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伤寒论》?

孙先生-专属


《伤寒论》其实并不难读,它是最实在最简明的医书,简明到都是人体实实在在的反应,以及根据这些反应做出的处理方法,都是可模拟可操作的,没有一句玄虚之词。为什么这样简明的医书现在却成了难以参透的天书呢?因为我们现在的医学理论变得混乱复杂了,反倒不能简单的思考问题。医学是实践的学问,当现代医学越来越不能治病的时候,我们要回过头来想,为什么汉代之前的医学那么简单,那么有效,我们该醒悟了,该重新来追寻汉代之前的医学思想了。



山中之人


在《中医药法》实施近二年的今天,重温经典《伤寒论》,也许对我们振兴中医能另辟溪经,重温经典,你会感叹古老中医药的伟大,古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经典是你仿佛看到我们祖先的仁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对自然的抗争……也是你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看待和认识伤寒论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总结自秦汉以来经验成就,显示了医圣张仲景高尚的医术,特别是对外感温热病六经论治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开辟中医临床新纪元。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医理论已经相当完被,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一批医药著作已在世上流行,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间,医家以其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应用体系。在之东汉末年,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种疾病呈爆发式流行。医圣张仲景在应用前人经验临床的同时,博古而不泥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医案,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和传授经验,白天看病,晚上总结经验,创立著作《伤寒论》又叫《伤寒杂病论》,就此中国医学有了临床指导思想理论和相结合的临床方法。

《伤寒论》的创立,对汉代中医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其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对世界医学,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抢先注册《伤寒论》中218首经方,并生产产品,每年销售量占全球中成药量的90%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伤寒论》也叫《伤寒杂病论》

原书十卷。成书不久即有战乱散失,后经太医王叔和,重新整理编著,得以流传。北宋初《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匱要略》二书,流传至今。

《伤寒论》成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和收录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推崇,为后世医家临证的基石,其成就和影响,大略总结如下。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医圣在全面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表里转归,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解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分类为六个证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字此作为辨证的纲领。俗称三阴三阳。任何一个证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外感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某个阶级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互发展。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发展规律,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中医各科。(二)伤寒论继承和发展八纲论治

《伤寒论》中六经论治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实虚等中医理论,对六经之病位,病性,病机,病态,正邪等致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出正确的辨证结果,确实合适的治疗方法。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另一个理论高度的发展,来源于《内经,》,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实用化,是二者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发展了脏腑经络腧穴学

伤寒杂病论中脏腑经络腧穴学,主要见于《金匱要略》部分,但在伤寒论中包含丰富的脏腑经络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病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受到外感风热后在人体的外在反映,具体并不是孤立的。伤寒论中丰富的脏腑经络的病症辩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辩证理论体系的最后形成,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完善外感温病学说。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发热的总称,伤寒论在治疗上奠定了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温病学说,实际是伤寒病论的发展和和补充。二者相互密补,使中医在外感病的理论辩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疗效非凡。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治疗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当时凡是用中医药治疗的非典,无一有并发证和后遗症。

(五)伤寒论验证和细化对症的发展了本草学说

《伤寒论》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医圣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广泛使用,验证疗效,具体细化对症,为后世本草学说研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新的高度。

(六)《伤寒论》巨大的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伤寒论的成书则标志方剂学的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使用药物多为4~7味,君臣佐使明了,组方严密,法药精准,方剂随症,疗效非凡。称传古方,剂型多样煎服科学,剂量准确,故被誉为“方药之祖”。

(七)医圣不恋官位,全心为民,为后世医家楷模

张仲景,官为长沙太守,不贪恋官位,在流行病大流行的期间,奋不顾身,一心为民治病救人。实为历代医家楷模,也是自晋唐后,成为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的榜样!




