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專家說:糖尿病是吃出來的,你認為正確嗎,為什麼?

用戶2454839644341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日常飲食確實與高血糖與糖尿病發生有密切關係,但並非是很多人認為的是吃甜食過多或是吃的太多所造成的,也不是吃粗糖的人就不會發生糖尿病,根源在於吃的不合理,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糖尿病最直接的表現是血糖的升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其含量的多少就是血糖的高低。而血糖是人體維持生理活動的能量物質,但機體利用血糖時必須有胰島素的幫助,胰島素的作用是將血糖運送進組織細胞內,因為血糖自己是不能進入到細胞裡面的。可想而知,如果胰島素數量不足,則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就會大量滯留在血液中,糖尿病便發生了。

胰島素是由胰島細胞分泌的,分泌的多少主要受血糖的高低調控,即進食後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入血,便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促進血糖的利用,空腹狀態下血糖處於較低的水平,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也會相應較少。所以,胰島細胞的這種隨血糖變化而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正常與否,對調控血糖的高低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凡是影響或損傷胰島細胞這種分泌功能的因素都可導致胰島素分泌紊亂而引起血糖的高低變化,從飲食的角度上來說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 一是吃的過多,主要是指吃的含糖食物較多,這些食物不只是甜食,各類米麵等主食實際上是人體血糖的最主要來源,主食吃的過多,吸收入血的葡萄糖也多,長期刺激胰島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滿足需要,便可能因超負荷分泌而受損甚至傷亡,分泌功能不斷下降,機體高血糖便不可避免了。
  • 二是飲食不規律,不能按時進餐,飢餓時間過長或是暴飲暴食,都會對胰島細胞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強刺激,就像人總是處於忽冷忽熱的環境裡就可能感冒生病一樣,時間長了胰島細胞也會出現問題而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血糖失去胰島素的有效調控,高血糖便發生了。
  • 三是食物配比失調,人體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三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是有一定的配比要求的,分別是65%、20%和15%,當這一配比不當時,機體不得不通過相互轉換來進行調整,這一過程也需要大量胰島素參與,比如主食吃的過多血糖較高時,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如果脂肪吃的過多又會反過來對血糖產生影響,所以各種營養素比例失調也是導致血糖異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不合理的飲食以及不良飲食習慣才是導致糖尿病的原因,並非是哪一種食物所引起的,比如說很多人都說吃粗糧有助於控制血糖,但粗糧同樣也不能多吃,因為粗糖的含糖量並不比同等重量的精米精面少,只不過它們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減慢吸收的速度,但最終成為血糖的總量是一樣。

需要知道的是,上述說到的吃喝問題只是導致高血糖發生一方面的因素,其它很多因素比如缺乏運動血糖消耗過少,致使胰島細胞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將過剩的血糖轉化為脂肪進行貯存;比如體重超重及肥胖,使得細胞上有過多脂肪沉積堵塞了胰島素運送血糖的通道等等,都可造成高血糖的發生。

總之,糖尿病的發生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不合理的飲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誘發因素,要想預防糖尿現的發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清淡飲食、主食限量、確保優質蛋白攝入、多做運動保持標準體重、戒除菸酒、按時作息等是必須要做到,也是最為有效的措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