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张仲景为什么对病症的原因没有过多的分析,而着重说了症和方?

伤寒之我见


中医概念里的病因只有两种,就是“湿气”和“上火”,不外乎是阴阳失调,经脉不畅。


木乱李


伤寒论是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的病变特点,以六经为纲,将外感热病的发病过程,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病证,来进行辩证论冶。六经可分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和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都是前圣人绐病的准绳标准。

它的症状原因也写得很明确,如果深入其内容也有很深奥,伤寒门中篇举例了很多病证、译按。如太阳经病由腠理蔬松,风邪犯卫,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与邪气相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使腠理蔬松,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出,恶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风邪入侵,经气不舒,阻滞津液的运行,经脉失其濡养,则项背强急。脉浮缓主表虚。

又如太阴病证原因,脾虚失运,中阳不振,致寒湿内停,气机郁滞,故腹满时痛,食欲不振;脾气不升,寒湿下注则腹泻;胃气不降,浊气上逆则呕吐。有阳虚不能温煦体表肢体,故四肢厥冷。心肾虚衰,阳气不振气血不足,致精神萎靡,困倦欲寐。阴寒内盛,故口不渴。亦有因肾阳虚,不能化气生津,或下利甚损伤津液而致口竭,但以喜热饮,饮量不多为特点。小便清长。这些都是伤寒论其中一小点症的原因吧。


乡村牛兄


中医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黄帝内经里也有大量的运气学论述,有六经体系的痕迹。

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根子上都涉及到五行相生相克。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言里写道: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而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里,还有这样一段话,

“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也就是说,中医看病,主要在掌握病机,实际上病机都是在阴阳五行里。

这也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什么只谈六经,然后就是症与方了。

病机不离六气,外加疾病表现,已经可以下药了!

实际上就是说,病机已经告诉了你发病的位置,病症表现进一步说明疾病的细节。对于大医,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

张仲景是很好的掌握了中医之根本的,所以他成为了中医的医圣。

现在只是,他明白的阴阳五行、中医根基,后世很多人不明白,到了现代许多人甚至无法理解,才出现了中医传承上的问题。


踏雪无痕5141815


本人愚见:

本人在学习研究中医的时候,经常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方能治百病,却不能治百人。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人生病的病因是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病,但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就是一人一因。所以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辩证。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和八纲辩证无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甚至同一种病就会出现“千人千方”的情况,然后,中医理论又是统一的,药方的配伍又把个人身体所有病症统一于一方治疗,所以大病都是复方治疗,很少出现单方。我想张仲景在行医过程中,他没时间没精力这根本不可能去详述记录每个病人的病因成形,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各个名方的基础配方和适应的症状。


伫颜空间


伤寒病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伤寒”二字就包含着病因。张仲景在伤寒病错综复杂的症状中,通过辨证分析,归纳为六个症型,即伤寒的六经辨证。三阳经代表着热病,三阴经代表着寒症。六经病作为提纲,也包含着病因。倒如太阳病,作为太阳病的提纲,它代表着病因病机,也代表着热病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没有必要再去谈病因。

在六经病中,每一个病作为提纲,逐重叙述了提纲下的脉证,方药,以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预后的好坏等。掌握了伤寒病的发展规律。在伤寒病的各个阶段进行辩证,审证,论治,立法,用药等一系列的辨证论治方法,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人排忧解难


德不近圣者、智不近仙者不能为医,古贤早有定论。中医博大精深,对学医之人要求严苛"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高度而准确地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 一手好字:要求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书写工整,也就是说要有扎实的文字和国学(四书五经)功底,并有书法功力。因为古代医书没有这些文化基础是很难理解其高深的医学理论的,即所谓“医家出自儒家”。二会双簧:医学要背的东西多之又多,诸如汤头歌决、药性赋、脉决……等等,都要求倒背如流,象演双簧一样。三指按脉:脉诊在四诊中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初学者很难把握,“望闻问切”,脉诊虽然排在最后,但是是诊病最为直接的认知,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同时也由于其变化极其复杂多样,且无以照搬,往往能反映出中医的诊断经验多少和水平高低。四季衣裳:是指诊病和开方时要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性别、病发的阶段、春夏秋冬不同时令的特点而综合灵活处方用药,并根据病情发展随时调整用药及配伍。

当今,学医群体本身具备其基础条件者可谓凤毛麟角。二是中医老师或医师其医学理论水平与实际能力堪为师者寥寥无几。三是学风世风众所周知的现状。诸多因素无一合格,其水平如大家所见便自在情理之中了。

这样说来,当今之中医对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解,充其量也就是一知半解了。

基于上述,所提出的为什么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亦或本身根本就不是问题。


辋川逸樵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1]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中对疾病原因分析的比较少,侧重症状和方剂。主要是是之前的著作和典籍对病因有很多归因分析很到位,但整体缺少一本辨证施治的论述。由此张仲景先生呕心沥血潜心研究和归纳弥补了这一憾缺。






青藏高原文化


《伤寒论》里的条文叙述的多是病症,然后是方药,简洁朴实,症药相对。是古人对治病经验的总结。没有过多的“为什么”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要背诵《伤寒论》里条文的原因。正所谓“有是症,用是药”。这是最简单的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之所以《伤寒论》里的没有对病症和方药做详细地解说,一是以治病为根本,二是那时古人书写文字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文字都是刻在竹简上,“惜字如金”,三是张仲景只是把自己的治病经验和前人的治病经验收集起来“集大成”,加以编撰。

后人,多“引经据典”的“肆意”发挥,加以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就形成了许多“伤寒大家”。当然其中不乏有正确的见解。

有人会问,为什么《伤寒论》里的药方用起来没有效?那是因为方症辩证不对。只要方症相对应正确,无论是经方还是时方,都会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

毕竟《伤寒论》年代已久,古文条文简洁,没有过多的解释,理解起来容易产生异意。


为生命祈祷74818844


《伤寒论》是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

一、《伤寒论》包括《金匮要略》偏重于临床实践,更像是张仲景本人所写的实践心得笔记。也许仅是想留给自己的后人或者徒弟们所看的经验之著,没想把它编为书籍广为传播。

二、既然是笔记,那么他的着重点就放在自己已认知的范围内,把有效的方剂及医诊心得整理记录在案。

三、该书不属于类似于教材版的著作,所以很少有由浅入深的一些中医学理论知识讲解(直接讲实践)。

故该书适合于有中医学临床实践人参考,不太适合无基础的人阅读。





岐黄传承—龙籽江


《内经》论多方少,《伤寒》论少方多。后人称;“内经有论无方,伤寒有方无论”。

《内经》重在阐述病机病因。《伤寒》重在治则方药。

《伤寒》经方是组方意义的指导理论,“有是证,用是药”。“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视证加减。

没有理论辩证不明病机病因。没有方药不能去除病患。

《内经》与《伤寒》是政策与策略,战略战术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