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孔明雖有經世之才,但一心都在沙場上,所以一生留下的作品並不多,除了前後《出師表》,就是《誡子書》和《誡外甥書》。這4篇經典之作,雖然語言用詞並不華麗,但卻蘊含了諸葛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公元227年,46歲諸葛亮終於決定北上伐魏,走之前他給年輕的後主劉禪寫下了《出師表》,先生洋洋灑灑寫了700多字,可謂句句發自肺腑。

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此文一出受到了不少文壇名家的推崇。陸游在《書憤》一文中稱:“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放翁一生心繫抗金大業,諸葛亮心中的苦他怎會不知?文天祥在《正氣歌》中稱《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正是因為和諸葛亮一樣赤誠,他才有寫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志。

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好的作品是不會湮沒在歷史長河裡的,《出師表》在1700多年後,終於傳到了我們這一輩人手裡。今人向它致敬的方式是將它收錄入中學課本,希望它能被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所熟知。然而,近幾年有些人提出這篇表文應該被移出課本,陝西知名教授胡覺照先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認為這篇表文體現的其實就是“愚忠”二字,初中的同學們才十幾歲,不應該受這種思想薰陶。

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這個觀點一出,受到了網友一邊倒的反對。很顯然這樣的反對一方面是因為大家對諸葛亮本人的認可和崇敬,畢竟臥龍先生是很多人從小到大的偶像;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出師表》寫得夠精彩,雖然當初老師要求全文背誦讓很多網友傷透了腦筋,但大家在心底對這篇表文是喜愛的。 其實如果拋開這兩個理由,胡教授提出的理由有沒有道理呢?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首先,愚忠是否會影響同學們?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只想說胡先生確實多慮了,十幾歲的中學生完全是能分得清歷史和當下的。這一點就像席慕蓉女士因為擔心大家會不環保,所以提出將《愚公移山》移出課本一樣。學生們不會因為愚公去移山伐木就也跟著去學,就像我們從小就知道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卻沒見過哪個小朋友真的拿大鐵棍去磨成針一樣。

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其次,《出師表》中難道真的只有愚忠嗎?不!從精神內核上來看,這篇表文的涵義是很豐富的。它有不畏艱險的大氣和壯志豪情:“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是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的。它充滿著智慧:“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賢人遠小人的道理,任何時候都是對的。諸葛亮的忠不是為名為利,而是為報當年劉備的知遇之恩,他的忠其實是兄弟之義,與皇權無關,這一點中學生去學是沒有問題的。

知名教授建議把諸葛亮《出師表》移出課本,他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再次,從純文學角度來看,《出師表》是一篇議論文佳作。高考時,議論文是絕對的主角,這篇《出師》其實就教會了我們如何寫議論文。表的前半部分由勢入理,由當時天下三分的形勢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表的後半部分,由理入情,言辭懇切,令人動容。全文無華麗的辭藻,也不屑用典,讀來卻蕩氣迴腸,這是不少唐宋名家都無法達到的水平。

當然我們相信希望將《出師表》移出的胡先生,是出於對後輩的關懷才會這樣提議,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希望胡老這些長輩們,能對後輩多一些信心,相信他們是有判斷善與惡、愚與智的能力的。大家說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