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三國諸葛亮《出師表》解讀

三國諸葛亮《出師表》解讀/何永旗

諸葛亮的《出師表》其實總共有兩份,分為前後兩篇,一般認為《出師表》只有一篇,就是諸葛亮出征岐山前、寫給後主劉禪的薦書!主要提到了在諸葛亮出征以後的、這段時間如何治理蜀國。

出師表反應出了魏、蜀、吳,當中蜀國所面臨的內部危機。這個危機不是現在才有的,從劉備死後危機就一直存在。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代,管了蜀國一段時間;劉禪登基後,蜀國大小事物也是先徵求諸葛亮的意見,然後再實施。

此時並不是說蜀國沒有矛盾,而是諸葛亮把矛盾都壓了下來。這樣看來,劉禪作為後主,只是聽從諸葛亮的意見,真正拿大權的還是諸葛亮。

諸葛亮忠心於劉備的恩遇,他專心治理蜀國,沒有私心。劉禪呢?劉禪敬重諸葛亮,這也是真的;只是長時間這樣下去,劉禪總有受制於人的心理負擔。

從三國此時的局勢來看,魏、蜀、吳三家已是平穩的局面,接下來各自開始治理國內民生,這樣他們就能各自興盛,並維持制衡的態勢。

從地理位置看、蜀國談不上富裕,強兵絕對沒問題。蜀國這裡土地相對肥沃,形成一個制衡魏國的態勢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蜀的主要問題在將領和官員身上,諸葛亮死後,蜀就只有他的弟子姜維在扶持劉禪了,後期蜀國已經沒有什麼大將了。

從治國來說,現在蜀休息養兵安撫百姓是上策。不要勞民傷財,要知道雖然魏、蜀、吳三國已成定局,但是因為各自將領官員的素質不同,這反應在國家層面就是強衰了。他們還是處於一種隱形的互相制衡當中,諸葛亮看到了這裡。雖然此時的蜀是國泰民安,但這是暫時的;不遠的將來,魏很有可能攻打蜀,最終蜀國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出征岐山,肯定是諸葛亮的主意。他想保住蜀國的長治久安,這是諸葛亮西征岐山的主要原因。

此時“魏國”依然是蜀最大的威脅,注意:魏國此時並沒有要進攻蜀的打算,它還是選擇休息養兵,魏並沒有什麼大的軍事動向。

三國魏、蜀、吳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

它們各自都在穩定發展階段,都在各自強國。顯然,如果此時諸葛亮不西征岐山?那是完全可以的。

也就是說:此時諸葛亮西征岐山,在當前是沒有必要的。是不是說諸葛亮算錯了?不是,他看到了不遠的將來,也就是十年以後將會發生的事。

對蜀國的劉禪和吳國的孫權來說,他們兩家只有十年的發展期限。十年以後,魏將會吞併蜀和吳;這是諸葛亮所看到的景象,雖然現在蜀還很太平,但是十年以後就危險了。

如此看來,劉備死後三國形成了鼎立態勢,但是三家中、魏國還是最強大的。也就是說:“蜀和吳是勉強才形成了鼎立的,它們已經沒有和魏國再打一場戰爭的實力了”。

我們來對比較一下,看看早期三家和現在的魏、蜀、吳有何不同,用來發現當前蜀和吳存在的危機……

早期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其實自己的實力不大,他只是佔了師出有名的機遇;所以他手下的軍師將領才多起來了。不管怎麼說,曹操還是愛將惜才的,肯為他賣命的人也很多。

官渡之戰,曹操都自嘆!論兵力和實力,我不如袁紹,但是我卻打贏了官渡之戰。這不得不說是曹操的一個奇蹟!官渡之戰,曹操打敗就要趴窩了。

曹操戰敗,紹就會乘勝追擊,直接打到洛陽,學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時曹操只有逃跑的份。

孫權呢?有呂蒙、周瑜等盡忠的大將和謀士,吳國人又擅長水戰,此時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奈何不了孫權。

劉備呢?雖然他兵多將廣,又有諸葛亮做謀士,但是曹操打劉備蜀根本就扛不住。連孫抗曹、對孫權利益不大;孫權不與劉備聯合,吳國短時間內也不會亡國。相反,那劉備和諸葛亮就危險了。雖然劉備與諸葛亮那時兵多將廣,但他們還是敵不過曹操,曹操滅劉備很容易。