三师苑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先师搜集整理的古方,在古方基础上做了系统的六经归类。这个体系不是仲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内经时期已有的六经体系中重新加以定义、定位的。它既不属于所谓的外感感冒疾病的治疗,也不属于单纯的内脏杂病的治疗。它是仲景先师欲图探寻普通人生病的疾病导入机制。从太阳、少阳、阳明,到太阴、少阴、厥阴,有着对应人体的特定部位。这是一个人体自身抵抗疾病的自然走行过程。借用后世的解剖与时相观点,对阴阳的理解,没有今人那么复杂。阴阳特指冷暖,是体表能够肉体见到的观察到的最一般规律的特征。太阳,指的是人体体表的解剖部位,以及影响这个部位的四时因素。也就是说外表的膜肉筋骨就是人体的太阳,而一天中的中午(9~13:00)或者说一年中的初夏(农历巳午未三个月,四、五、六三月)指向太阳这个特定季节。少阳,指的是人体半表半里的解剖部位以及影响这个部位的四时因素。也就是说,处于人体的表、里之间的所有中间夹层内脏就是人体的少阳,而一天中的上午(3~9:00)或者说一年中的春季(农历寅卯辰三个月,一、二、三三月)指向少阳这个特定季节。阳明,指的是人体体内(整个消化道)的解剖部位。以及影响这个部位的四时因素。而一天中的最热时间到由热转凉的时间段(13:00~21:00)或者说一年中的中夏转向秋季(农历申酉戌三个月,七、八、九三月)指向阳明这个特定季节。太阴,指的是人体的消化道的器官功能力度,在解剖学上,说的是消化道和辅助消化的血液循环系统。或者说是消化道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协调关系。而一天中的子夜(21:00~3:00)或者说一年中的冬天(农历亥子丑三个月,十、冬、腊三月)指向太阴这个特定季节。少阴,指的是人体昼夜醒、眠机制与膜肉筋骨等体表的关系,或者说是运动机能与日夜作息规律的平衡关系。而一天中的子夜(23:00~5:00)或者说一年中的冬天与早春阶段(农历子丑寅三个月,冬、腊、正三月)指向少阴这个特定季节。厥阴,指的是人体生殖机能与内脏五脏的关系,或者说是性机能与冷暖温度的关系。而一天中的夜尽日出或者说一年中的冬去春来阶段(农历丑寅卯三个月,腊、正、二三月)指向厥阴这个特定季节。

对于六经阴阳的区分,阳证大多有发热现象;而阴证一般无发热现象。而日常生活中,疾病的发生、传递,非常复杂,往往并不按照六经的顺、逆次序发生。故而所遇疾病,往往寒热交加,为此,仲景先师通过伤寒杂病论的描述,大多选择容易混淆的病症来描写,以便学者能仔细分析,自行总结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奈何后人自以为是,认为仲景先师写的书,标名为“太阳病”的,就一定是太阳病;标名为“太阴病”的,就一定是太阴病。却不知道仲景先师在里面预设伏笔,告诉后人,往往标名为这类病的,不一定是,你自以为是,就一定辨证错误,失误了,就是害人丢命。

于此可知,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从未规定为专治某一类疾病,而是为诊治所有疾病,推出一个以简御繁的诊断方法。这个体系是按照:

先辨阴阳(以发热不发热来确定),再辨三阳、三阴之区分(以疾病在哪个时间、季节里容易好 判断),然后再辨方证(属于哪一个方子的具体疾病症状),最后辨方与方之间的混淆或者说是联系连结点(考虑哪些方子可以联合使用)。这一切,都以内经所述的理(六经辨证基本体系);法(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方(对应哪一个方子或者哪些联合方子);药(采用哪些主导药材形成复方立体合并效应,以模拟四季状态。),借用基本疾病的冷暖而用药的温凉对立特性,去模拟一个自然环境,把身体的偏性扭转回来,继续符合自然环境的四季变化【这在祖国医学里面,是道家自然主义哲学的天人合一模式】。也就是说,让人体小环境与大自然大环境相同,处于基本一致状态,而安全活到天年。


行者槚肃霜


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仅把它视为热病专著或外感专书,则贬低了它的文献价值。

二、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风寒暑湿燥火合为一气,诸病辨证通用六经,非后人所说的用“六经辨伤寒”,用“卫气营血辨温病”,用“脏腑八纲辨杂证”。

三、

《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六经概念不同,针灸学六经是以经络为导向,而《伤寒论》六经则是中医辨证方法的说理工具,两者切勿混为一谈。

四、

《伤寒论》六经辨证,言脏必言腑,言手必言足,而且反复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病论膀胱必论小肠,太阴病论脾必论肺。若知脾不知肺,论膀胱失小肠则有失偏颇。

五、

《伤寒论》凡表实热者为阳,里虚寒者为阴,这是古人平脉辨证的最基本原则。故病从热化者为阳属腑,病从寒化者为阴属脏。例如阳明病,从热化者属胃与大肠,这叫实则阳明;从寒化者属脾与肺,这叫虚则太阴。

六、

《伤寒论》六经,各有自发症,这是纲领。各有合并症,这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知自发症,便不知合并症。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为自发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合并症。如果把合并症揽入自发症,那叫以目乱纲,其后解释六经就会愈解愈乱。

七、

《伤寒论》辨证,证脉纯阴者死,纯阳者死。故任何病变,除了死证以外,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四逆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热;白虎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寒。如果把“里有寒”改作“里无寒”,白虎证将变成白虎死证。

