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洛馬公司已經手握的項目有HSW-ab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空軍AGM-183空中發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陸軍陸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DARPA的陸基機動高超音速導彈(OpFires)至少4種高超音速導彈。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1878期 頭條獨家)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不小心就展示出自己軍工巨頭的實力,在F-35、F-22戰鬥機統治美軍、北約多國空軍之後,多項高超音速武器又落戶洛馬公司。洛馬正在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打造的HSW-ab高超音速打擊武器被曝光,這是空軍AGM-183空中發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之後,又一個由洛馬主導的高超音速項目。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HSW-ab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為吸氣式發動機,說明該武器可能使用了超燃衝壓發動機,該公司高超音速武器項目副總裁約翰-瓦利透露,HSW-ab導彈的定位很高,仍然處於保密階段,具體細節無法透露。2018年,洛馬簽署了第一份高超音速武器,即空軍AGM-183導彈,合同價值4.8億美元,這筆錢是用來概念開發的。2019年12月,又獲得了一筆9.98億美元的合同,主要用於關鍵設計審查前的研發。

2018年4月,洛馬公司獲得了超音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研發合同,之後該計劃被取消,於是AGM-183導彈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洛馬將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放在奧蘭多的導彈和火控工廠進行,目前洛馬公司與高超音速有關的研發合同總價值達到了35億美元,包括美陸軍、海軍、空軍以及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項目。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這種研究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進行飛行技術的測試,主要研發目的是打造一種能夠在戰術層面上使用的空射高超音速武器,這些技術會用到AGM-183導彈上。2016年,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就已經在研發中,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了洛馬公司1.473億美元,雷神公司也獲得了6330萬美元的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合同,作為洛馬的競爭對手。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可以看出,AGM-183導彈其實是在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下產生的,戰術助推滑翔(TBG)項目的目的是打造一種能夠以10馬赫速度飛行高超音速導彈,比中俄5倍音速的高超音速導彈更快。以10馬赫的速度在大氣層內飛行,最關鍵的兩個要點分別是材料和通信。材料需要承受2200攝氏度的高溫,在這個基礎上確保通信暢通,導彈與控制中心需要能夠建立指令聯繫通道。次級問題還包括導彈的機動性,命中精度等。這制導系統方面,洛馬公司在2019年8月也獲得了3.47億美元的合同,用來研發高超音速機體和制導系統、火箭助推器和存儲箱體。存儲技術主要給陸軍陸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使用,因此這份合同也是LRHW導彈前期研發工作的一部分。


美國同時研發四種高超音速導彈,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威脅最大


以上統計,洛馬公司已經手握的項目有HSW-ab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空軍AGM-183空中發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陸軍陸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DARPA的陸基機動高超音速導彈(OpFires)至少4種高超音速導彈,陸軍遠程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射程2000公里的大炮,其威脅最大,能夠部署在第一島鏈各島嶼上,對我內陸的東風導彈陣地實施威懾打擊,這也是美軍退出中導條約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