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香醋之都——江苏镇江

镇江香醋又称镇江醋。是江苏镇江的地方传统名产,属于调味品。香字说明镇江醋比起其他种类的醋来说,重点在有一种独特的香气。镇江醋属于黑醋、乌醋。 创制于1840年,驰名中外,1909年开始少量出口。镇江香醋在国内曾5次分别获得金牌奖、优等奖、一等奖等,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


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五大特色。其色泽清亮 ,酸味柔和、醋香浓郁、风味纯正、口感绵和、香而微甜、色浓而味鲜,且久存其质不变,并更加香醇。与山西醋相比,镇江香醋的最大特点在于微甜。尤其沾以江南的肉馅小吃食用的时候,微甜更能体现出小吃的鲜美。


香醋大曲

镇江香醋的酿造是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大曲(麦曲)为糖化发酵剂进行酿酒。在这个过程中先是由曲霉所分泌的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同时又由酵母菌所分泌的酒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香醋之都——江苏镇江

古法酿醋——翻醅

大曲在酿制镇江香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功用是作为糖化发酵剂,同时它的分解蛋白质、产酯等功能与镇江香醋特有的风味、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

镇江香醋制造麦曲一般在阳历7月至8月间,此时正当荷花盛开,莲蓬结子的高温季节,所以制成的曲称为"伏曲"。大曲经不少于8个月的贮存后才投入使用。

大曲(麦曲)是由小麦、大麦和碗豆为原料经过大小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小麦含有丰富的霉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具有适当的粘着力,特别适合大曲的生产。如使用大麦,必须添加适量的豆类以补足营养成分和粘着力。镇江香醋大曲使用生料制曲,在贮存期内,镇江地区独特的温度、湿度、微生物条件与生料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曲块上自然形成多种微生物共存体系及复杂酶系。镇江香醋大曲酶系全,液化、糖化能力强,代谢产物多,在整个酿造过程中,产出多种有机酸,如:醋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葡萄糖酸、柠檬酸等,此外还有氨基酸、还原糖、酯类等。还产出许多有益的风味和香气物质,这是形成镇江香醋独特风味的物质基础。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64万人,城镇人口227.72万人,城镇化率71.2%。

镇江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南部,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中枢。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长江流域第三大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截至2018年底,镇江市拥有A级景区3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14家。

镇江市区多佳景,城北有金山、焦山、北固山,或屹立江中,或雄峙江岸,由长江组合成天然三山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城南有起伏的南山,掩映着鹤林、竹林、招隐诸寺,并由西向东嵌入城中,构成“城市山林”景观。古运河从镇江进入江南,由北往南折东,逶迤城中,汇入江南运河。西津渡古街全长1000米,存有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主城区有宝塔山公园、伯先公园、河滨公园、梦溪园、赛珍珠旧居等景点,还有保存完好的三国东吴铁瓮城遗址。镇江市区东部有山上矗立“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的圌山风景名胜区。句容市有佛教“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和以“宝华玉兰”著称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集江南名山、道教胜地、革命根据地于一体的茅山风景名胜区。镇江有全国重点寺院宫观4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