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金融概念股託底,創業板出現調整,A股還有沒有新熱點形成?

在2月2日還沒有開盤之前,我曾做過新春行情之後的市場預測與展望。我當時說A股市場將會在2600點上方形成絕地反擊,莊嚴崛起。現在看來,在創業板和金融概念股聯袂走強的過程中,A股市場確實莊嚴崛起。

當市場迴歸到3000點上方時,我認為前期主力已經大功告成,3000點上方如此大的成交量,不得不說連續一週的時間,主力高位換手正在進行,為什麼叫高位換手?因為這麼大的量,市場股指雖然形成波動,但卻沒有形成強烈的上漲和快速下跌,說明主力正在高位換手,賣掉的很可能是前期暴漲的部分股票,重新接回的一定是目前市場尚處於估值底部的一些股票。除了金融概念股,我在2月3日-4日大膽預言,在病毒蔓延的過程中,今年上半年GDP堪憂,中國的虛擬經濟市場將會託底中國經濟,形成特立獨行的上漲。另外長期形成緊縮政策的房地產市場,大家也要引起高度關注。不排除今年中央對於房地產和基建等行業實行相對寬鬆的調整措施。


金融概念股託底,創業板出現調整,A股還有沒有新熱點形成?

所以3000點的保衛戰是誰打的?肯定是金融概念股。券商一鼓作氣,衝上3000點後開始休息。而今天在創業板形成快速分化時,大家再來看,我們前期所預測的熱點,居然逐步呈現出來。這些熱點是什麼呢?

部分週期性行業、房地產行業和機械行業的股票開始逐步走強。週三中國交建、中國船舶出現了漲停,中字頭的股票快速接過了創業板的接力棒,對於市場起到了強勢的支撐。水泥、建材這些基建板塊都表現得非常強勢。

我們來看一下,在房地產行業當中,金地集團,這個是我在春節之後第1期節目當中跟大家介紹過,如果今年上半年國家對房地產政策有鬆動或彈性放寬的話,大家要抓住幾個龍頭,金地集團是其中的一個龍頭。週三這隻個股在盤中快速上攻,一度封在漲停板上,後來上方有拋壓,只要龍頭表現較強,後面跟風盤將會不斷湧現。

我們再來看一下萬科,萬科是我放在金股池當中的一箇中線價值的股票,週三萬科的漲幅不如金地,但它也是逆勢而上。所以短時期內大家對於這個板塊要引起強烈的重視。

大家說這會不會是一日遊行情?我覺得對於這個板塊來講,他們具備的共性,盤子較大、估值較低、股價較低,還有一個最耀眼的共性,有相當多的股票都是國資概念股。


金融概念股託底,創業板出現調整,A股還有沒有新熱點形成?

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很可能在國資改革的政策推動之下,形成在資本市場的快速崛起,所以我想資本市場是一箇中國經濟轉型的戰場,但是不能說轉就轉。前期大家認為中國已經處在新經濟時代,我們炒股票就應該摒棄這些傳統行業的股票,什麼鋼鐵、水泥、建材,對於我們新經濟時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必須要朝著通訊、計算機、大數據、雲計算下手、新能源佈局。我想告訴大家,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經濟要想轉型,我覺得不能停留在空想上,要切合實際的,去把握轉型的先機。

它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小企業,它是一個國家。所以在資本市場上誰有話語權呢?當然是誰的權重大,誰有話語權,誰的資金多,誰有話語權。中國經濟一邊轉型,其實還在一邊釋放著改革的紅利。改革主要改哪個部分?當然我們要在這些國有企業當中尋找先機。這次事件好多國家也都非常羨慕中國,確實是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我們這麼多的病毒的感染者,國家把他們的醫療費統統都報銷了。而且我們在WUHAN的隔離政策做得堅決和徹底,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城市恐慌,這就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我們不知道在其他國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國家會不會免費救治感染人群?世界衛生組織給中國極高的評價,這個就是國有的力量。通過這次疫情,讓人們更加看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崛起,除了擁有天時地利,還有人和。


金融概念股託底,創業板出現調整,A股還有沒有新熱點形成?

什麼樣的人和?就是中國股民開戶熱情高漲。現在我們的開戶數到今天為止出現到了1.7億,也就是說中國有接近2億人口在參與資本市場,這已經不是機構博弈的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大眾參與的、具有人民力量的資本市場。西方的資本市場是資本家的市場,而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人民大眾的市場。中國開戶人數這麼多,在疫情期間,大家都在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投資。

中國A股市場確實具備做多的條件,你只要相信中國,你就可以做多中國。所以今年我想2020年也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元年。在轉型的過程當中,我認為必須是遊刃有餘、順勢而為,而不能夠出現較大的轉型危機。尤其是對於這些國有企業來講,大家一定要吸取2015年的經驗教訓。大家說2015年什麼經驗教訓?2014年的時候,國家出臺了融資融券的一些利好措施。通過連續的降息,激發了市場的參與熱情。那一次市場也是在創業板不斷創造奇蹟,瘋狂上漲帶動之下,導致整個A股市場形成了快速的井噴行情。

可是在市場接近6000點的位置上,管理層叫停了,認為市場存在較大泡沫,實際上那個時候如果不是政策干預,任由市場自由發揮。市場過前期新高6000點是有可能的,甚至是達到8000點也不是不可能。但為什麼不能呢?因為那個時候國資改革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

很多國有上市公司只是停留在政策下達,並沒有進行深入細緻的內部改革。沒有改革的市場,或者沒有深入改革的市場,就將它的股價再一次通過資金推動拉起,無疑會給國家和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也就國有資產的流失會是非常巨大的。所以2015年國家在國資改革這個問題還沒有準備充分的情況之下,叫停了市場多方的進攻,形成了一個去槓桿的快速打壓,所以2015年科技股票形成了重挫,A股市場也形成了一個快速的做空。

那一年的歷史性教訓,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記憶猶新,總之我是記憶猶新的。大家說現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也漲的這麼高,會不會再來一次打壓?我覺得還不到時候。這個時候疫情剛剛有緩和,A股市場剛剛上3000點,我們就對市場實施做空打壓,這絕不是一個很好的時候。不過我也在一個月之前曾經說過,在疫情沒有真正壓力緩解之前,A股市場不會形成較大級別的調整和做空壓力的出現。眼下我們把市場的這種震盪認為是科技股的一次正常技術性修整,也是A股市場高位換手之後重新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