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學習語言的難點在哪裡

溫馨提示:學習語言的難點,在於讀寫,不是聽說,謹記!多閱讀,勤寫作。

毛澤東說過:學習語言得下苦功夫不可。這個苦功夫當然得從基礎做起。所謂的基礎無外乎就是記住字形字義。那記住了字形字義就足夠了嗎?學習語言的難點在字形與字義嗎?

要解答這樣的問題,首先我們得從學習數學說起。學習數學基礎階段就是學習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二等於四,依此類推。再就是乘法與除法。但我們都明白,在數學的綜合四則運算與應用題解答過程中,僅有加法和乘除法的基礎是不夠的。還得在實踐中慢慢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智慧。顯然記字形與字義的過程就相當於學習一加一這類問題一樣。真正的字放在確定的語言交際實踐中,雖然字形不變,但字義卻複雜得多。曾有文豪說過,一個字如果沒有上下文的提示,什麼意義都沒有。篇章中一個字的真實意義可能是無限的,單個的字在規則內有無限性的特徵,也就是說,單字有較為確定的意義,但不同的句子中意義卻可以不同,甚至於無限。

由於字在規則內有無限性的特徵,因此一個字的確切意義就需要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進行不同的理解。這個問題也就是寫作與閱讀的問題。寫文章者運用基本規則,把一個字放在自己認為合適的位置,閱讀者也會依據基本規則做出自己的理解。然而對於某一語篇的理解往往因人而異,甚至於大相徑庭。

英語中有一句俗語: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意思是讀出字裡行間的意義。當然對於寫作者來講,他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去做到:writing between the lines。同樣的一個字,同樣的寫作主題,放的位置不同,閱讀者得到的閱讀效果迥異。寫作者努力的目標就是要與閱讀者產生共鳴,贏取閱讀者的讚賞,甚至是博得他們的眼淚。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易。

學習語言的難點在哪裡

字裡行間的秘密

因此在語言的四大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中,關於聽與說,比讀寫要簡單多了。任何一個人,只要生理無聽力方面的障礙,基本都具備聽別人講話的能力。聽到的內容一般都只需理解語言所承載的基本信息就夠了。自不必多言,無言語生理障礙的人都能夠用自己的母語達到一般的交際與表達自我的目標。聽與說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訓練,當達到基本交流的目標後,這項訓練也就基本終止了。

有研究表明,人類說話的能力在12歲以後就基本上沒有了,最佳學習說話的時間段在4到8週歲,這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多數我們認為的神童,他們的識字階段比正常孩子都要早,往往在一兩歲時就可以識字上千。注意我說的是識字,不是寫字。這是不是也說明他們識字早,腦開發早,智力水平就高?這是一個亟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相較於聽說的能力,讀與寫的能力,我們一生都不得停息地在做著努力,其結果卻差強人意,人與人之間讀與寫的能力卻差別很大。孫悟空被師傅責罵,被敲了三下腦袋,對常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事,悟空還真悟出了其中的玄機,這就是悟空閱讀能力強的表現。

讀和寫的能力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尤為重要。我們往往認為外語學習中的聽說是難點,實際不然。當堅持聽力訓練與口語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實際這個過程不長,一般認為就是在母語的語言環境下,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可以解決這兩個聽與說的問題。當然解決這兩個問題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單詞也得下苦功夫記,記住了,你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忘記了。沒記住,只能是字兒字兒黑刷刷,它能認到我,我不認到它。

對於外語學習中的讀與寫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我們想全面理解某一外語篇章往往困難重重。寫也同樣,想完全用寫的方式很好的表達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這其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需要突破,那就是理解文化。

曾有一位大家在做學術報告中坦言,他去國外留學多年,在理解他所學習的語言中還是有很大的問題。非常感嘆地總結道:學習外語的國內本科生對於正在學習的外語理解能力也就是這門外語母語環境下幼兒園小班的水平;這些本科生的教師也就是幼兒園大班或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水平;而說到他自己,毫不諱飾地說,最多就是小學六年級或是初一水平!這是對於深層次理解問題所發表的看法,可謂是切中學習語言的中樞!

總之,無論哪一門語言,難點都是在閱讀與寫作這兩個方面,努力提高閱讀的技巧與寫作的技巧才是語言要下苦功夫的著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