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比亞迪之刀

從全球各國對燃油汽車的時間表來看,油改電早已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鋰電池作為現階段最為行之有效的新能源解決方案,已經在全球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動力電池的產能嚴重過剩,競爭異常激烈。正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比亞迪最近拔出了新的戰刀——刀片電池,很有可能改變動力電池的行業格局。

比亞迪之刀

多年來,困擾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安全、續航里程、價格。一般來說,動力電池成本佔整車成本的40%,甚至還要更多,降低動力電池成本一直是電池供應商和主機廠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上個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透露,將於今年首次量產新一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比亞迪將刀片電池稱為“超級鐵鋰電池”,續航里程高達600公里,放電倍率將大幅提升,壽命長達 8 年 120 萬公里,成本還可以節約30%,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將提升50%。

比亞迪之刀

那麼,什麼是刀片電池呢?簡單來說,就是長電芯方案,通過增大電芯的長度,將電芯扁長化設計,來進一步改進電池包集成效率的技術。它不是某一個特定尺寸的電芯,而是基於不同需求可形成不同尺寸的一系列電芯。比亞迪除了在電芯做出改變,同時在Pack方式上也與眾不同,相較“電芯-電池模組-電池包”的傳統電池封裝模式,刀片電池相當於將“電芯”和“電池模組”整合在了一起,即CTP模式,全稱Cell To Pack,也叫無模組技術。在電池包總體積一致的情況下,因為傳統的電池PACK結構,有各模組的側板、端板、緊固件、橫樑、縱梁等組件,包內空間利用率大概在40%左右;而採用了CTP技術的比亞迪電池包,除去電池管理系統、配電箱等組件,包內空間利用率大概在62%左右,如有特別需求甚至可以達到80%,通過這種設計上的優化,電池包的體積比能量密度能夠得到明顯提升,而且結構變得更精簡,意味著電池包中的附加組件大大減少,也就是帶來系統能量密度的提升。也就是說同一輛車,採用CTP技術的電池PACK後,帶電量約增加20%-30%,續航里程也能提升20%-30%。

比亞迪之刀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高安全、長壽命的核心優勢基於磷酸鐵鋰技術的刀片電池安全性保障大幅提升,它的失控溫度遠高於三元鋰電池,同時電池組具有更高的整體剛性,抗變形、耐擠壓和穿刺的能力也更強,電池組內部短路的幾率接近於零。比亞迪獨創的七維四層電池安全體系,在每個維度跟層級都有對應的防護措施。其中,四個層級指單體、模組、電池包、系統,七個維度包括可靠連接、高壓防護、碰撞、過充、短路和熱失控,全方位有效的保護電池安全。技術和體系雙管齊下,比亞迪刀片電池,勢必將再一次定義全球動力電池安全新標準。

比亞迪之刀

對於比亞迪以電池起家的公司來說,自身研發的電池配套車輛,對於整車利潤和成本方面會較採用其他電池的車型將相對可控很多。當更低成本的磷酸鐵鋰電池能夠做到與三元電池車型續航里程相差無幾,這也可以看作是比亞迪對於寧德時代等電池供應商所下的一封挑戰書,力求撼動寧德時代在電池行業當中的霸主地位。從三元鋰電池回到磷酸鐵鋰電池時代,那麼電池的正極材料其實更為普遍,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不會佔用太多的資源,這對於市場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如果比亞迪確實能做到這種程度,那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鋰電池產業鏈,尤其是磷酸鐵鋰行業的格局。同時,我們更為期盼的是比亞迪全新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組真正裝上整機之後的表現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