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1、面线糊

面线糊是以福建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

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2、糯米粿

糯米粿是潮汕民间的一种传统粿类。以前逢年过节是各家各户必备的粿品,是潮汕人最喜欢的小吃,是粿品类的佼佼者。

以前潮汕民间传统做法是粳米粉蒸熟后冲开水做成粿皮,现在用面皮做成的糯米粿是一种创新做法,代替传统的米皮,这样做成的糯米粿既方便,外观好看又好吃,是小吃中的佳品。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3、炒肉糕

炒肉糕是福州的传统名小吃,就是用地瓜粉、白糖和水调和成浆 ,然后放铁锅里用猪油炒出来的膏状甜食,色泽白透,富有弹性,形态有点像果冻。

没有肉为什么叫“炒肉糕”呢?猪油就是肉。过去福州一带农家娶媳妇,新娘子进门下厨,婆婆考的第一项厨艺,便是要做一道“炒肉糕”。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4、福州鱼丸

鱼丸传统名点,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食品。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

福州鱼丸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5、千页糕

“千页糕”,是福建大名鼎鼎的特色面点。它如千层叠嶂,香润软糯、入口溶化,常被选作筵席的甜点。

特别是福州的味和“千页糕”,油润无渣、吃不粘齿,味道清甜。扬名了数十年,一直深受群众喜爱。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6、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特色美食,有“鼠曲小草包山珍”之说,以“鼠曲草”和米浆为原料,舂打成糍,加上香菇、黑木耳、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制成包子。

鼠曲草是一种叶子毛茸茸的小草,春天会在田间开小黄花,泰宁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暖菇包敬土地神,祈祷新年的丰收。

6道硬核下酒菜,福建人吃过几道?全吃过算“美食家”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感谢阅读,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