現在回過頭來看,後主劉禪那時的蜀國,將才謀士已經沒有了。諸葛亮還在、姜維還在,但此時諸葛亮也老了,

姜維謀略還很不行。

蜀在諸葛亮死後已經沒人能用,魏國呢?恰恰相反,鄧艾、司馬懿都是當時魏國新興的將領,這顯得魏國強勁了很多。

我們知道,這場戰爭是由諸葛亮的西征所挑起,進攻一方是諸葛亮代表的蜀國,防守一方就是魏國了。司馬懿最後被魏國皇帝派往岐山,去防守諸葛亮,他一開始不在岐山。

諸葛亮前後六次強攻,都沒打下司馬懿防守的要塞,在最後一次攻打失敗後,諸葛亮也抑鬱而死。

也就是說:諸葛亮西征岐山,這個策略是失敗的;如果沒有他的西征,蜀國還可以繼續發展一段時間。

那麼有一個問題,為何諸葛亮要在蜀國和平時期西征呢?諸葛亮的西征、加快了蜀國的滅亡。

出師表的下篇,是諸葛亮臨死之前寫給劉禪的;它沒有上篇著名,留意的人也不太多。出師表下篇,諸葛亮誠懇的給劉禪了一個保住蜀國的最後機會,就是說:“諸葛亮死後,蜀國還沒有立刻亡國,蜀還存留了幾年”。

假如諸葛亮西征時,蜀的發展機會是十五年,那麼在他西征以後呢?七年內蜀就亡了。

諸葛亮的西征確實加快了蜀國的滅亡,這是不爭的事實。

蜀國沒有諸葛亮的西征,它還是會滅亡,但是不會在短短的幾年之內。

問題是:諸葛亮知不知道西征他會敗??

諸葛亮號稱神機妙算,他知道西征岐山會失敗嗎??

答案是:“諸葛亮知道會很難,但他還有把握”。

他沒有想到司馬懿是他猜不透的,就是說:司馬懿與常人帶兵打仗不一樣,諸葛亮會識人,恰恰司馬懿他猜不透。

司馬懿太聰明瞭,他回覆給諸葛亮的戰書說:孔明大諸葛,你能鋼來我能柔,氣大之人不長久。

諸葛亮罵司馬懿沒有大將風範,倒像是個婦人。司馬懿呢?他就站在城樓上,男伴女裝給諸葛亮看,還大吼!諸葛孔明你看我!櫻桃小口毛一嘴,臉搽胭脂茄子色,三寸金蓮賽棒槌,美不美??

沒辦法,司馬懿把諸葛亮氣的吐血。

諸葛亮《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從出師表的內容來看,西征岐山確實是諸葛亮的主意;他向後主劉禪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事。諸葛亮你說他是隱士,又不太像!他是身隱心不隱,只是沒有遇見明主。

劉表根本就看不上諸葛亮,也不會去請他;只有劉備,寄人籬下又沒實力,所以他才去請了諸葛亮。對於諸葛亮來說,假如沒人請他,他就要帶著理想進棺材了,這個諸葛亮也知道。所以,諸葛亮盼著能有賢明的領導來賞識他。其實假如是曹操來請他呢?他會不會去?曹操來請諸葛亮,他也會答應。

不用驚訝!正因為諸葛亮是為了謀事,所以他需要施展自己的才華,否則帶著才華進棺材?諸葛亮肯定不願意。他是身隱心不隱,表面看不問世事,其實內心他是忍不住的。曹操來請,他也會答應。

原因有三個;第一、曹操惜謀士,諸葛亮在曹操那裡能得到重用。第二、曹操實力在魏和吳中是最強的,這個諸葛亮也知道。第三、曹操比劉備和孫權精明,曹操善問,有問題總是先問屬下,這就是集思廣益!多疑是曹操最大的問題。多疑要看對什麼事,疑的對、就是好事,疑的不對、就需要解釋。我覺得這不能怪曹操,但凡聰明的人都會多疑,小心能駛萬年船。

劉備請諸葛亮,只是佔了先機,曹操如果來請諸葛亮,他也會出山。劉備只是佔了先機。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