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1月300城賣地金額環比降逾六成!疫情後,全國房地產走向如何?

1月全國300城市地產市場報告


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全國地產市場供求下行,成交量同比縮水近半,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1月全國300城市地產市場報告》顯示,1月份全國300城地產市場供應量環比下滑,宅地產供應隨之下降,各線城市供求兩端同環比均降,整成交量環比均降逾七成,收金總額降逾六成,如何判斷未來市場走勢,往往能通過地產成交的情況一窺究竟?
中指控股ceo、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黃瑜在2月3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相對樂觀,對未來的預判上,需要相對調高一點預期,從企業端來說,實際上過去已經面對了比較嚴控的政策環境,未來不會非常差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結束,應該是相對偏好的狀態。

1月300城賣地金額環比降逾六成!疫情後,全國房地產走向如何?

中指院數據顯示如下
中指院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地產出讓金2638億元,環比降低65%,同比下降23%,300城平均成交價則同比上漲46%、溢價率上升3個百分點,中指研究院地產出讓金TOP20排行榜顯示,杭州市1份攬金333億居首,全國300個城市整體樓面均價及出讓金皆漲,前六個月地產出讓金總額超15萬億元,同比增近四成,以杭州為代表的二線城市成為榜單主力,共有13個城市上榜,而一線城市中的深圳未上。
從全國數據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已出現了環比下行,雖然三四線城市房價繼續高位運行,但整體漲幅被拉動下行,二線城市供應量同環比雙漲,出讓金同比上漲,北京優質宅地產密集入市,一線城市供求同環比走低,出讓金同比增逾四成,南京攬金逾556億居首,三四線城市成交同環比雙降,收金縮水亦超過七成,部分城市較去年有所升溫。

1月300城賣地金額環比降逾六成!疫情後,全國房地產走向如何?

疫情影響做出分析和判斷需做調整
1月份宅地產總價前三分別出自廣州、南通、北京,其中廣州荔灣區宅地產收金82億元,北京則包攬了全國宅地產單價榜前4席,樓面價最高達到70070元/平方米,中指研究院研發中心地產雲事業部研究總監蔣雲峰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地產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危機,但是長遠來看,開發商最關注的仍然是地產市場,對於開發商來說,錯誤的地產投資,特別是拿到過高地產價的'地產王'才是最大的風險。
2月3日,易居房地產產研究院發佈的《100城居住用地產成交報告》顯示,從地產市場的週期角度看,2019年百城居住用地產交易市場正逐漸走出2018年的降溫通道,有微小復甦的可能,但因為1月份疫情影響,相關邏輯、分析和判斷需要做調整。

1月300城賣地金額環比降逾六成!疫情後,全國房地產走向如何?

第一季度交易會場比較冷清
而目前主要全國各地產加氫苯企業開工卻呈現明顯的下降走勢,長期的面對高成本,銷售難度較大的尷尬境地產,不少企業選擇停車待市,上海易居地產產研究院認為,供應量增長、庫存規模增加,增加了購房者議價的空間,全國範圍內庫存反彈的走勢使房企營銷壓力增大,四季度將非常依賴以價換量的策略,從具體城市來看,2020年1月,武漢和蘇州居住用地產供應規模較大,分別為358萬平方米和189萬平方米,受疫情影響,武漢此次預計管控時間將長於全國其他城市,所以地產市場面臨的衝擊也會非常大。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2020年第一季度,居住用地產交易市場會比較冷清,而第二季度是否回暖,特別大程度上取決於房企的資金狀況,若是資金狀況沒有明顯改善,那麼居住用地產交易市場的回暖會明顯滯後於住宅銷售市場。

1月300城賣地金額環比降逾六成!疫情後,全國房地產走向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