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我的戰場,我的“家”


我的戰場,我的“家”!

—黃河醫院院長李莉抗擊一線先進典型事例

李莉,女,1980年1月出生,華陰黃河工程機械集團公司職工醫院(簡稱“黃河醫院”)院長。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她放棄春節假期休息,身先士卒、忘我工作、勇於擔當,始終奮戰在疫情防護第一線。

1月22日,大年二十八,晚上十一點多,正在陪家人的李莉接到市衛健局通知:疫情防控形勢緊迫,立即徵用黃河醫院設置為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醫學隔離觀察點。她明明知道困難很大,仍然斬釘截鐵的答應下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放下與父母親人的團聚時刻,立即趕往醫院。

該怎樣著手完成任務呢?在返回醫院途中,她開始思索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和將要面臨的諸多困難。第一個困難是人員難以到崗,醫院員工均已離崗休假(經主管單位黃工集團批准,今年黃河醫院春節假期正常休假),一時召集不到足夠的人手返院,況且還要安排醫護人員配合黃河和電機社區做好社區重點人群排查和監測工作。第二個困難是醫院現有防護設施不足,需要立即改造。第三個困難是怎樣防範觀察期間的各種風險(她邊走邊想)。

到達醫院已經是1月23日凌晨,她陪同市局領導摸黑進行了實地勘察,仔細探討和敲定醫院的隔離改造方案。

時間緊迫,市裡隨時可能安排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入住,這時必須爭分奪秒,抓緊準備。沒有人,就拉來自己的愛人、兒子一起幹,加上尚在社區的黃河醫院醫生楊瑞寧,1月23日一大早,4人開始了緊張的醫學隔離觀察點改造工作:劃分區域、佈置場地、打掃衛生、消毒房間、準備床鋪、配備消殺防護物資……他們顧不上吃飯喝水,忙碌了一天,終於按要求在住院樓設置好了醫學隔離觀察區域。

接下來,問題又來了:誰來照顧隔離人員?誰來擔任觀察員呢?雖然得到消息的醫院員工已在微信工作群積極響應、紛紛表示“自願參加新冠肺炎醫護工作”,但考慮到黃河和電機社區尚要安排醫護人員配合,且已離開華陰的員工難以返回,萬般無奈之下,李莉院長決定由她自己帶領楊瑞寧醫生全面負責隔離點的日常工作,這個想法也得到了楊醫生的支持。可喜的是,衛健局及時派遣了由婦幼院組成的醫療支援小分隊。緊接著,按照防控標準,結合醫院實際制定出完善的隔離點接收隔離人員的流程、汙物處理流程、醫護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防護措施,並逐一與相關負責人溝通,完善改進相關流程。人的問題及相關流程、制度總算落實到位,李莉長出了一口氣,連日來的工作讓她感到既緊張又興奮,同時也感到一絲疲憊。

1月26日,正月初二,隨著第一批共5位密切接觸者的到來,黃河醫院醫學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觀察點內的工作事無鉅細,她們每天不僅需要觀測隔離對象健康狀況,還要負責隔離對象的三餐配送、健康宣教、醫學指導和心理疏導以及隔離點消殺、醫療廢物處置、信息上報等大量工作。

近一個月以來,李莉同志完全顧不上陪家人,她以院為家,親自參加、全面主持隔離點各項工作。對於她來說,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開始,就進入到了一場緊張的戰鬥:24小時無怨無悔地堅守崗位,所有的付出為的就是讓每一位隔離人員感受到關心與溫暖,確保觀察對象身心健康,安心度過觀察隔離期。有個別隔離人員出現身體不適,李莉及時聯繫市醫院120,將其送去市醫院進行檢查,並時刻關注,直到徹底恢復正常。同時,李莉還非常注重隔離人員的心理健康。隔離人員張某某因心情煩悶,拒絕用餐、將飯菜灑落一地。李莉耐心勸解,在交談期間發現張某某時不時的拿起一把水果刀,擔心其發生危險,及時聯繫專業的心理醫生為其做心理疏導工作,並協調公安民警協助,使他順利度過了隔離期。

在做好醫學觀察隔離點工作的同時,李莉院長還非常注重提升黃河醫院全體職工新冠肺炎防控能力,她採取了許多有效舉措: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及時發佈新冠肺炎防治的科普信息;通過微信工作群組織全院職工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專題培訓,消除醫院職工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診療、防護知識的盲點;在全院職工中實行“健康日報”;要求職工在親戚朋友中做好新冠肺炎健康知識科普工作……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2月18日,李莉院長還帶領黃河醫院13名醫護人員按照上級要求及安排赴華山鎮康寧村及岳廟辦社區開展居民健康狀況摸排工作。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顧不上喝水吃飯,逐戶進行入戶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從大年二十八到現在,李莉幾乎沒有“輕鬆”過一天,因為她知道,為打贏這場“戰爭”,各項工作來不得一點馬虎。辛勞過度的她腰椎間盤突出病犯了,嚴重時上下樓梯都得扶著扶手;血壓也不夠穩定,低壓時常超過110mmHg,脈壓差經常不到30mmHg,可她只是加服一片藥又接著工作。同事讓她回家休息,她卻說:“我這是老毛病,不礙事,現在是關鍵時刻,在家也不放心。”

李莉同志帶領黃河醫院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堅守和擔當,積極承擔起各項防疫工作,忠誠無畏、無私奉獻,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始終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使命,為堅決打贏這一場嚴防死守的全域阻擊戰和全民保衛戰貢獻醫者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