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果没有明末农民起义,后金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吗?

鹏举张说天下


如果没有明末农民起义,后金是能够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只不过过程更加漫长和艰难而已。明末农民起义是明朝灭亡的催化剂。没有明末农民起义,明朝也撑不了多久。

我们来假设或者是穿越一下。如果明末年间没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明朝就会有更多的野战部队调往关东。国家的经济也不会捉襟见肘。满清要想入关问鼎中原的难度就更加大了。但是这不代表满清不能够问鼎中原。

满清在没有入关之前,就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无论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无法与明朝相提并论。在和明朝的战争中纯粹就是抢劫财物。根本就没有入主中原,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此时的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了。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满清能够入关成功纯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中国的全面落后,始于明朝。明朝后期,政治极端黑暗,朝政被一批极端腐朽的宦官和大官僚把持着。东林党一直是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后金经过不断的政治改革,重用汉人。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慢慢的超越了明朝。尤其是后金的军事实力,在当时东亚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没有明末的农民起义,后金也一定能蚕食鲸吞大明王朝。后金能够取代明王朝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偶然。个人意见欢迎讨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广元飞龙


假设明朝末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金是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根大家一起简单的探讨下!

首先,明末崇祯皇帝是个非常勤奋的皇帝。虽说到了他当这个皇帝的时候,国家已经变得非常穷了,国库空虚,老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又遇饥荒,百姓之间甚至“换子相食”。

士兵们长时间得不到饷银,逼的部分士兵不得不 “变兵为匪”,残害老百姓。而朝廷赈灾的银两都被下面的大小官员贪污了,拨给戍边士兵的饷银也被一些将军们喝了兵血,真的是越穷越折腾,越折腾越穷。

逼的老百姓们不得不造反,不造反会被饿死,造反或许还有条活路。

这样就逼的朝廷派出大量兵力去征剿,给了后金有了可趁机会了。

其次,如果没有农民的起义,大明就无需两线作战了。这就等于无形中多给了崇祯皇帝几年时间,或许以崇祯的勤奋加努力,在这几年里,能够把这个外强中干的国家扭转局面呢?在实施铁腕手段,从那些贪官们嘴里撬出些银两,来填补国库的空虚。

有了银两,将士们当然愿意为其卖命了。

而且当时镇守辽东的是大明的最精锐部队,拥有比后金先进的火器,镇守的将领也都是骁勇善战的将军。前有袁崇焕大败努尔哈赤,后有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三位镇守辽东。清军多次攻打都无功而返。

如果没有发生农民起义的话,崇祯皇帝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后金,兵力、银两也得到了充足,精神也不会崩溃了,也就不会胡乱猜疑,忠奸是非不分,乱杀忠臣了。

袁崇焕也就不会枉死,洪承畴、吴三桂也就不需要投降后金了,后金就更不可能入主中原了。

因为他们连山海关都过不了,又何来入主中原这一说呢?

但是,历史是没有假如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历史,以史为鉴,是人类在推进着历史,而不是让历史改变着我们。

欢迎阅读加关注,谢谢!


孤独使者


“明朝的灭亡亡于崇祯皇帝的决策,亡于君臣离心,亡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亡于连年不止的辽东战事,亡在后金精明果敢的杀伐决断……各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灭,造成崇祯的悲剧。”

先来说崇祯,作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一直以来留给后人的印象就是登基以来勤于政务,励精图治,日思夜想的就是怎样将大明这艘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巨轮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这期间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功绩,比如一上台即将祸国殃民的九千岁魏忠贤拿下,重创阉党,让天下人无不拍手称快;他果断重新启用了崇文尚节的东林党人,颇得文人集团的支持,政治呈现清明中兴的气象。

然而是人就有缺点,崇祯的缺点就是猜忌心重,反复无常,过于天真,死要面子,缺乏一个君主应有的果断和冷静。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大胆启用袁崇焕主持辽东局势,但很快就因为袁崇焕斩将而起杀心,将其召回凌迟处死,袁崇焕的副手祖大寿闻此心寒,竟率军出山海关投降了满清。据说崇祯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但此种自毁长城的举动,无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时代君臣实际上已经离心离德。崇祯虽然启用了东林党人,但对于文官集团还是颇有猜忌和防备,加上他本人的严苛,一边任用大臣做事,一边却在后面虎视眈眈,大臣动辄得咎,一旦被崇祯看不顺眼,轻的被撤职,重的被处死甚至凌迟,这得有多大仇多大恨,可见崇祯也是非常冷酷和残忍的,这就让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噤若寒蝉,不敢发声。崇祯这样做相当于堵塞了自己的耳目,有识之士纵然有报国之心,但为了生命安全,相信也会敬而远之,国家也就没有了人才可用。

