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如果國家陷入危難,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

有人常言,人類史就是戰爭史。好在經歷了殘酷的二戰之後,大部分國家深知戰爭之惡,輕易不願挑起戰爭。雖然近幾十年來世界較為穩定,大部分國家穩定發展,民眾安居樂業,但仍有少部分地區戰亂不斷。每每看到報道中戰場上無助的兒童、戰場上的殘垣斷壁等等,心中總不是滋味。

如果國家陷入危難,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


古代兵書《司馬法·仁本》中言“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在歷史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證明。所以在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對國防建設十分重視。國防投入逐年增加,發展至今我國已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大軍事強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下,我國民眾遠離戰亂,歷史中的屈辱不在重現。

如果國家陷入危難,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


世事無常,如果我國受到了外界威脅進入了戰備階段,我們這些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幫助祖國度過危難。有人言“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當然上前線報效國家。”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對,試想如果每一名普通民眾都湧上前線,那國家的工業怎麼辦?國家的經濟怎麼辦?專業的人員來做專業的事,才能事半功倍。退役的老兵們應招歸隊,往往可以發揮比普通民眾更大的作用。

如果國家陷入危難,普通民眾應該怎麼做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普通民眾應該各司其職,利用自己之所長為前線提供各種物資,為國家的經濟增長貢獻力量。就如同現在的肺炎一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種醫療物資源源不斷,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奔赴前線。我們普通民眾安靜待在家中,減少傳播範圍,不給國家添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