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古的《出師表》,老教授為何提出將移出中學課本?你怎麼看


歷史上諸葛亮的形象都是非常正義的,他有勇有謀,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諸葛亮忠君愛國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他的這些尤其在《出師表》中可以看出,看得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

流傳千古的《出師表》,老教授為何提出將移出中學課本?你怎麼看

但是有人喜歡諸葛亮,有的人卻不這樣認為,有位老教授就建議把《出師表》在中學課本里刪除。

這個教授名為胡覺照,大學主修歷史,畢業之後更是出版了許多的書籍,同時在歷史方面他是很有發言權的,在他心中的諸葛亮是完全另一個樣子,他認為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宣揚一種"愚忠",要求將其撤出中學教材,由此引來網上爭議。作為流傳千古的名篇《出師表》,自古以來一直被各代文人高度讚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

流傳千古的《出師表》,老教授為何提出將移出中學課本?你怎麼看

當然他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一,他認為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宣揚一種"愚忠",傳遞了諸葛亮做事不顧全大局的衝動,對於沒有完全辨別能力的初中生來說,很容易形成"愚忠"的思想。不利於青少年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要踢出課文。

第二,《出師表》所主張的一種思想是主戰的思想,與當今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背道相馳,不利於青少年身心的培養,不利於形成科學的軍事觀,甚至不利於形成"止戰兵息"的觀念。


並且胡教授也發表了專門的文章《出師表做的是皇帝夢》,他指出諸葛亮非要北伐,正是自己想要當皇帝,因為宮廷內部已有變故,他必須北伐,否則最終自己會被清理。還有在《三國志》中有記載,諸葛亮曾經自稱孤,在當時的歷史中,有幾人敢稱孤?恐怕劉禪這個時候已經入不了諸葛亮的眼了。

流傳千古的《出師表》,老教授為何提出將移出中學課本?你怎麼看

胡覺照的建議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議,歷史界是眾說紛紜,有認可的,有不認可的。大多數人都批評這一建議,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學術炒作"。胡覺照對此反駁道:"我已經65歲了,也沒什麼再想要的東西,沒什麼可炒作的,我就是出於道義提出這個問題。我把這個重大命題提出來,就是讓社會討論。不管教育部是否採納我的建議,大家關注討論就是一個進步。"


但其實只要仔細推敲這兩種說法,無論是哪一種都站不穩腳跟的。首先在我們今天看來諸葛亮是屬於愚忠,但是從當時諸葛亮自身的角度看來,他之所以拼命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正是印證了中國的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第二種主張的想法,在學習《出師表》的時候,我們完全沒意識到強烈的主戰想法,在若干年之後回想起《出師表》,給人最深的印象還是諸葛亮的忠義思想。

當然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更全面地看待中國歷史上的人物,還有應該珍惜我們擁有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