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上一期我们分析了投后管理的不同策略,错过上次分享的朋友,可以点击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多样化的职能分工和工作机制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为什么说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投后管理的四重境界


我个人认为投后管理分四重境界,不是每一个都是有高利润的,而是说大家重视的层面不一样。

第1类叫做监控统计类投后、第2类叫功能服务性投后、第3类叫做战略业务服务型投后,第4类就是退出导向投后。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监控统计类投后

主要就是掌握公司的一些情况,了解信息,收集报表,开会。

这个机构一般来说人员比较少,基本上是偏行政偏辅助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的了解也不是很深,专业能力不是特别强。

因为同时还兼着其他的工作,每个人管的实际项目比较多,对于每一个项目单独花的时间是比较少的。

这类人员自身的职业晋升,可能会遇到一些瓶颈。

▌功能服务型投后

对于每一份工作,做得浅与深是有区别的。

比如说PR。有些投后的PR,主要帮公司发媒体内容,然后进行渠道分发。

我觉得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

如果更深层次的话,那就涉及到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的内容策划及撰写。

▌战略业务服务型投后

危机公关,指的是帮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做危机公关。

更深一层次,就是帮助企业在营销、品牌定位、传播方式方面,提供一些策略指导和建议。

HR也一样。HR做得浅一点,可能是投资公司自身的人才招聘或者是被投公司的人才招聘。

做得更深一点,帮助被投公司建立人力资源体系,帮助他建立叫招聘用人、留人考评的机制,同时关注公司股权结构、进行员工期权的设计。

每一类投后,实际上都既可以做得浅,又可以做得深。每一个人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是很高的。

业务战略性,指的是帮助被投企业的战略发展,业务支撑,分享行业资源。

▌退出导向投后

退出方式的选择、退出时间的确定、退出的价格、退出比例,以及如何去找潜在买家。

我曾经跟几家投资机构的投后人员聊,他们投了一些独角兽的项目,在A轮左右投资的。

但是现在由于风口转换也好,这家公司自身发展的问题也好,被投公司现在遇到的市场挑战比较大。

我问,在这个项目上有没有做出一些退出?

他们说没有退出。

我问,为什么在之前市场最好的时候,不去做一些退出的安排和工作呢?

实际上他们是投后没有这方面理念的。

而投资经理更多是一山还看一山高,今天30亿美金,觉得过半年之后又变成40亿美金了。

我觉得当然有这种可能,但前提是你要对时间点进行判断。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投后管理的案例

最后我想讲一下,几个投资机构的案例,就用A、B、C机构来代替。

A是我觉得在投后领域做得非常好的一家PE投资公司。

在很早之前就成立了专职的投后部门,而且他们的投后,实际上按照投后负责制的工作方式。

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这家机构通过投后管理,每年从出了问题的项目上(比如说回购、对赌,打官司、要清算...),一年就能够拿回10多个亿的资金。

这对于这家机构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一笔收益。

第2家B机构也是一家国内非常知名的投资机构,投了差不多200多家项目,有专职的投后团队,但他们是投后AB角的方式。

B机构的投后,在被投项目后续融资方面,提供了非常有深度的帮助。

包括投融资、并购、银行借款、可转债、发ABS,诸如此类,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投后已经非常标准化和体系化了。

C机构是一家知名的VC机构,差不多投了150个项目,他们成立了一个投后管理委员会,负责所有的投后的协调。

他们把投后的服务产品化了。

比如说培训是一个产品,人力资源招聘是一个产品,股权激励是一个产品,诸如此类。

把投后服务产品化,从而建立了一个四横四纵的体系。

基于我过去对于一些投资机构投后的深度沟通,发现很多投资机构的投后是一个创收部门。

投后部门三、四个人,每年能够给这家机构拿回一两亿的资金。

对于三、四个人的人力投入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投资回报比例。

资本寒冬下的投后管理: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所有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退出

最后总结一下,我觉得投资机构要建立专职的投后体系,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了。

对于存续期超过5年时间以上,投资了100个以上项目的投资机构来说,这个事情的必要性尤为突出。

我的建议是,在合伙人、创始合伙人层面,要对于投后有充分的重视,要达成共识,否则投后实际的很多工作是不太好开展的。

每一家投资机构的投后组织体系、人员分工都是不一样的。

这跟每家投资机构的风格、偏好以及投资阶段、投资项目的数量、所处阶段,都有关系。

投后没有一概而论的标准。

如果要问这个标准,我认为退出是衡量投后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最近几年,投后越来越个性化、深入化,从事投后的人,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未来是更重要的。

所有投资工作最终的、唯一的目的就是退出,投后工作围绕的终点也应该是退出。

主动的投后管理,是从IRR向DPI过渡的一个必经之路。

在疫情期间,包括2020上半年,我认为被投企业尤为需要投后,投资机构尤为需要投后来辅导项目更好地发展。

当然LP也更加需要投后,更加需要通过投后管理去创造回报,创造DP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