷史信息的點點滴滴,“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大家聆聽到繪畫的聲音,讓聲音傳遞美麗的繪畫!


本文轉發自“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版權歸“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所有,感謝原文作者。

降魔成道

降魔成道是佛傳的重要主題之一, 很早就出現在石窟中。所謂降魔成道, 表現的是釋迦在成佛過程中,面對各種惡魔的威逼利誘而不為所動, 並向大地伸手, 請大地女神作證, 最後降服魔軍的故事。

描繪“魔”的最早經典是阿育王時期的

《尼波多經》(Sut ta -nipata , 也稱《經集》), 當時的魔王形象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把惡魔作為怪異形象來描繪的是巴利文本生經佛傳《因緣記》(Nidanakat)。

從時間發展來看,從公元前的印度到中國的隋代、唐代、宋、元時期,從空間來看,從印度、犍陀羅、龜茲到敦煌、再到內地,佛教的傳播之路上,都有降魔成道的藝術遺留。降魔成道的題材演變是佛教文學藝術演變發展的一個縮影。

莫高窟第254窟的降魔變作為敦煌石窟中最早的一幅,堪稱其中的經典之作。

畫中有話”——莫高窟最早的“降魔變”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 降魔變 北魏

整個畫面呈現中心對稱構圖,佛居於畫面正中,在菩提樹下結跏跌坐,形態高大堅定,在群魔之中堅如磐石。群魔手腳顛倒,在恐懼中正跪地投降。佛兩旁的空間裡,描繪了眾魔攻擊的場景。佛右側拔劍者為魔王波旬,穿著盔甲,正怒視佛祖,拔劍的手刻畫的剛勁有力。

畫中有話”——莫高窟最早的“降魔變”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 降魔變(局部) 諸魔 北魏

佛右下方佔比例較小的是魔王的三個女兒,身著龜茲裝,身披大巾,腰束長裙,穿半袖外套,頭戴寶冠,搔首弄姿,姿態扭曲誇張,作妖媚狀。企圖以女性的魅力,動搖佛祖的意志力。

畫中有話”——莫高窟最早的“降魔變”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 降魔變(局部) 魔女 北魏

第254窟“降魔變”以豐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藝術誇張,對魔軍給以奇形怪狀、醜陋獰惡的刻畫,形成美與醜的鮮明對比。宏大的場面形成一種魔軍嘈雜、氛圍緊張的氣氛。畫面中心的佛祖始終保持著巍然不動的狀態,佛祖周圍的形象如魔王、魔女、魔軍、老嫗等循序出現,周圍的躁動與佛的定如磐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的構圖和畫面佈局也突出渲染了佛祖沉穩的心靈境界。這是表示佛教降魔道義的深刻描繪,給觀者一種扣人心絃的故事性、引人入勝的通俗性和惟妙惟肖的可視性吸引。

畫中有話”——莫高窟最早的“降魔變”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 降魔變線描

以主體式“異時同圖”結構,把曲折複雜的情節巧妙地組合在同一畫面上,鋪排有序,多而不亂,主題鮮明。此畫構思和佈局與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窟降魔變壁畫比較接近。畫面線描秀勁圓潤,凹凸法暈染細膩柔和。魔女頭戴寶冠,披長巾,穿半袖衫、褙子、長裙,這種服飾是受波斯影響的西域裝。

無論題材處理,人物造型,色彩線描,無不顯示出以傳統為主、吸收外來文化的融合創新精神。

執筆/郭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