有一个例子足可以证明君臣离心离德之远,在农民起义军攻陷京城之前,朝中上下建议迁都南京暂避风头,崇祯也有此意,于是召开御前会议讨论,迁都相当于逃难,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实在难以开口,于是他屡屡暗示首辅魏藻德,意图通过首辅的嘴迁都,然而一问魏藻德,这人虽心领神会却没有开口,群臣无语,崇祯再问:“爱卿有何良策?”魏藻德只是将跪着的身子俯的更低,还是低头不语,气的崇祯踢翻了龙椅……首辅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臣子,可见君臣已经形同陌路。

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也让崇祯焦头烂额。崇祯无疑是倒霉的,他登基的时代正赶上小冰河时期,连年干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破屋偏逢连阴雨,为节省开支,有大臣建议裁撤缩减驿站事业,被崇祯采纳了,被裁撤队伍中的一个驿卒不得了,端我饭碗,我就造反,这个人就是李自成,大旗一挥,应者云集。李自成后来成了闯王,同时有了“均田免赋”、“迎闯王、不纳粮”等深得民心的口号,神州大地彻底燎燃。

崇祯慌忙调集帝国军队围剿,开始官军是占优势的,很快扑灭了几股大的起义,眼看形势向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崇祯冒进的心态又出现了,他命令正在潼关坚壁清野的大明将军孙传庭率军出击,孙传庭首先是拒绝的,官军守住关口不与农民军决战,等养足精神趁农民军粮草不济,精神放松的时候效果会更好,但崇祯多疑,连连斥责孙传庭拥兵自重,意欲何为?这样的话语令孙传庭坐卧不安,不得已硬着头皮率军与农民军决战,正中李自成下怀,明军大败,孙传庭战死,本可以挽救明帝国的一位明将葬送在崇祯手里,大明也丧失最后的希望。

最终李自成拿到了通往北京的钥匙,一路过关斩将,明军一溃千里,这最后的关头,李自成自己倒是给了崇祯又一个机会,在北京的大门口,他致信崇祯,表明自己被逼无奈,如果崇祯愿意册封他为王,将陕西分封给他,朝廷不再干预,他愿意撤兵称臣,崇祯此时又死爱面子的坚决拒绝,他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

蠢蠢欲动的后金也让辽东这个帝国北大门岌岌可危。有明一朝,来自北方边患始终困扰历代皇帝,帝国干脆将首都也定在北京,天子守国门,但始终也没能彻底解决问题,为什么呢,想想江山也是从北方民族手里抢过来的,人家时时刻刻想着打回来,就能理解了。

满清崛起于白山黑水,是努尔哈赤凭借着先人遗留的13副铠甲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经历了刀与火,血与水,几乎是刀尖上生活,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想想经历过这么多磨难的敌人多么可怕,自小就长在深宫中锦衣玉食的崇祯呢如何能敌。明军惊异的发现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第一反应就是要竭尽全力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明军数十万大军分路出击,努尔哈赤没有胆怯,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很快将明军击败,各路明军全军覆没的惨状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战役,明帝国彻底丧失了辽东地区,努尔哈赤带着对明朝的“七大恨”继续征战,先后打下锦州、辽阳等东北大城市,明帝国对东北已经失去实质性的控制。

连续征战,国库自然空虚,为了增加收入,只能增加赋税,帝国又推出了“辽饷”,这更加剧了社会矛盾,民心尽失。

综上可以看出,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时间的早晚,农民起义只是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农民起义,它也会亡于时代,亡于人心,亡于失策。后金入主中原除了它的君主前赴后继,秣马厉兵,也是在对的时间抓住了正确的方法做了正确的事。

以史为鉴可知古今,读史使人明智!感谢您的阅览,巷陌观史为您寻找历史背后的历史!感谢点赞!


