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评价电影《过春天》?

职业影迷牛哄哄


《过春天》是一部很纯净的电影,之所以说她纯净,是因为在此之前,「青春片」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总是被赋予了太多意义,打上了太多标签。以至于青春片,尤其是与我们相对贴近的华语青春片,往往是蒙着青春片外衣的警匪片、医疗片、安全教育片…… 唯独不是青春片。《过春天》极为克制地展现给我们原来青春片可以这样纯粹,这就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的青春。

克制是全片的一种基调。青春就是孩子接近成年时候的尾巴时光。并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就像《过春天》的故事发生在深港两地,电影的味道也如同粤菜,清淡、可口,回味无穷的是食物本来的味道,就像我们怀念的是青春那些日常。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这部电影就不会存在,即使是纪录片也会透过纪实镜头传递导演的思想和意图。《过春天》讲述的正是青春的蜕变。这种蜕变是从渴望开始的。香港地处热带,是不会下雪的。佩佩想在圣诞看雪,于是与闺蜜开始攒钱。故事就这样展开。

情节的变化是通过现实的变化来带动的,香港不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地方,佩佩最开始想靠兼职来挣钱,法律规定,现行香港最低工资为32.5港元/小时,一天做5个小时就是162.5港币,主管的一句“全香港都一样”,让佩佩的攒钱之旅开始变得遥遥无期。但紧接着,她误打误撞帮人带货,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片名《过春天》其实也正是佩佩的行为在粤语里的讲法,指的是携带货物偷运过关,也就是所谓“走水”。这样的青春经历其实也并不多见,可青春期的时候,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谁又能说自己没有做过一些有那么一点小坏的事情呢?佩佩的春天就这样开始了。

电影进行到这里,其实已经有了许多元素,陆港差异、身份认同、青春期躁动、家庭问题等,但导演做到了克制。没有在这些元素上着墨更多,而是尽可能聚焦在佩佩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这些元素也只是让剧情变得更合理,而不是喧宾夺主。我们看到的还是佩佩们的生活,怎样开始有了一丝涟漪。

尽管本片大多数剧情发生在香港,但却没有变成另一部港片。导演尽可能让佩佩从香港中学生的身份里剥离出来,只是作为一个怀揣美好愿望的青春期少女,叙述她的生活。因此本片在色彩上也与一般的港片或大陆华语青春片不同。没有鳞次栉比的色块拼接,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怀旧调色。这种设置无疑让《过春天》更像我们每个人经历过的青春,因为记忆的模糊,一些似是而非的日常上,加上了一层淡淡的滤镜。

如果佩佩只是读书考试和毕业,这样的青春无疑会更加真实,但也会非常乏味。观众在克制的前提下,依然想要看到生活中不曾经历过的一些跳动。所以,我们在佩佩过春天的过程中,看到了她的成长。从一个怯生生的学生妹,变成了独当一面的佩佩姐,甚至一度成为三人组的小头目。这种变化自然而强烈,荧幕这边的我们看到她化险为夷之后,也对她的成就报以会心一笑。

无论是我们自己的青春,还是之前那些堪称爆炸般的青春片,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性」。电影中对性的处理堪称绝妙,可以摆上台面的性教育课,气氛活跃,大家讲一个吹成气球的安全套拍来拍去,最后气球爆炸,结果不言而喻。这是拿到表面供我们讨论和观看的,一方面是恶搞,一方面是恶搞之后更强烈的渴望,对真相的渴望和对经历之后的惶恐。

至于不能摆在台面上的,导演用一场暗室内绑手机的戏,表现了青春期朦胧的性。昏暗的红色灯光下,两人面对而立,他们把手机互相帮助绑在身上。这个过程几乎没有台词,但背景声音却是刻意放大之后的呼吸声,香港夏天的温度可想而知。一切就这样在一个暧昧、闷热、昏暗、潮湿的环境中发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皮肤上的汗液,耳边是放大的呼吸,手上却是克制而迟疑的动作。我不禁击节赞叹,他们就这样像在暗房里冲洗出人生一张非常重要的相片。

当然,因为周所周知的原因,除了友谊破裂以外,她还有另一个符合某种“正义必然伸张”的结局。似乎是为青春中的某些波澜画上了一个句号。那些青春中不一样的经历,就像带上了一层不真实的滤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从此,你告别了青春,跨入了真正的成人世界。

在影片的最后,佩佩母女俩登上飞鹅山,面对着眼前的香港全貌,倪虹洁由衷说出一句:这就是香港啊。就像终究没有在圣诞看到落雪,这句话似乎吐出了所有的委屈、解释、合理与面对巨大城市两代人同样的迷茫。

就像佩佩最后将鲨鱼发生,回到它该在的地方。

青春结束,春天过去了。






装逼电影君影视


电影《过春天》讲述了往返深、港读书的女孩佩佩为了能和好友去日本旅游,在好友的男友阿豪介绍下开始参与走私苹果手机,并阿豪发生一些感情,这些青春故事都在他们被捕后戛然而止。


总的来说,算是合格的电影,即使找问题也是从导演的审美层次上去发现不够好的地方,没有明显的硬伤。花姐可能算一个,给的笔墨很少,所以前后对待佩佩的态度显得稍刻意了。


故事前半部分可以说有一点小惊喜,关于“过春天”的学生走私题材算得上新颖。当然人物的背景还是老套的,佩佩遭遇的原生家庭问题,好友家庭的重男轻女,也都是往苦情的方向发展并且细节上没有什么独特性。

所以愈发进行下去,后来的问题就出现了。 从佩佩和阿豪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开始,这个故事就俗套起来。喜欢上好友的男友,好友关系破裂,突然的被捕,都不能让观者满意。故事转折与结束都显得平庸且仓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