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大宋一块“牛皮”

说起宋朝,江湖有个传说——“富裕”!甚至于有了与霸秦、强汉、盛唐并称的“富宋”美誉。

就拿北宋来说,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别看每年给辽大哥岁贡30万(银10万两、绢20万匹),可是宋人精明,善于货殖贸易,通过宋辽贸易,大宋又将大把的银子赚了回来,实现了金钱回流。

简言之,花钱买和平,这买卖——很划算!

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宋钱入辽和北宋“钱荒”

嘿,起码在某些宋人眼中,不这么看。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在出使辽国时,在其所见的奏章中有曰:“臣等窃见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使本朝钱。”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郑价出使契丹,回来也说:“其给舆箱者钱,皆中国所铸。”

尽管宋、辽早已是平等的“兄弟之国”,可在当时的很多宋人眼里,辽国那是苦寒贫瘠之地,一直以来都顶着明晃晃的“蛮夷”帽子。

但在苏辙、郑价等人眼里,他们却看到:辽国人民不但市场繁荣、生活富足,而且用的都是——“宋钱”。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大宋一块“牛皮”


这就相当于,今天某些看起来贫弱的第三世界国家,却全都在用“美元”交易一样,看到的人,不惊掉下巴——那才是怪事!

如果宋人的钱真的多到自己花不完,宋钱成了世界货币,那也行,可事实是,在辽人大规模用宋钱的时候,此时的宋人却在闹“钱荒”!

所谓“钱荒”就是市面上流通货币明显不足,无论古今,“钱荒”都绝不是小事,往小了说,会让人吃饭不顺溜——物资流通不顺、商品贸易钝化,往大了说,就会导致社会体系的畸变甚至崩溃。

而这种景象,在北宋就扎扎实实的发生了!

看到这里,有朋友估计要支招了:印钞票啊!

嘿!那也得的得印啊!事实上,两宋朝堂一直在印钞票,也就是铸钱。但问题是,每年的出铜量有限,加上宋朝的商贸发达货币需求量大,彼时,大宋朝已经是铸币量赶不上流失量了。当然,这事后来催生了大钱、纸币,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之,当时的情况就是,大宋国的铜币,像流水一样都流向了北方的辽国。这导致,辽国尽管不产铜矿,但辽国却是名副其实的“宋钱区”。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大宋一块“牛皮”


二、贸易战

至于宋人的钱为啥都跑辽国。

这首先就要说澶渊之盟了。这个盟约定的岁币是银10万两、绢20万匹,可问题是,当时宋朝的白银产量其实很低——巅峰期也不过年产80万两,而这既要兼顾北宋帝国6000多万子民的人吃马喂,还要对帝国公务员“高薪养廉”,这导致宋帝国几乎不可能拿出足量的白银。

白银不够,铜钱来凑,所以就有大量抵扣白银的铜钱,被宋帝国交割给了辽国,这30万岁币兑换成铜币,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盟约换来了宋辽和平,也换了宋辽之间的榷场贸易。

这对两国来说看似双赢:宋需要辽出产的良马、牛羊肉,而辽需要的则是粮食、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等等。

在初期,确实宋帝国赚了一些便宜,《续资治通鉴长篇》称: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与辽人交易,岁获银四十余万两。这看起来,基本把岁币又给赚了回来,并不吃亏嘛。

但其实这里的四十余万两并不是纯粹的白银,而是涵盖了布匹、羊、马、骆驼等等价物的一锅“大杂烩”,有些牛、羊甚至都是“病猫”,没出榷场就有倒毙的。所以,这四十余万两的注水程度,可想而知。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大宋一块“牛皮”


不过,回过味来辽国人却一点不傻,也陆续开始玩反制措施:

第一招,反向售卖辽盐。盐这东西,中原地区并不缺,可问题是中原盐一直是官营,走私20斤就要砍头,盐价自然是居高不下。而辽国人就抓着这机会,在榷场售卖辽盐,赚的是盆满钵满。这逼的宋帝国最后在河北一带,干脆解禁私盐。

第二招,严控马匹。战马这种战略物资,辽帝国开始限制交易,想买——出高价。而这招,则逼得宋帝国转向去和西夏、吐蕃交易战马。

第三招,垄断丝绸之路。咱都知道,汉唐的繁荣,离不开丝绸之路带来的丰厚利润。可是崛起于北方的辽国,却生生切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而辽国自己则成了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中原的货物想出去,只能交给辽国;西域的货想进中原,也得交给辽国。至于价格嘛——只给批发价!这就相当于今天某些强势的市场,它们控制和垄断渠道,交易的价格自然也只能由这些大市场说了算!

这几招下来,原本就不算丰厚的利润空间,被压榨的更为狭小,等到宋仁宗时期,在宋辽榷场,宋帝国已经成了贸易逆差国。仁宗皇帝自己也无奈的说道:“先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计利。”意思就是说,保持联系不断就行,挣不挣钱的不计较了。

事情发展到后期,为了进一步盘活国内贸易,辽国甚至开始私铸“宋钱”,至于私铸的手法嘛——你懂的。

反正,这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的银钱外泄,“辽国钱成堆、大宋闹钱荒”,最后甚至逼得大宋开始自掘坟墓的超发纸币。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大宋一块“牛皮”


基辛格曾说: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但在一千年前,却是“货币在手,天下我有”,手里抓着钱的,才是真大爷!

结语

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都很难有真正的和平共处,更何况是强国与弱国之间。号称奇迹的“宋辽和平”,不过是建立在宋帝国的不断补贴、妥协之上,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友好。

其实,面对综合国力更为强劲的辽国,宋帝国与之缔结的屈辱盟约,已经天然将自身置于弱势一方。这种弱势外交甚至影响了宋人的血脉与勇气,这种百年和平的假象让宋人酣然入梦。直到多年之后的靖康之变,沉睡的臃肿胖子才会猛然警醒,但那时付出的代价,却是几乎整个民族的毁灭!

参考文献:易邮币卡《身为辽金故地的东北地区为何能出土大量宋钱?》、人神共奋《宋朝不会打仗?那是因为更擅长“贸易战”》、袁一堂.《北宋钱荒:从财政到物价的考察》、《续资治通鉴长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