巷陌观史


这个问题很搞笑。

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明军的尸体都已经在辽东凉透了。毕竟清太祖努尔哈齐和明朝决裂是在1618年,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开始时间都在9年后的1627年了。

这九年间明朝真正压制可满洲吗?答案是否定的,要不然满洲怎么席卷辽东,连续战胜明朝。若不是满洲内部出现问题,明朝还会被打的更惨。

当然满洲的内部问题是由于清太祖努尔哈齐割汉人韭菜的民族政策导致的,所以努尔哈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镇压辽东汉人反抗这方面,没功夫去收拾明朝。

但是明朝这九年间的表现如何?可以用不合格来形容。明朝为了筹集军费,先是括天下库仓余积、借支南京工户两部五十万,才勉强搜集到230万两白银。但是这笔钱很快就因为连续失败而打了水漂。

之后明朝就祭出了加税大法,前后三次:

其浙江十二省、南北直隶,照万历六年会记录所定田亩,计七百余顷,每亩权加三厘五毫。

每亩已加外,再加三厘五毫。

命各省直田地,每亩再加派二厘,以敷兵工二部之用。

这三次加税总共搜刮了600多万两白银,但是毫无疑问全都打了水漂,而且还加剧了社会矛盾,最终成为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源之一。这是因为明朝坐拥大量田产的宗室、勋贵和士绅有不上税的特权,所以田赋全都摊派到底层百姓头上。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

然后农民大起义从陕北开始,最开始只是饥民打劫大户,抢夺赖以为生的粮食。但是得益于明朝喝兵血的优良传统,以及军费优先供应辽东导致其余各阵大规模欠饷,所以大量明军士兵逃亡,其中不少人投奔了农民起义军。

这时候还有满洲对起义军的助攻,因为清太宗皇太极五次破关,除了大量消灭明军之外还掳走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尤其是破坏了明朝京畿一带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严重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再者,大量的明军也被明朝送到关外,因为辽东战场优先。其结果都是送人头,不完全统计大清入关前至少消灭了30万明军,很可能超过40万,这其中几乎包括了明朝全部的精锐部队。尤其是松锦大战明朝最后的野战部队被清军消灭,此时清朝入关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起义军由于得到了清军的助攻,再加上大量逃亡明军的加入了提高了起义军的战斗力。所以最后李自成脱颖而出,成为了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李自成得成功,说到底运气的成分还是很大,毕竟满洲拉了绝大多数的仇恨,最后李自成摘了这个大桃子。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敲响大明朝丧钟的农民起义拉开序幕。要论明末义军最具威胁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了。终崇祯一朝,这两位义军领袖与明廷纠缠了十七年,最终埋葬了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朝,逼死了被众臣耽误的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早已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洲集团,褪去了后金粗糙的装备,换上了大清狰狞的坚甲利炮。他们要趁着中原鼎革,大顺与大明两败俱伤之际,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事。

如果没有农民军在后掣肘,后金能否独立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呢?

如此脑洞大开的问题,咱们不妨大开脑洞的分析一下。

一论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明末农民起义起于陕北,从天启末年陆续开始。由于民生凋敝,天灾不断,明廷由于辽东战事而多次加征赋税,导致流民不断。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

崇祯四年,义军进入山西作战。原本各自为战,分散流动的义军开始联合。

崇祯六年,在高迎祥的统一指挥下,义军已经有20余万之众。开始大兵团协同的义军具备了与明军激烈野战攻防的能力。于是义军通过不断的穿插迂回陕西、河南、湖南、四川等地,避开明军主力,各个击破明军驻守的城池。牵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明军兵力。

崇祯七年和崇祯八年,义军分别遭到了明军陈奇瑜部和洪承畴部的严厉征剿。虽然义军遭受了重创,闯王高迎祥也战死,但义军仍然攻破了明中都凤阳,烧毁了明祖陵,明廷朝野震动。

在十三年的艰苦征战中,义军经过了发展壮大,受挫跌入低谷,再二次壮大,又遭受打击的起伏。

崇祯十四年至十六年间,以李自成为首的义军相继占领了洛阳、襄阳,突破了明军主力的战略围堵,而后三打开封,在潼关全歼孙传庭主力,拿下西安,席卷关中。已形成东进中原,北上出山西与大明朝争夺天下的态势。

