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銅缸烤漢王:“仁宣之治”是這樣煉成的

銅缸烤漢王:“仁宣之治”是這樣煉成的

銅缸烤漢王:“仁宣之治”是這樣煉成的


登基之後,擺在明宣宗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外藩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建文、永樂、洪熙三朝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朱瞻基即位之後,馬上著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

在宣宗的身邊,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一直沒有放棄爭奪皇位的念頭,時刻威脅著社會的安定。朱瞻基即位後,深知兩位皇叔久蓄異志,加強了對兩位皇叔的防範,但沒有采取強硬的行動,反而重加賞賜,以禮相待。而朱高煦認為少主新立,軟弱可欺,更加積極謀奪皇位。八月,經過精心的準備後,朱高煦以為時機成熟,也像他的父親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並派人到京師秘密聯絡英國公張輔作內應,事發,陰謀為朝廷所知。起初,宣宗沒有派兵征討,而是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朱高煦,規勸他罷兵。

面對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亂,宣宗決定親征。皇帝親征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六軍將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動盪的局勢有所緩和。有人說朱高煦曾經請居南京,這次他會率兵攻取南京。

宣宗則另有一番見解:濟南城池堅固,朱高煦不會冒險攻打;叛軍的家屬都在樂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樂安。

正如宣宗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親征,竟然沒有了主意,在樂安束手待斃。宣宗令平叛大軍,將樂安城四面包圍,沒有發動攻勢,而是將勸降信射入城中,繼續勸諭朱高煦出降。此時,朱高煦已經徹底絕望,私下派人來請降。叛軍中的王斌等人寧願戰死,堅決阻止朱高煦投降。朱高煦嚇破了膽,從間道跑出來,投降了宣宗。大臣請求將其立地正法,宣宗顧及親情,沒有同意,而是將朱高煦押送回北京,廢為庶人,禁錮在西安門內。

班師回朝,宣宗特意將樂安改為武定州。這時候,他一定會想起當年祖父朱棣,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熟悉軍事, 帶著自己深入漠北,出征蒙古。如果祖父有知,一定會為自己兵不血刃平叛欣慰,況且自己還保全了叔父朱高煦的性命。

趙王這次沒有舉兵,並不是因為他突然改過自新。據《(弘治)徽州府志》記載,趙王對漢王的叛亂行為很是贊成,並且,積極招呼漢王派來的聯絡使者。趙王府左長史胡永興,力勸趙王不可造次,趙王根本不理睬。胡永興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殺漢王使者,燒掉來往信件,將趙王參與叛亂的痕跡銷燬了。這樣,趙王才逃過一劫。假如趙王當時有所異動為朝廷所察的話,能否保存就是一個疑問了。不過,以宣宗對趙王的瞭解,他肯定知道趙王並不是那麼安分。在他自己都想移軍彰德的情況下,能夠聽從相反的意見,保全趙王,這是很難得的政治家氣度。

漢王朱高煦本來也是可以保留性命的。宣宗在西安門內闢出囚室,械繫朱高煦於此。三年後,宣宗帶著內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對自己的處境,耿耿於懷,用腳將宣宗勾倒。

宣宗驚魂未定,惱怒異常,命人將朱高煦罩在一個三百斤重的銅缸下,四周圍以柴炭燒火,將其活活燒死。銅缸都被燒化了,朱高煦的屍骨蕩然無存。漢王、趙王的威脅被解除,保證了政治穩定 和社會安定,為明朝平穩順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

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能夠很快被平定,趙王朱高燧的危機得以圓滿解決,除了明宣宗本身的因素外,還與他所重用的賢臣有很大的關係。

在宣宗周圍,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們為“仁宣之治”的締造,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楊士奇、楊榮、楊溥、夏原吉、蹇義,其中前三人合稱“三楊”,尤為重要。

宣宗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長處,互相補充,“蹇義簡重善謀,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而原吉含弘善斷。事涉人才,則多從義;事涉軍旅,則多從榮 ;事涉禮儀制度,則多從士奇;事涉民社,則多出原吉”。楊溥是個特殊的人物,性格內向,但操守很好,為眾大臣歎服。

幾位重臣識大體,顧大局,能以國家大事為重,相互包容,不計較個人恩怨。據記載,楊榮辦事果斷,敢作敢為,對軍務很熟悉,只是不能潔身自好,多次接受邊將饋贈的良馬。宣宗聽說了,向楊士奇詢問。楊士奇力贊楊榮通曉軍務,是他和眾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應該因為有這樣的小毛病就放棄不用。宣宗笑著告訴他,楊榮曾經在自己面前說他和夏原吉的壞話 。楊士奇聽後,沒有絲毫的怒意,反而對宣宗請求,能夠像包容他一樣包容楊榮。後來楊榮知道了這件事,感覺十分慚愧,對不住楊士奇,便盡釋前嫌,相交甚歡。

明宣宗對這幾位重臣十分信任,對於他們提出的建議,總是虛心接納,君臣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當是時,帝勵精圖治,士奇等同心輔佐,海內號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遊事,每歲首,賜百官旬休。車駕亦時幸西苑萬歲山,諸學士皆從。賦詩賡和,從容問民間疾苦。”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