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作業要寫,可是望著這些就總不知道該從哪裡做起,我該怎麼辦?

王君藍


理解你現在的狀態,作為一個學生現在的任務確實比較重。但我們不能亂了陣腳。

首先,靜下心來規劃自己的時間。事情越多,作業越重時越應該冷靜下來進行思考。思考自己有多少時間做這些事情和學習任務,然後每件事情或作業大慨需要多長時間做完,最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事情或作業,建議每件做完後預留一定的休閒時間,保證大腦的狀態。

其次,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和作業劃分層次。花一定時間總結一下自己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和作業,按緊急等級和輕重等級劃分好,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情要先完成,依次排好層次後逐項完成。這裡建議每項(花費時間或精力較大)之間儘量不相同,例如寫完數學作業已經頭大的不行了,接下來最好學語文或者英語這些文藝性的科目。

最後,增加有效時間利用率。一般老師佈置的作業在規定時間內都是可以完成的,為什麼有人完不成?可能可能這部分人對時間的利用不是有效的。有效時間是指真正用在要做的事情上的時間。例如寫化學作業一共花費了一小時,其中45分鐘在專心寫作業,另外15分鐘在想待會玩什麼或者在想語文有什麼作業等,這裡的45分鐘才是有效的。

總之,事情多時間少應該從規劃時間、區分任務、提高效率幾方面入手。


米力伊昇


你這個問題我有經驗,三年來我都用這個方法,特別好用

我以前在村小做中層幹部,那事情多的忙不完特別是每週一的時候,文件一個接一個。我們學校老師缺編嚴重,事多人少,青壯年不足,每個人都很忙,所以,很多事都是我一個人做。


但是我做事有方法,供你參考。

1.制定計劃。聽起來好像老掉牙的方法,但我的計劃不一樣。

(1)有的事情可能是需要以後完成的,比如一兩個月,半年之後的事情,我會用手機日曆和便籤寫好。我每週都會看日曆,所以,以後的事也不會忘記。

(日曆打點的都是安排好的事)

(2)一個月以內的事情。我專門有一個本子,用來記錄自己近期要做的事。以周為單位,每週一就把本週所有的事理清楚,寫在本子上。如果有的是比較重要,我會用紅筆批註。如果有些特殊的事是要週三之前完成,我會寫上“週二”,表示這個事我週二一定要做了。寫完後你會一目瞭然,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什麼時候做。

(某一週的工作安排,請忽略我的字,寫的很隨意)

你用紅筆做了批註的重要事情就先做。

如果一件事已經完成你就畫一個對勾,沒有完成就不畫。有些事推遲了,不需要本週做,你就把它寫到下週的日程裡去。

事情做完一個你就打個勾,持之以恆,你會發現,事情原來沒有想象的困難。


你可以按照我的方法去嘗試,也可以把我的方法繼續改進,這樣我們對於工作都能做到遊刃有餘,事半功倍!!

關注我,頭條主頁有更多教育乾貨。


鄒智明微課堂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事情要做的,但是沒辦法,我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卻有可能無限多,因此呢,我們就必須處理好我們該做的事情,這樣才能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得更好,尤其是在學生時代,我們需要做作業,而且作業的數量也不少,所以說更需要合理的安排才好!

我們的任務很重

1.這不分年級

在小學的時候,我們雖然說作業量比較少,但是我們當時什麼也不懂,但是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確實是有不小的作業量,想想我自己在小學的時候還試過連續寫了三個小時甚至四個小時!這都是有可能的,畢竟我們當時知道的真不多!

初中了,我當時是有升學壓力,記得我做作業也花了很多時間,當時的作業量也上來了,感覺是比較多了,而且難度也是跟著上來了,很多題目是要思考很久的,所以說,作業的難度和數量都有所上升!

高中的作業量自然比多多解釋! 到了大學,我們都發現其實我們是被騙的挺慘的,很多人都說到了大學就可以放開完了,但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到了大學,反而覺得比高中還累,你會覺得課程不多,卻是安排的課程看起來沒有高中那麼恐怖,但是他安排的都是不同的課程,這就很難受了,在高中我們只是學了幾門差不多的課程,要預習的課程也不是很多,而到了大學,我們有可能要預習十幾門課程,而且有的時候作業量上來了,也是很恐怖的!特別是那種小組作業,如果說組員都很好,那都好辦事,如果說組員不好,那絕對是不好辦事的!

因此呢,作業量是比較多的!

2.我們的學習需要效率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沒有人會多一秒,沒有人會少一秒,在家哈桑原本就多的作業量,所以呢,要想高質量完成作業,就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就是做好安排,讓我們的學習更加合理,作業完成得更加高效!

下面我就說說應該怎麼,提高學習效率和寫作業的效率

1.明確你要完成的作業量

這個其實挺重要的,逆境只有清楚你要完成的作業量,你才知道你有多少作業需要做完的,哪些是你自己憑空想出來的?哪些是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的,哪些是有價值的。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只有把這些內容考慮了,你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作業需要做!

2.明確時間

你有多少時間來完成作業,這個是比較重要的,畢竟我們要清楚,你是有多少時間來完成這一堆作業,時間上限是多少,而且有的科目是不是很著急,有的科目是不是不太著急可以晚一點在弄?如果沒有做這些準備, 我覺得是不可能洗稿寫作業的效率的!

我當時就是這麼幹的,有的時候作業很多,但是時間不是很多,那我就選一些我能夠快速做完的事情先做完,然後再做其他的,先用最高的效率弄完我應該做的。其他的比較難得有或者不重要的,先放放!

3.舍取放棄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做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放棄一些其實並不重要的,我們什麼都想得到。確實,越這樣想,很多事情就越做不好,我倒是覺得如果我們捨得放棄一點東西。這就是屬於選擇性的問題了,著很現實,比如說有的數學題目的確很難,我們呢沒什麼時間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先放下,然後等有空了,再去學習,這就是一種取捨!當然取捨有很多種,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有一方面你做得非常好了,那就沒必要做那麼多作業了!這也是可以的!

4.專心寫作業。相信自己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說專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寫作業也是很快就能夠寫完的!如果說你不夠專心嗎,真的只會覺得越做越多,而且還非常累,當你真的用心以後,你就會發現,其實作業量真的不算是很多的,很快都可以做完的,只要足夠專心!

我的結語

當然這些只是我說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動起來,行動起來才是關鍵。有的時候我們不可能全部都要,而應該做出一些取捨,讓我們的負擔不要那麼重,這樣學起來才會更加輕鬆!走起路來才更加順暢!


wenweixianliao


先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然後按下面標準分類和順序去做。

1要事第一,重要的緊急的事情優先完成。

2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馬上做,比如臨時出現的緊急事情。

3重要的但不緊急的事,安排固定的時間做。比如考試,一般都有固定的時間 ,重要但不緊急,每天安排固定時間複習就可以了。

4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也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在完成前三項後有時間去做,沒時間就不做了。

現在,立即行動,加油!


鹹平子


哈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肖恩艾科爾發現了一個20秒鐘能量啟動法。請嘗試一下這種方法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71d4ec5ec294021822c96019d1014b1\

未來春藤家長學院


怎麼說呢,可以先看看有多少作業,先給自己做個計劃,第一,可以先做難度大的作業,例如先做數學,做完數學可以再做英語和語文之類的試卷練習,第二,做完難度大的,再做一些抄寫作業,再做讀背預習的作業!總之要做好計劃再做!這樣不會漏寫,也不會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了!


兔子10458603


褚時健說過一句話:你之所以迷茫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是因為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彈道無痕1573


一樣一樣來 總會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