义军的另一支张献忠部也已饮马长江,效法当年陈友谅顺江而下,觊觎江南半壁。

天灾人祸集中爆发的崇祯一朝,基本上就是在这些吃不饱,没活路的“流民”不断突破生死极限、完成浴火重生的过程中消耗殆尽了。

也许,只有当年要过饭的朱元璋才能对这波澜壮阔的景象感同身受。

二论后金实力的分析

后金,就是当年“成化犁庭”幸存下来的建州女真。

公元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大明朝的建州卫都司龙虎将军努尔哈赤脱离明廷序列,自立为后金汗国的天命汗,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反明。

到了1636年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之前,后金以沈阳为中心,已经牢牢地占据辽东全境。

趁着明朝内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后金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剪去了明朝东西羽翼,使得原本处于对后金合围态势的大明,反而陷入后金的反包围。处于两线作战,不断消耗的劣势。

皇太极时代的后金,不但继承了努尔哈赤凶悍的战法,也逐步引进汉人的政治制度对原本落后的后金体制进行改革。继续加强满八旗的同时,扩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仿效明朝的体制,改元称尊,延揽各族人才。逐步形成了入主中原的战略意识。虽然后金的人口,兵力相较大明都远远不如。但不要忘了这是一个新兴的集团。从萨尔浒大战起,到努尔哈赤倒下的宁远之战;从宁锦之战的失利,到逐步拉近与明军的装备差距;从努尔哈赤时代的一味屠杀,到后期收编汉人和策反明军,最后清军入关逐鹿中原的主力基本上就是改变后的明朝降军。

后金的其兴也勃焉,正好对标明朝的其亡也忽焉。

三论明朝灭亡的根源

1、天灾人祸,南涝北旱,粮食歉收,大量失去土地的饥民成为流民,逐渐成为明末最具危险性的破坏力量。

2、因为辽东战事起而自万历末期以至崇祯逐步增加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直接导致了明末农耕经济的破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的爆发,也宣告了明末财政到了崩溃的边缘。

3、万历怠政导致那些原本各自上书的言官们,逐步的依附于有威望的重臣门下,以增加话语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朋党。万历一朝,最大的政治遗产不是张居正的改革,而是这臭名昭著的党争。

像后来的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甚至阉党等等,从之前简单的政见不同,慢慢的发展到左右政策,打压对手,扶持同党,最后竟然变成了不分是非,只要不是同党就残酷打击,不顾国家利益的地步。

直到李自成兵临城下了,朝廷上的党争也没有停息。深受其害的不只是崇祯皇帝和他的将领们,他的祖父和兄长又何尝不是呢?奈何大明朝已经回天乏术了。

结论

有句老话说的好,“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隆”。这句话很适合后金的走势。

相比较末世的大明朝,军事策略的得失成败只是表面问题。核心问题是帝国上下人心尽失,皇帝濒临崩溃,举措失当;各级臣工各怀鬼胎,阴奉阳违,大明从里到外俱已烂透。

历史没有如果,即便没有农民起义,明朝也必然会被新的力量所取代。后金也好,大清也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南北镇抚司


大家好,我是奇趣讲史,我来为你解答。

如果没有明末农民起义,后金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



一个国家的未期,就如一个老旧的房子,一不小心就会塌陷灭亡。然而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内忧外患、自然灾害、军事力量下降等诸多原因。

没有明末农民起义,后金能取代明朝的因素

明神宗怠政,让明朝从攻击变成防御阶段

由于深受明神宗信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期腐化堕落,大肆谎报军情,骗取军功封赏,军事打击目标上偏袒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势力,致使明末边患严重,并最终导致清朝入主中国。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明神宗。” 1617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反明,两年后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明朝对后金从此转为战略防御。



明思宗的治乱,让后金迅速崛起

1629年爱新觉罗·皇太极改采绕道长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焕紧急回军与爱新觉罗·皇太极对峙于北京广渠门。经六部九卿会审,最后杀袁崇焕, 史称己巳之变。其后爱新觉罗·皇太极多番远征蒙古,终于在六年后 彻底击败林丹汗,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五次经长城入侵明朝北直隶、山东等地区,史称清兵入塞。当时北直隶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生。 辽西局势亦日益恶化,清军多次与明军作战,最后于1640年占领锦州等地,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投降,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