八、

《伤寒论》辨证法,万病统归六经,而且相互演变。即本为霍乱,今是伤寒;本为伤寒,今是中风;本为中风,今是温病;本为温病,今是杂症。例如太阳病,从恶寒到发热为伤寒转中风;从发热到口渴为中风转温病;从口渴到痞满为温病转湿温;从痞满到吐利为湿温转寒湿;从吐利到厥逆为从寒湿转伤寒。这就是六淫的相互演变,不知这种演变,那“伤寒永远是伤寒,中风永远是中风,温病永远是温病”。

九、

《伤寒论》诊脉与后世不同,它不存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也不是以左心包和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为依据。它是证脉相应,随机演变,左右逢源,变化无穷。故脉有但浮者,有阳浮而阴弱者,有阴阳俱浮者,有关下沉紧者等等。在《伤寒论》中,此类脉型有百余种,而且是无穷无尽变化,这与后世的二十八脉分类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

《伤寒论》本汉代著作,由于文意深奥,许多知识结构很难理解,由此出现了历代注家的解说,其中许多注解属于伪说,所以破解《伤寒论》,切勿以晋唐以后的学说为依据。

十一、

《伤寒论》知识结构严谨,每条经文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佐证。如果断章取义,或者选段归类,那便不能得到六经辨证法的真髓。

十二、

《伤寒论》文法,特点是见病知源,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处求字,从无法处求法,从无方处求方,从无药处求药。

十三、

读《伤寒论》,必须与《金匮要略》相结合,否则伤寒与杂病不能衔接。

十四、

读《伤寒论》,必须与天文、地理、人事等学科知识结合,否则难解其中之奥妙。

十五、

读《伤寒论》,必须参照晋唐以后的中医学,否则难明“伤寒钤百病”的真实价值。


中医溯源


宋朝整理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时,把一本书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主要讲了六经理论。说出了六经得病的先后顺序。顺传六经是病退,逆传六经是病进。

通过条辩详细讲解了六经病变的病症特点和药物方剂配伍、药量。

通过对六经病症的掌握,我们就可以对症处方配药。通过病症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知道病进还是病退。从而更好的调方精准治病,达到痊愈。


张春明唐山


伤寒论,辨析。辨病,脉,症,治法。是一个统一的前后互相关联。

先以六经分篇,六经主要症状,脉象,用药,现在人都乎视了一个主要问题,外在环境对病的构成要素,就是气温,天气。只有通过方剂才能体会。以前名医也多有论述,只不过学习者不能理会,方剂有君,臣,佐使,大热之方,大寒之方,有表剂,有里剂,部离不开辨病。

。伤寒论治疾病変化多端,只有先明白理解了天气跟人的关系,才能算入中医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那到了麻黄汤就为臣了,苓桂术甘汤,等君:臣佐使随意变化,为什么?伤寒论,每一经都有主方,都有君药。主药就是大气候,温凉寒热平燥湿季节因素,每一个季节因素都有君药,

而臣药与佐使之药,就是小气候,与人个体差异所做的调节,为君之药对,佐使之药变化有差异,也不会有大问 题。


久病成医147217813


伤寒论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到临床,奠定了人类医学的基础。

第二,函盖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人类认识疾病的最高水平。

第三。将人体分成六个层面,从阳到阴,从表入里,疾病的性质虚实寒热,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防预后,疏理清晰完正。

第四,深刻揭示占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治水与治血同步,治水重于治血。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必须走治水之路。

第五,为人类的医学保留一支对人类重大疾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第六,面对从西方来的现代医学,愈来愈显示伤寒论的伟大。可以说,沒有伤寒论,不会有千年中医,更不可能再須走千年。


51192277571


伤寒论言方不言理,方药法度堂堂正正,为医方之首。

而中医贵在明理,数千年来中医医理无人能彻底清楚,无数名家孜孜以求,不过在某一方面取得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碎片化的,不成完整体系。以致今世有些医家认识到各种理论的不足,不得已刻舟求剑,苦研方证对应,这本是无奈之举,是下策,让自己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少犯理论上的错误,有人却洋洋得意,自诩经方派,自认高人一筹。实则五十步笑百步。

只有明白彭子益《圆运动》医理,才能明白为什么方证对应有时候效如桴鼓,有时候不减反增;才能明白经方时方的长短所在,才能做到刀枪剑戟飞花摘叶皆可为方药。


中医临证心法


伤寒从脚起,温病口鼻入,下病上治,上病下治,脏病腑治,里病表治,热病凉治,寒病温治,实则泻之,虚则扶之。这是治病总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