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一便秘就吃泻药?你不要命了吗!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排第一位。老年人中25%~33%的人有排便困难。在健康人群10%的人有慢性便秘,女性是男性的四倍以上。很多患者选择服用泻药来解决,但是市面上这么多种泻药,到底哪一类适合自己?泻药对身体到底有没有不良影响?应该怎样治疗便秘?

想要搞清这些问题,先来了解一下泻药的几种分类。泻药一般分为容积性、刺激性、润滑性和渗透性、肠动力泻药这五类。

容积性泻药

又称植物性泻剂,包括甲基纤维素、琼脂、果胶等,粗加工的麸皮是很好的容积性泻药。这类泻药不被肠壁吸收,在肠管内吸收水分后膨胀,通过增加大便量,扩张肠道容积,刺激肠蠕动,引起排便反射,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对于以粪便干结为主效果较好,能与粪便混合,软化粪便,药物一般需要几天才能发挥作用,但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一般便秘者均可使用。

注意:膨胀性泻药会降低肠神经的敏 感程度,从而产生药物依赖。用量较大时,容易产生胃肠胀气,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因此,服用这类泻药时,应注意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物,如黄豆、红薯、萝卜等食物,以免产气过多带来不适。

一便秘就吃泻药?你不要命了吗!

刺激性泻药

常在使用容积性泻药无效后应用。主要有番泻叶、大黄、酚酞( 果导片) 、比沙可啶、蓖麻油等。这类药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以刺激肠壁,增加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特点是导泻作用快、效力强,大便嵌顿和需迅速通便者,优先使用。

注意:因易在肝内积蓄,导致肝功能损害,还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所以不宜 长期服用,肠炎及过敏性疾病患者忌用。

润滑性泻药

又称粪便软化药,适用于痔疮、肛裂、术后、有高血压病史及长期卧床的患者。代表药物有开塞露、液体石蜡等。该类药具有湿润、软化大便的功效,能帮助便秘者 轻松排便,防止用力过度。

注意:这类泻药会干扰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A、D、E以及钙、磷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引起骨软化症和肛门痛痒,因此不宜长期服用。因对盆腔有反射性充血作用,故妊娠、腹部有炎症者忌用。

一便秘就吃泻药?你不要命了吗!

渗透性泻药

主要通过将身体的水分吸收到肠道,或防止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来增加肠道中的水分,同时需补充水分,以减少渗透泻药使人体脱水的不良反应。代表药物为硫酸镁、乳果糖、甘露醇、山梨醇和聚乙二醇等。这类药在肠道内吸收缓慢,故可维持肠腔内高渗透压,阻止肠管内盐和水分被吸收,从而扩张肠腔、刺激肠蠕动。

注意:过量或反复服用盐类泻药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高镁血症。合并有充血性心脏病的便秘患者应禁用含镁的渗透性泻药,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衰。

肠动力泻药

如比沙可定(便塞 停)、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通过药物与肠黏膜直接接触,作用于肠道平滑肌,能增加肠蠕动,致使粪便易于排出。适用于急、慢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患者。

注意:这类泻药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肠鸣、腹泻 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及皮肤过敏。近年还发现,长期服用肠动力药,还会对心脏产生毒性。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还应避免长期服用。

一便秘就吃泻药?你不要命了吗!

泻药对于便秘来说不是长久的办法,而且治标不治本,不合理的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治疗便秘,还是要接受医生专业的诊治,同时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好生活与工作,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2.饮食规律,结构合理,主食不过分精细,应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3.还应戒烟限酒,忌吃辛辣刺激 性食物;多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矿泉水,忌饮浓茶、咖啡。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医生的专业诊治,才是治疗便秘的不二之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