1632年(明崇祯五年,清天聪六年),后金皇帝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大举进攻林丹汗。后金军冒雨西进,越兴安岭至 达勒鄂漠(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若尔)。林丹汗不意敌军突至,渡上都河西奔,部众沿途散走十之七八。林丹汗逃至喀喇莽乃(今内蒙古商都),闻追军将至,仓猝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又西渡黄河而南。后金军在追击中飞骑散发布告,瓦解察哈尔部众。皇太极进归化城后,兵骑四出,俘获甚众,土默特余部亦降于金 。



后金没有农民起义的帮助,也能成功干掉大明。从军事,国力,和政治方面明朝都无法打败后金了,风雨过后的老房子经不住一点折腾了。

引用资料:

————《明史》


奇趣讲史


明末农民起义和后金,是明朝灭亡的双重因素,二者是互相作用的,明末农民起义分散了明朝的兵力,使得明朝陷入内外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而清军在关外的军事行动则进一步拖住了明朝的精锐部队,并且让明朝陷入财政危机(耗费巨资修筑并巩固关宁锦防线),以至于不得不加派“三饷”中的“辽饷”,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使更多的农民加入起义军的队伍中之。因此无法撇开二者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影响去谈论明朝灭亡的原因。

如果硬要排除明朝农民起义的影响因素,来对明清的胜负做出预测,则清军依旧是可以入关的。因为在在清军入关之前,其经济与军事方面的能力已经胜过了明朝,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明军面对清军的攻势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连自保都做不到。

后金第一次击败明朝,是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四路出兵,意图攻击后金的赫图阿拉,但不幸的是,四路明朝军队被后金各个击破,明军全军覆没,出兵协助的朝鲜也被击败,明朝在辽东彻底陷入了被动。后金此后乘胜追击,相继在后来的两年之中攻陷辽东重镇辽阳和沈阳,明朝大为震动。在此后的几年中,辽东局面对明朝越来越不利,直到天启六年的宁远之战,明朝才稍微遏制住后金的势头。此时,陕西的民变才刚刚开始。套用一句经典的公式:在农民起义军痛扁明朝之前,努尔哈赤已经痛扁明朝了。

但努尔哈赤并不具备更大的野心,他只想当辽东的主人,对于逐鹿中原,他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因为努尔哈赤发动战争大多是为了劫掠财富,粮食和人口;对于被劫掠的汉人知识分子,他一律当成奴隶,而没有去考虑如何利用这些人的能力,进行更大事业的开创。但皇太极继位之后,情况则变得不同。皇太极的野心明显要高于努尔哈赤,他的目标不仅限于称霸辽东,而更想成为天下共主,因此他对后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己的权力,改变“军事民主制度”的参与,于是皇太极利用各种理由,将与他齐名的其他“三大贝勒”削职,贬谪,权力由此集中在皇太极手中,这是后金实现封建化的重要一步;同时,皇太极颁布各种法令,缓解后金境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努尔哈赤在位时,对后金其他民族采取严酷的压榨和剥削政策,其他民族在地位上地狱女真人,皇太极一改此制,规定汉人可以获得后金“民户”的身份,在政治地位上与女真平民等同,《离主条例》的颁布,限制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从而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奴隶一定的权利,从而缓解了阶级矛盾。

这些措施都表明,后金正在从一个奴隶制的政权向封建政权转变。与此同时,政治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仿照明朝,设置中央官僚组织,完善了国家统治机器,将统治秩序规范化;与努尔哈赤不同,皇太极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重用汉族官员,并且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这些汉族官僚在女真封建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一切就绪后,形势彻底发生了变化。与明朝对立的,不再是向匈奴,突厥,甚至它的宿敌蒙古一样的游牧部落,而是性质与之相同的稳固的封建政权。这代表着,后金已经具备稳定立足实现对自身势力范围长久统治的能力,尤其是后金的农业政策,更是剔除了经济结构中鱼牧的不稳定性因素。但对这一切,明朝是没有意识到的,袁崇焕所谓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便是建立在“后金还是不稳定的非农业政权”基础上。

