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图源:网络图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评述】卫君,卫出公,名姬辄,靠阴谋上位。迂,不变通,迂腐的意思。

卫君想叫孔子出山,孔子觉得卫君德行有亏,名不正,所以不出山。子路认为孔子很迂腐。

对于孔子的做法,很多解释是认为卫君得位不正,所以孔子不出山。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没有说到重点。我觉得孔子这么做更大的原因是——卫君这个人没有当国君应该有的德行。

虽然无恶就是善,但每个层次的职务,需要的德行修养的标准是不同的。就比如普通人家,只要懂得孝顺,不为恶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企业、政府官员是不够的。因为领导人,不仅要面对家人,还要处理好下属,社会、国家的关系。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才能解释得位不正的秦二世、隋炀帝、李世民、朱棣……为什么这些人有不同的结局?

传习录学堂:对话——孔子、王阳明

图源:今日头条素材库


因为良知。可见,为了得位而得位,而不知道得位之后为了什么,就会害人害己;而懂得得位之后为了良知,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就会有好的人生结局。如严嵩,得位之后是为了捞钱,结局凄惨无比。不过说真的,严嵩如果是个普通的老百姓,那么严嵩的这种思想,就不会变成奸佞之人。因为普通人有这种想,虽然德行有亏,但也只是小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严嵩作为内阁首辅,德行不够,那就很具有破坏性,很可怕!用桀纣之心,去做尧舜之事,是不可能做的到的。

所以,想拼出人头地,想取得更大成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德行修养。如果没有更高的德行,其实就会贻害无穷,害人害己。就如隋炀帝,若没有得帝位,而只是做一个王爷,这样的隋炀帝对国家、对隋炀帝本人,无不是最好的,起码不会落得家破人亡,身首异处。这就是“厚德载物”的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