在面对如此政权之时,明朝是没有胜算的。因为明朝的军事,经济方面早已出现问题。军事上实行的卫所制与军户制度,令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退化;后来采取的营兵制,也没有能够改变明军作战力低下的问题,反而加重了将领吃空饷,喝兵血的问题。边境的将领为了应对蒙古的威胁,养了一大批家丁——即私人武装。家丁制度的出现,与蒙古的作战风格是息息相关的。明朝时期,蒙古分裂为诸多部落,其不再具备夺取中原政权的野心,每次出动也以抢劫为主,因此每次出兵虽多,但却是各自为战,毫无纪律,作战是分散为无数小股部队,抢完就走。在面的这类“散兵游勇”之时,几百精锐的家丁自然是够用的。

然而,后继的部队,却与蒙古大不相同。首先,后金部队具有制度化的编制,作战单位非常明确;各个不低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很强,纪律性极高。同时,后金部队具有重装骑兵,这是明朝无法应对的。因此,面对后金,仅仅凭借击败个家丁,是完全不够的,但其他部队也指望不上,于是结果只会是无尽的溃败。更要命的是,后金的部队攻城能力极强,其攻城器械完备,这也是为何后金能够在萨尔浒之战后接连攻破辽东大城市的原因。能攻城,能野战,这样的部队,明军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中没有遇见过,因此根本抵挡不住。

军事上的劣势,本身是可以通过经济和制度来弥补,如果后金一直是个不稳定的奴隶制政权,明朝的确可以在一定情况下拖垮它。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皇太极的改革使得明朝最后这一点希望也破灭,后金不但不会被拖垮,反而因为新生而生命旺盛 ,国内矛盾相比明朝要小得多,制度的柔性较大,便于根据形势进行不断改革;而腐朽的明朝,其制度已经固化,如同一潭死水,党争严重,国内矛盾突出。但因为军事上的劣势,明朝却没有能力消灭后金,于是只能和后金拼消耗。没落的政权与新兴帝国拼消耗,显然是没有胜算的。

所以,即使明朝没有农民起义作为“内忧”,其也必将被清朝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庭州行者


明末时没有农民起义后金(后来国号改为“清”)仍然可以入主中原灭掉明朝,只是过程更艰难年头儿更长。后金的“天命大汗”努尔哈赤(清太祖)发布“七大恨”起兵反明是在1618年(明万历46年)。决定明朝无力再主动进攻灭掉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是在1619年,明军兵力是后金军的5倍以上,被打的大崩溃,明朝的腐朽无能暴露无遗:一是大冬天冰天雪地的去进攻努尔哈赤,明朝决策者脑壳里肯定有屎,从南方调遣来的明军根本不适应这种气候,机动速度和战斗力大打折扣,后金军是土生土长不受什么影响。二是搞“分进合击”,可各路人马各有各的步调儿,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后金由此掌握了进攻的战略主动权,逐步攻占蚕食辽东的大片土地。1626年(天启6年)“宁远大捷”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一度遏制了后金军的锋芒气势,可袁崇焕在1630年(崇祯3年)被冤杀,明朝无疑是自毁长城。从1629年(崇祯2年)到1642年(崇祯15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清太宗)前后5次率兵绕开山海关攻进中原,一路攻城掠地烧杀掳掠,太多的明军在当缩头乌龟,哪有战斗力?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1627年(天启7年),屡遭明军镇压屠杀,李自成在1630年也就是袁崇焕死的那一年投奔“闯王”高迎祥参加起义军的。要说灭亡明朝,论资历李自成还是努尔哈赤的“晚辈”。即使没有农民起义,明朝的政治腐朽,崇祯多疑猜忌摇摆不定,明军渣渣的战斗力,将帅要么被朝廷坑死杀掉,要么倒戈降清。有个尖锐的对比,就说吴三桂磨洋工当缩头乌龟,坐视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在煤山上吊,一旦降清打明朝打起义军的战斗力如同火山爆发,当了汉奸居然卖命的很。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立志成虫


如果没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清朝应该也是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但时间会更加漫长,清朝想彻底灭亡明朝吞并全国非常困难,很可能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众所周知,明朝与后金暨满清作战陷入困境完全是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造成的。


在明朝与后金暨满清的战争中,袁崇焕是唯一对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军主力保持全胜的明朝名将,是后金军真正的克星。

袁崇焕这样一位赤胆忠心明朝头号抗金名将,却被中了皇太极一伙反间计的崇祯帝千刀万剐传首九边,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让明朝将领人人自危离心离德。

比如大凌河之战,袁崇焕的爱将祖大寿就杀害另一位爱将何可纲投降皇太极,虽然祖大寿后来又反叛后金继续为明朝守卫锦州,但何可纲遇害张春被俘,明朝实实在在的损失了至少两位抗金名将。

崇祯帝一错再错,后来又冤杀了袁崇焕的好友孙元化,而孙元化是明朝名将中唯一的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被崇祯帝冤杀也是明朝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孙元化本来已经劝说反叛的部下孔有德接受明朝招安,而孙元化被崇祯帝冤杀,让走投无路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孙元化的部下带着一万多人的舰队与西洋火炮投降皇太极,从此以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对后金的舰队与火炮优势。

因此即使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崇祯帝即使全力以赴投入全部军队对付皇太极,仍然打不过清军。松锦大战就是证明。

松锦大战,洪承畴统帅十三万明军主力,给清军巨大压力,但因为崇祯帝瞎指挥,逼迫洪承畴与皇太极决战,结果明军一败涂地,洪承畴祖大寿等被俘投降清军,曹变蛟等一百多明军将领被清军屠杀。



如果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清军即使在松锦大战以后在明清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但要攻占北京灭亡明朝非常困难。

毕竟山海关在明军将领吴三桂的控制之下,让进攻北京的清军主力有后顾之忧。

而且清军主力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几万人,这一点兵力是绝对不可能吞并全国的。

即使清军攻占北京,也最多只能控制黄河以北地区,无法彻底灭亡明朝吞并全国,毕竟清军十几万人的数量太少了。

而历史上清朝能够灭亡明朝,完全清朝与大汉奸吴三桂打着讨伐李自成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大量明朝军队投降清军,使清军的兵力得到很大补充。比如左良玉死后,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全部投降,完全解决了清军兵力不足的问题,为清朝灭亡南明吞并全国解决了兵力问题。

综上所述,没有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清朝无法彻底灭亡明朝吞并天下,最多像东晋南宋那样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厚德载物49847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失水准。

流寇和建奴鞑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从崇祯年初期流寇出现,在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等几位总督的打击下,献贼李闯都好几次差点被赶绝,但每到这个节骨眼,就会有东虏入寇,明军不得不把剿匪的部队撤回堵建奴。流寇得到喘息之机,他们老营的几千兵马是核心,只要老营不灭,几个月又能拉起几十万大军,原因无他,流民太多。

流民多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辽饷,明朝后期为了征收商税矿税,打了几代人的口水战,到崇祯年,干掉能收商税矿税的阉党,东南商贾培养的东林党执政,一句不与民争利就堵死崇祯收商税矿税的路,别的不说,盐税,洪武年能收一千多万两一年,崇祯年就百把万。茶税,一年就二十五两……商贾和士大夫们在打发叫花子,吃相再难看点,这点施舍都可以不给你。国家没钱,皇帝内帑也是空空如也,崇祯自己都只能吃干喝稀穿补丁。那辽饷每年600万两哪来?只能收农税。

我们再说说土地,因为士大夫免税,所以举人、致仕官员名下有大量的诡寄土地,加上兼并,中国交税的土地由洪武年的800万顷,降到崇祯年400万顷。国家运转的税收和几百万一年的辽饷,就从这点自耕农头上出,只要碰上点灾荒,就能把农民赶绝,但是官员们不管,也管不了,收不上来粮,自己穷死不说,年底考核就罢官滚蛋。破产农民就是李闯献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兵员。

现在梳理一下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600万辽饷,文官漂沒200万,辽东军阀得400万,宁锦防线搞了又搞,大量银子砸下去屁用没有,能和建奴稍微砍一下的野战之军一支没有,关宁铁骑就是个几把。文官得到好处,必须让辽饷不能停,退防山海关的建议,谁提谁死。辽饷榨干自耕农,小冰河制造灾荒,北方农民大量破产,成为流民,流寇不绝。

建奴+山西八大家+宁锦防线辽饷+不纳税的东南士绅+破产农民+流寇……这些都是大明的死敌,他们联手了,不说崇祯个废物,就算洪武帝在世,也是必死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